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海岛城市特点,构建了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海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以舟山市为例,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2012年舟山市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从而分析舟山市的土地利用情况。研究结果为:1综合考虑海岛城市海洋资源丰富而淡水资源稀缺等特点,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出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2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从质量、营养量以及热量三个角度分别进行测算,舟山市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LUSI分别为0.39、0.44以及0.49,均处于高度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系统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文章从土地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4年的历史数据,对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和城市综合承载力供需指数比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4年,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总体呈现逐年向好趋势,但土地承载能力不足影响着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经贸实践》2006,(12):30-31
舟山市是一座美丽的海岛旅游城市,墙改所创导的珍惜土地、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于舟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十五”期间,舟山墙改始终站在海洋经济发展的潮头,坚持以改善海岛生态环境为着眼点,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坚持以建筑市场现实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坚持以建筑应用为龙头,不断拓展新墙材应用领域:使舟山墙改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9)
文章测算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为切入点,选取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人均GDP和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内生变量,构建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VAR模型,采用天津市统计数据,对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8—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Moran系数、核密度估计建立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时空分异演进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城市之间承载力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现出向中高水平的路径依赖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应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岛地区产业演替及资源基础分析--以舟山群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市产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其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前,是以产业结构渔业占绝对地位的单一结构阶段;1993—1998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末以来,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时期,即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加阶段。根据海岛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特点,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舟山市应定位为生态型的港口旅游城市。以港口及临港工业为主导,以海岛旅游和海洋经济为特色,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海岛地区的主导产业应体现海岛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以集群性环保型产业为主。同时由于海岛地区淡水资源缺乏,主导产业也应着重选择低耗水型产业。  相似文献   

7.
曹飞  郑庆玲 《技术经济》2016,(9):99-105
构建了包括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的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值法的TOPSIS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其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单项承载力。得出如下结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属于短板要素;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本上呈从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分布;各省城市综合承载力与人口城镇化率的位序基本一致,但综合承载力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率。最后提出,提高城市承载力既要统筹空间均衡发展,也要统筹各单项承载力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水资源、交通、人口和经济6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分析和均方差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土地承载力逐步成为影响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各子系统的供给方面总体上要高于需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潜力和空间.据此,对增强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毕婉君 《当代经济》2016,(11):70-72
本文从中山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理论与方法,依托单指标“短板”因素理论和指标体系法,探讨中山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预警机制.研究表明:人均建设用地预警处于危机状态,且近6年危机程度加剧是中山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短板”因素,人均耕地处于预警状态是主要限制性因素;中山市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及建设用地地均GDP等经济指标的逐年上升,土地资源对未来发展的约束效应将进一步趋紧,城市的发展宜以资源节约为重点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评价主要围绕耕地—食物—人口而展开,已不能有效反映现代城市发展与区域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战略环境评价要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生态和环境因素能充分融入城市的发展决策过程。回顾了我国战略环境评价实践中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心演变和存在不足,并以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为例,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探索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思路,提出了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丰富了我国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城市综合承载力仿真模型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了呼和浩特市未来10年不同社会经济情景下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变化,得出相对较优方案,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解决呼和浩特城市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承载力研究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文结合天津市发展实际,从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出发,建立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天津市1998-2014年间土地承载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17年来土地承载力总体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城市化发展较为协调,但也出现了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耕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何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4,(33):172-172
城市在未来不同时期,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条件改善与提高的情况下,以及人们现有需求水平改变的条件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潜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在城市发展情况下的综合承载力。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12个核心的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PSIR模型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2010—2016年各节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节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节点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但各节点城市之间综合承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实力、城市行政等级、GDP民生含量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规模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土地资源的研究中用承载能力代替土地资源的支撑能力.青岛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用来反映青岛市土地资源对经济的综合支撑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承栽力、土地经济承载力、土地社会承载力、土地生态环境承栽力等方面.着力于上述几个方面,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并赋权重,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青岛市的土地综合承栽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舟山市为例,通过构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舟山市海岛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经济系统的干扰强度最大,面对海岛旅游产生的敏感性影响,自然系统的应对能力较为理想,三个子系统中,自然系统的脆弱性最强;(2)舟山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波动特征明显,稳定程度较低,与自然系统脆弱性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2004年以前呈现逐年递增,2004年以后呈现波动递减;(3)影响舟山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单项指标障碍因子方面,应对能力指标的障碍度高于敏感性指标的障碍度,子系统障碍因子方面,障碍度大小依次为自然系统脆弱性社会系统脆弱性经济系统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张治华 《经济论坛》2010,(1):102-104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向沿海地区集中,海岛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载体。特别是在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海岛的开发利用被认为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海岛地区普遍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受损、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等目标,是解决此类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舟山为例,系统分析了海岛地区资源环境和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土地规划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由此引导舟山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海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为切入点,从五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评价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显著,黄河下游地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得分较高,中上游地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得分较低,而七大城市群的分项承载力优劣共存。(2)城市群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差异较大,城市群内部城市综合承载力等级作用明显,城市群外围城市受多中心影响发展较好。(3)黄河沿干流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条带状形式,中游流域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闭合环状形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建设、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叶海荣  王松良  杨建洲  陈辉 《经济地理》2007,27(2):265-269,274
运用并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闽东南地区1988—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逐渐由超载变为大量富余,经济资源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以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为参照区,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③各亚区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十分显著,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严重超载;④趋势预测分析表明该地区2010年和2015年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富余,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且程度在不断加剧,人地矛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与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运河文化带纵贯中国南北,跨6省2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城市综合承载力角度研究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通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10—2017年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演变情况。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省(市)、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7个城市三个空间尺度的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在2010—2017年呈"N"型变化,空间上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并且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强市明显高于周围普通地级市。通过空间分析得到Moran′s I值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以"高—高""低—低"为主呈聚类分布。最后,文章认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要从补齐综合承载力短板、加强城市间的协同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等方面入手,提升发展潜力和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