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工业废弃地可能已经受到原有生产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原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废弃矿山,土壤重金属重度污染,生态恢复极为困难.植物群落的修复成为矿区生态系统修复中最为关键性的一步.通过对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并测定矿区的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转移能力,筛选出适合矿区土壤状况的重金属忍耐型植物,然后优选植被配置模式,并加强后期维护管理,完成植物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环境现状,如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水质成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从控制外源污染的技术、消除内源污染的技术、藻类控制技术和水质强化净化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理论比较成熟、处理效果较好的生态修复技术,提出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的生态修复中,应根据当地湖泊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早地区湖泊水环境现状,如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水质成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从控制外源污染的技术、消除内源污染的技术、藻类控制技术和水质强化净化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理论比较成熟、处理效果较好的生态修复技术,提出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的生态修复中,应根据当地湖泊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达国家率先开展并积极探索生态技术创新,其主要做法包括制定并实施日趋严格的环保法律制度、有利于生态技术创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生态技术体系、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灵活有效的创新组织系统等。这些实践为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对我国生态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废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夺淮冲积形成的,生态退化是制约废黄河三角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废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的重点是修复水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应以自然恢复--人类改良--人为调控为模式,提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率及生物多样性,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摄取-同化-生长-利用”这一生态过程和能流概念解释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利用分形理论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分为内外两类生态系统,构建了“一个链条、两类生态、四种关系”的双生态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平衡、循环、发展等生态理念和管理哲学思想。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思路,为后续理论与实证研究搭建了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总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的基础上,以海南岛为例开展了省域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恢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相关活动总和;(2)海南岛局部仍存在生态空间受挤占、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等生态退化问题,亟须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建议按照"一核三区"总体布局推进海南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一核"即中南部山区热带雨林核心区,"三区"即万泉河流域、南渡江流域、昌化江流域下游三个陆域生态修复区及其关联的近岸海域海岛海岸。  相似文献   

8.
刘芳 《大陆桥视野》2016,(10):77-78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社会飞速发展的背后,是以自然资源的浪费与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为代价的,尤其是土壤.本文首先叙述了土壤污染修复的内涵,同时,简单介绍了关于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的原理以及原则,并进一步对生态修复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活环境需求的提高要求景观绿地不仅要加强观 赏性和体验性,同时要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目标。城市更新下 社区花园呈现迅速发展趋势,然而其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的 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基于此,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切入点, 结合社区花园的景观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植物生态景观营造 研究,提炼出基于土壤重金属生态修复的社区花园植物景观 营造目标与原则。从社区花园的空间分区设计、植物群落层 次、植物组团配置及重金属污染分级修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 的探索,提出基于土壤重金属修复下的植物生态景观设计策 略。以期为社区花园的长远发展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景 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生态环境公共品供给的高效率,优化现行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的演进历程,发现生态修复制度碎片化、生态修复主体制度错位、资金管理制度缺位、环评配套制度更新迟滞等问题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基于此,从以下方面提出我国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的优化路径:建立系统的生态修复制度体系;构建市场参与的生态修复主体制度;健全生态修复资金征收管理制度;开展生态修复环评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永定河作为北京重要生态屏障的核心,其生态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建立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增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后生态服务价值增量。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增量为482.77亿元。在服务价值增量中,文化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分别占73.24%,23.28%,2.74%和0.74%。与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前生态服务价值存量对比分析发现,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增加明显,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12倍。生态修复工程对房地产价值增值及沿河地区产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其中景观美学价值增加260.60亿元,产业贡献价值增加112.37亿元。此外工程建设对永定河调节气候功能和净化空气服务价值提升作用显著。研究科学评价了工程生态效益,也为动态监测和分析河流生态状况,开展定量生态管理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城镇河流在城镇快速发展进程中,逐渐面临生态危机,成为我国水环境新一轮污染中心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分析了小城镇河流的特殊性,面临生态危机的原因,并以台湾省屏东市万年溪生态修复为例,探讨了小城镇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修复区域、财政约束及管理模式等问题,拟为缓解大陆小城镇河流生态危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不是简单的植被恢复,而要强调已经破坏或者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整体提升。矿山生态修复决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还要考虑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匹配的经济、社会系统的修复。矿产资源是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它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障。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  相似文献   

14.
袁丽 《经济论坛》2009,(17):53-55
目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税费体系,而我国对于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有关生态税收问题的研究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生态破坏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进行阐述,建立权衡生态破坏与保护的经济学判析方法,并对税收手段在生态控制和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相关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的缺失阻碍了行业发展和场地环境保护。文章从水、大气、固废和噪声四个方面,研究讨论了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二次污染来源及其防治,突出其重要性和专业性,以保障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最后,针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推进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扎赉诺尔露天矿排土场内8个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定点观测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恢复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和资源环境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扎赉诺尔矿区排土场人工复垦地生态修复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驱动因素的深入研究,探索矿业复垦地特殊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变的过程以及整体调控的途径和对策。对不同生态修复模式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土壤恢复效果评价,初步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生态系统的质量变化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需要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建立长期性与持续性的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机制、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调控人类活动、继续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加强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为遏制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退化并实现生态环境恢复及农民脱贫,中国投入巨额资金实施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生态修复项目。生态修复区往往具有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落后的双重特征,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建设势必对区域农户生计产生重要影响。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性农户生计框架,从农户生态修复的意愿、生态修复对农户生计资本、农户生计策略、农户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户环境保护意识/行为的影响五个方面概述了生态修复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并结合生态修复与农户生计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生态修复与农户生计研究中应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环境污染及其困境摆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更多地考虑自身利润状况而不是进步本身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这导致了环境污染的持续增加,而末端治理模式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可能将污染部分向后发国家转移或者进行技术创新,但新技术又会导致新的污染产生。当越来越多的后发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时,末端治理模式将变得不可持续。因此,后发国家对污染的治理更应该采取顶端治理模式,文章给出了我国顶端治理下的技术进步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制定了促进先进制造的创新政策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出路,美、日、英三国促进先进制造发展的创新政策重点围绕促进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培养先进制造业急需人才、建设先进制造创新生态系统三方面,其创新政策部署分析对我国实现2025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