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师》2016,(2)
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辩证思考和系统研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引导经济绿色发展新常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布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娟教授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上做了题为《生态文明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的学术报告研究,论述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本刊记者有幸参加会议,并将黄娟教授的这篇文章以访谈的形式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白雪 《江南论坛》2023,(12):48-52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构建,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交融汇合的纵深样态。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构建之本质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生态侧面,核心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目的是从法治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等维度构建中国式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从而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应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基础上,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规范生态文明行政、司法关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文件至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日趋完善。"十二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效能显著提高,相关法律及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地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速且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三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与难点在于,生态资源环境容量对发展的硬约束、进一步减排将遭遇技术创新滞缓软约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对全球生态安全的维护和减缓气候变化。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基础工作:其一,在国家三大战略实施中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其二,优化创新环境,引导绿色产业有序发展;其三,制订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其四,推行倡导公正和平的新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小军 《生产力研究》2015,(1):58-61,160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法治化道路,生态法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作为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的甘肃省天水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生态法治建设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法治保障。文章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分析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路径:法治理念保障路径;政策规定保障路径;生态执法保障路径;生态司法保障路径和公众参与保障路径。这对同类城市的生态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具有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要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严肃环境法治保障,使其神圣不可侵犯。从环境法治角度洞察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其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治保障的途径和方法,为建设平安、和谐、美丽西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8)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一大逻辑是对片面、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增长主义"的又一次遏制。但是,要把新常态的指导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好,有效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增长主义倾向,还需切实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得当。前不久,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上,本刊记者有幸听取了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李济广教授题为《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的维护与建设》的发言。他的发言论述了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本刊将他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国家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研究解决具有核心意义的关键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法治保障,补齐农村生态建设短板,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关键靠法治、根本是创新,并分别阐述了下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环境资源法的不足,国家应当为生态文明立法。生态文明立法应当是宏观指导法、政策框架法、引导促进法和补白创新法。生态文明立法应以"生态文明促进法"命名。生态文明促进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融入原则、生态善治原则、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原则。生态文明促进法的重点制度包括绿色GDP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低碳发展促进制度、污染集中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对新常态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思维观念和消费结构改变等一系列机遇,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创新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幸福感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等一系列挑战,还存在着主体缺位、创新缺乏、效率低下和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要全面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应该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法律保障和社会参与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为此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其他建设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抓手就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文章对2014年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现行的环境财税政策、简政放权及创新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机制、创新生态补偿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绿色殡葬蕴含着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理念、天人和合的生态理性自觉。推行绿色殡葬新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民众却难以接受绿色殡葬方式。究其原因是绿色殡葬实践探索未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的生态意识培育。为此,要致力于强化公民的绿色殡葬意识,鼓励公民参与绿色殡葬实践、完善生态法治,从而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结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引用最新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现状,解读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对地方政府赋予的新责任、新要求,最后提出关于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2015,(2):8-9
2015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这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对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求的有力回应。适应环保新常态,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理论导向和目标导向,进一步突出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以完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改革。做好生态文明体制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中共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对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构造和环境组成等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本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荣的新生活,关键在于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战略的高度。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比较滞后,迫切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语文明观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容的生态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治教育等,基本的方法就是贴近、互动、统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结合熵权TOPSIS法和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1我国自然系统的建设相对缓慢,生态文明整体格局的变化主要受其他系统的影响;2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省份极为缺乏,协调度高的省份总体水平普遍不高;3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经济系统的促进作用变弱,自然和社会系统的作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的保证.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审计的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审计人员必须适时进行变革,以适应国家的变化,国家审计将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治国、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常态下对国家审计的新要求,为审计部门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