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士凡 《浙江经济》2004,(22):17-19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展观的要求,资源供给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其中,根本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经济走向新的增长期的背景下,浙江经济在2002年明显加速的基础上,2003年进一步强势增长,展示着一个新的发展契机。2004年浙江经济要珍惜机遇,着眼于通过改善供给、创造需求,提高区域发展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用作为一种经济资源这一角度入手,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明确给出了信用资源的定义着重分析了影响信用资源供给的各种因素。提出要解决当前的信用问题,关键要从影响信用资源供给的因素入手,对症下药,以增加信用资源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浙江“无”中生“有”,把“资源小省”建设成“经济大省”,靠的是创业创新的智慧,靠的是浙江精神的驱动。步入新一轮发展,资源约束普遍趋紧,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浙江要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依然要靠创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依然要靠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5.
特色经济是空间地域经济的范畴,是在地区经济分工与联系的总体格局中能明显表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较其他地区具有特别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的特征。浙江目前尚处于丁业化中期阶段,发展特色经济应以自己的优势资源为基础。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对某些关键性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从宏观全局和长远发展来看,某些关键性的海洋资源、水能资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市场创新、制度资源和人力资源仍将是浙江重要的竞争优势所在,直接决定浙江未来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应当不失时机地加以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转变增长方式,促进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晓莉 《特区经济》2006,(2):290-291
近年来,浙江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生产要素供给瓶颈日益严重的问题。资源约束的存在,对浙江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制约的因素。但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和政府降低消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对浙江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机遇。本文从浙江省的要素禀赋特点出发,分析了资源约束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并提出转变增长方式,促进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7.
傅金龙 《浙江经济》2003,(23):36-37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浙江要实施海陆联动战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杭州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港口岸线、沿海滩涂、海洋旅游等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在浙江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以及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05,(17):24-2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是要付出代价的,但也可以得到巨大收益。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从产品优势向技术优势、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从资源浪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浙江要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度效,以稳进提质为导向,打好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稳中争先、稳中向美组合拳,积蓄变革奋进的竞争胜势,塑造面向未来的发展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进提质,增强发展动能,培育新增长点。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浙江要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度效,  相似文献   

10.
陈自芳 《浙江经济》2004,(12):42-43
浙江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大省,原材料和商品市场两头在外,产业对物质资源投入的依赖性很强,而省内的物质资源供给产业却相对较薄弱。目前浙江的电力供应全面紧张,土地、水、煤炭、油、交通运输等制约加强,工业原料和产成品“高进低出”的价格走势对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成本在生活费用提高的趋势下不断上升。对于浙江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能源消费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1981-1997年问,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能源消费年均增长9.7%.人均能耗和人均电耗均列全国前茅。为了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浙江一方面较早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组织资源,保障供给;另一方面加快以电力建设为中心的能源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在浙江产业集群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恒 《浙江经济》2005,(11):16-17
众多的产业集群在促进浙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要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模式将是浙江产业集群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03,(9):6-9
对浙江经济来说,民间资本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经济成长的重要战略资源。只有调动民众以更大的努力和更高的积极性来运用自己的资源发展经济,才能给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新年伊始,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意见》赋予了民资彻底的“国民待遇”:最大限度地开放投资市场,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已向外资开放的领域,要向民间投资开放;已打破行业垄断的领域,要积极鼓励民间投资进入。这是一个令人鼓舞、让人振奋的重大举措,必将欣起浙江民间投资的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14.
浙江信用服务机构若要实现长足发展目标,一方面要克服外界环境制约,另一方面要突破产品供给局限  相似文献   

15.
推进“港口联盟” 竞合实现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是传统资源小省,经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大宗矿产资源基本依赖省外调入和国外进口,这是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确保资源、能源供应,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杜平 《浙江经济》2012,(5):36-37
“人口红利”(DemographicDividend)是指由于劳动力供给较为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从而形成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资源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形成较强的人口生产性和高储蓄率,确确实实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撑了浙江较高的投资率和大量净出口盈余,工业和经济得以保持快速增长。这种形势目前已经发生了一些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陆南资源的日趋势紧张,海洋在社会经济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浙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陆域资源对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承载率越来越小,必须将探索资源的眼光投向海洋。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浙江经济发展阶段性的迫切要求,也是发挥浙江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法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欢政 《浙江经济》2005,(21):26-2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地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大胆创新、敢为人先,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与区域特色经济相结合、民营经济与开放经济相结合、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的集约化、循环型经济发展道路,浙江“零资源”经济、“再生资源利用”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就浙江目前来讲,首先应该扩大住宅供给形态,发展半官方部门供给,建立住宅专职机构,加大住宅供给量。其次,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比例应保持在10%以上,才能真正平抑房价,协调住宅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浙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劳动力供给变动趋势预测1.浙江在未来几年内劳动资源总量将继续增长,农村劳动力资源继续向城镇或省外转移,城镇劳动力资源增长速度较快。一个地区劳动人口变动趋势关系到就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就业政策的制定。我们的研究表明,从总量上看,未来5年浙江劳动年龄人口将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