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5年,我国将面临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许多新变化和新机遇,形势复杂,挑战严峻."十二五"前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会比较明显.总体上看,国际环境有利,初遇大于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
互利共赢开放策略是中国30多年开放的经验总结和指导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受到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重建平衡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国际金融体系和技术变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等都要求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行调整,可以采取以下转换路径: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参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和加强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是引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开始从严重的危机中复苏,迈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交、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步伐也进一步加快,近年来,虽然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避步,但与国际金融业相比,无论是金融创新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储祥银 《经济月刊》2009,(9):110-111
第十二届科博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背景下举办的一届国际科技经贸交流盛会。面对新形势,组委会把科博会工作与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紧密融合,发挥科博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着力搭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服务平台,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了大型会展活动在经济调整时期的积极作用,收到了“搭平台、促发展”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2009,(4):61-61
1、当前我们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力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时刻,广大中小企业也处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的时刻。见底回暖是国际经济大势,也是内地特别是广东的大势,但是不可掉以轻心,我国出口4月份下跌22,60%,预示着回暖是一个波动的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加速调整的结果,我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外部失衡的体现,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在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的不利现状。本文通过论证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性及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反向冲击作用,审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影响,提出在当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双依靠"策略。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由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引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因此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蔓延,世界经济短期难以明显复苏,面临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对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入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剧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三折,贻害连连。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和影响,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不少中小企业因而陷于困境甚至倒闭破产。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中小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遭受冲击,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出口疲软、外资撤离、房地产低迷等方面。尽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实体经济的下滑引起的银行体系信贷违约、国际资本抽逃、金融资产波动等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为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应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管及国际资本流动监控,实现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将是充满悬机的一年,在总体格局仍不确定的前提下,调整与变化将是不变的主题。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银行业遭受重创,但种种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已经渡过最坏的时期,步入后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亚太和拉美地区新兴市场发展前景将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其原因是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和影响,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不少中小企业因而陷于困境甚至倒闭破产.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中小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3.
冯科  郝大明 《新经济》2009,(4):40-44
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措施效果初现,投资增长好于预期,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用电量降幅逐步趋缓,工业生产快速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经济下滑速度减缓,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的迹象;但国内周期性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双重;中击并未结束,我国经济仍延续2008年4季度的下滑走势。2005—2007年高投资形成的房地产存货和工业产能过剩,还需要2—3年才能消化完毕,在此期间,经济仍将维持低迷。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蔓延,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和贸易持续稳定增长。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彻底爆发,各国纷纷出现经济衰退,我国的出口形势相当严峻,2008年11、12月连续二月我国出口负增长,2009年1、2两月我国出口也延续了2008年负增长的态势。本文基于广东的案例分析认为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国际需求减弱,国外进口商信贷紧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广东外经贸形势面,临的众多挑战,包括世界金融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美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广东自身国际竞争力等,提出应对挑战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多发中心(尽管危机的源头不一定全在这些国家),危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增添了许多变数,因此,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尤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问题,便成了近20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在IMF贷款问题上,主张取消IMF的长期贷款业务,不主张扩大国际金融危机救助规模,是目前美国的主流观点。由于美国是当今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其意见将直接左右着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走向,所以美国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上的一些观点值得发展中国家关注。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期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权 《经济师》2011,(2):15-16
后国际金融危机,可以理解为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最糟糕的时刻过去以后,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持续的低迷时期。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后,国内外的形势将更加复杂,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来说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一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只有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才能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是企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界定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黎瑛 《时代经贸》2012,(16):118-119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剧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大宗原材料价格起伏跌宕、世界经济增速下降;欧元区以及欧盟的主要大国,救危机无良方,  相似文献   

19.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2010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  相似文献   

20.
贺海波 《经济纵横》2012,(8):69-71,9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复苏步伐缓慢,面临经济下行的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增长。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如对外贸易摩擦增加、竞争压力加大、贸易成本上升等越来越多。因此,我国要适时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对外投资力度、加强对外贸易协调机制的构建,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