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平  辛波 《特区经济》2007,3(8):281-282
两个范式之争实际上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个范式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对于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歧,如果追根寻源,大都派生于两种最基本的理论范式: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于两种理论范式基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并阐述不同的问题,硬要把二者统一起来或者用一方取代另一方,都是不足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在研究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问题上,坚持与探索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进行。而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理论和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王栋  沈亚宾  张霁 《中国经贸》2010,(24):277-277
现代中国社会高等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却未同步提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大学生逃课现象日趋严重。我们通过实践调查,对这一现象进行经济学原因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09,25(11):20-26
在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上,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两种解释思路:一是基于异质性个体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动态演化分析,这是以有机的、动态的和开放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思路,它把行为主体看成是异质的;二是基于同质性个体假设基础上的静态(或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这是以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传统,它强调行为主体的同质化。显然,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就是一般均衡理论,因而静态均衡分析也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均衡框架下,现代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如何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是,这种均衡分析用于分析现实时却遇到非常严峻的问题:一者,它所依赖的假设条件是非现实;二者,无法考察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动态演化。因此,现代主流经济学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经济学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和新时期社会资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的贡献,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不断丰富.这些理论对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与"社会人"--透析经济学两种范式的人性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春玲 《山东经济》2005,21(2):5-8,39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假设。本文从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着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发展和完善经济科学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理论作出科学的说明,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研究三次产业理论的根本立足点世界是物质的。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早已证明,从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东西,到宏观世界的宇宙星球、星际介质、宇宙线、磁场,微观世界的原子、电子、基本粒子、核子场等等,尽管其形态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各有不同的特殊性质,它们却总是一种物、一种物质运动及其存在的形式,一种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高嫚 《魅力中国》2010,(34):122-123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梳理了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总结了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三个突出特色以及列宁时期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俄国化内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是特定时代和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对未来社会所有制基本原则的一种科学预见,它只能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这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有制理论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理论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传播到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的改革急需理论诠释和理论指导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的改革实践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基于各自的需要而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局面,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基于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研究而获得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对推进我国改革的持续进行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出发的中国改革,新制度经济学仍然能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曾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4):4-6,10
文章按照建构——发展——创新的理论演化思路,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民族化、当代化和普适化。文章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建构基础是其民族化过程;而其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则要求其以"建设性"为基本表征实现其当代化过程;普适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经济理论演化的发展目标,其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存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从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分析方法等层面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国家经济安全思想,有助于深刻领会和努力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客观认知和科学实践国家经济安全建设极具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于劳动价值论,否定私有制,系统深刻阐明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本质、价值诉求和实现方式等内容。而西方经济学立足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美化或主张改良私有制,构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诠释现实世界的理论框架。中国应在科学解构两大理论体系区别和关联的基础上,批判借鉴西方经济学蕴含的科学成分,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国家经济安全思想和明晰其时代价值,积极建构和实践新时代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建设的逻辑图景。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全职太太是中国社会的新现象,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并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就可发现,全职太太不仅不能缓解中国就业压力,反而会造成劳动力流动受阻,劳动力配置失效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益禄 《魅力中国》2010,(5):128-130
马克思和诺斯都是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代表。文章比较了两人的不同分析框架及其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途径的理论。本文分别系统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原则区别和理论上的相通之处,力图使我国的制度建设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制度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吸收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科学和合理的成分。对这两种理论我们都应该加以认真研究,以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科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教科书这一理论形态发展变化中的内在统一性.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反复过程中,以理论形式和内容的阶段性转换表现出从教科书建构的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完全的教科书形态到完全的教科书形态,从教学对象面向社会精英群体到面向大众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历史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郝文波 《魅力中国》2010,(19):26-2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唯实的实践性特征。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必须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各种经济规律的形成基础及其实践意义。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什么是经济学展开分析,从生活中的经济学入手分析当下生活经济学无处不在,并督促我们如何更好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  相似文献   

17.
刘宁  张旭 《改革与战略》2011,27(3):25-28
经济危机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而是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危机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价值时,我们不仅要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成因论的理论价值,更要重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中所给出的走出危机的理论路径。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研究当代经济的现实问题,形成化解经济危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应是后危机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张晓虹 《辽宁经济》2005,(11):48-49
任何一门科学,包括经济学在内,本质上都是一个以现实为蓝图,以其创立者赋予的方式而存在的符号体系,它构成一个理念世界的王国。纵观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大多数都是对某种以现实为依据的经济学理论给予精确的数学证明,从而使这种理论有了更牢固的根基。也许中国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数学与经济学结合问题上的欠缺。本文从对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的争议出发,重点阐述数学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优势,以及如何更科学、适度地使用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人的发展经济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其理论基础尚有待确立。当务之急,是把人的发展问题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规定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是一个议论颇多的领域。本文拟对近期理论界有关马克恩人本思想、人本主义及其中国解读、人本经济学的提法和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一般被认为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范畴,而它的经济分析、经济功能被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文章首先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说明经济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共生关系,接着通过叙述古典自由主义的历史,说明自由主义经济学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重点阐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意识形态的实践及其本质,最后提出中国应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应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