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电力行业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基于方向距离函数和ML指数,运用2000~2010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电力行业的绿色技术进步。基于环境波特假说,运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秩和方法实证检验了"十一五"节能减排政策对电力行业绿色技术的影响。结论证实,相对于"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显著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绿色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积极通过政策、制度的完善更好地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交易制度,通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绩效考核制度改革,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是电力行业的目标,事关电力行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长期的历史积淀和经济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节能减排遇到了政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诸方面的制约因素,导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出现了诸多难点,影响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成效,加大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难度。本文在分析电力行业节能减排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破解当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难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岭  江飞涛 《产经评论》2012,3(5):81-91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产业。通过分析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可知在总体上"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效果十分明显,但能源利用效率和技术水平等依然低于国外先进水平。随着废钢以及电炉炼钢比重的不断提高,"十二五"时期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效果将有所提升。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笔者从需要发展完善的废钢收集系统、提高电炉炼钢比例、淘汰落后产能、引进与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绿色经济和低碳排放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电力行业是碳排放大户,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单位发电的排放量成为电力行业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本文在对燃煤电厂减排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燃煤电厂减排、推行高压电网技术、关闭小型火电机组、优化输电线路等节能减排方法,在确保供电任务和供电安全的基础上,切实降低电力生产、传输和应用中的损耗,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鲍君俊 《新经济》2016,(6):20-22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价格的上涨,无论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还是中国未来经济前景来看,中国能源问题日趋严峻,节能减排势在必行。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务院为了挽救国民经济与金融市场,夯实我国经济基础与经济结构,于2010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于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同时被定义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将成为"十二五"合同能源管理(EMC)被认为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渐突出、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和传统能源供应压力的不断加大,低碳发展理念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必由之路,作为"能耗大户"的城市公共交通也正在迎来新一轮全球性"绿色与低碳"革命。在低碳经济理论视角下,如何快捷高效的节能减排,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耗目标,使城市公共交通在节能减排模式下发展,文章做出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环境管制是保护资源、治理污染最有效的途径,构建合理的环境管制政策体系对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环境管制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总结了国外节能减排的主要环境管制政策及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构建思路,即着重于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和完善税收、排污收费、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来构建多样化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火电企业是能源消费的大户,同时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十二五"期间,火电企业节能减排面临巨大的挑战,亟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在继续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应切实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这些措施包括出台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强化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国内外推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举措,在分析河北省“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推进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的重要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市,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形势不容乐观。拟对重庆市现行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推动重庆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重庆市促进节能减排以实施命令控制型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为主,市场化手段仍不成熟,如排污权交易活跃度低、相关税收政策缺失等。基于这些问题,结合西方国家经验与重庆市资源环境市场特点,提出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加快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力工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积极配合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完成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同时,电力工业进行节能减排也是积极响应世界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本文试图分析电力行业在实施措施后的实际效应,与目标效应进行比较,找出二者差距的原因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电力行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节能工作形势面临着"空间窄、基数低、难度大、抓手少"的不利局面,"十二五"期间江西省要全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智力型服务为特点的新兴产业,在促进江西省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的同时,也对江西省"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文章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江西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行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职能部门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早在2006年我国就制定了节能减排目标,"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也逐渐明晰,我国在建筑能耗方面占社会的总能耗比重大且增长快,而建筑节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的途径及其紧迫性,并且指出在新材料的应用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经济》2008,(5):8
电监会4月15日发布《2007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况报告》。《报告》认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统筹协调、共同推动,总体看,当前我国电力节能减排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使节能减排持续有效工作的长效机制。目前电价政策还不能把能源资源环境的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合理反映在市场价格体系上,理顺电价机制的难度还很大。此外,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机构节能在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面对"十二五"更严峻的节能形势,和目标量化、细化的责任考核机制,运用合同能源管理(EPC)是公共机构节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认识公共机构节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并就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在全社会节能减排中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树立良好标杆。  相似文献   

17.
刘军民 《环境经济》2011,(12):47-50
如果说"十一五"节能减排走的是通过抓关键领域来实现"单兵突进、重点突破"的路径,那么"十二五"节能减排可能就需要考虑"整体推进、协同配套",从根源上促进体制机制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的稳固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节能减排是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控制性目标,新时期要靠科技创新来完成。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可以衡量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进程的贡献程度。文章构建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了2006—2015年("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六个主要的耗能行业及所集成的产业群,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从整个研究期间来看,高耗能产业群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效应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但个别年度有一定的波动,即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继而,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了"十三五"期间高耗能产业群协同效应的发展趋势,就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视角》2011,(6):7-8
目前,在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能耗与碳排放刚性上升压力不断加剧。如何解决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是“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稳健协调发展的关键。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采取加大减排力度、优化能源结构、优先发展新能源等举措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特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机遇.在"十二五"期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环境保护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十二五"期间还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重化工业面对的挑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