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明贤  刘娟 《技术经济》2010,29(9):33-36
本文选取1978—2006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和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出发,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及其检验和因果关系阐述,研究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演替轨迹,并建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状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推动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单位GDP碳排放逐渐降低,即碳排放增长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但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在驱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而且威胁人类生存健康。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美誉,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生态屏障的后花园,但其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污染。论文通过设定计量经济模型,基于2000—2017年的时间序列,运用库兹涅茨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分析柴达木盆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柴达木盆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符合库兹涅茨N型曲线,从而可为国家制定柴达木盆地战略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ARDL模型分析了1960—2011年美国环境污染、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量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美国CO2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美国已经初步实现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型。文章认为从生态经济的角度讲,发展经济与碳减排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脱钩理论是有关环境压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西部11个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模型计算出西部地区碳排放与GDP的脱钩弹性指数,得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的排序,并提出政府要根据不同的脱钩状态制定不同的脱钩政策这一新的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曾菊新  梁滨 《经济地理》1994,14(1):16-20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曾菊新,梁滨(华中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室,武汉)(中国投资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函数。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对于分析经济实情,剖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合适的国...  相似文献   

6.
王亮  赵涛 《技术经济》2013,(11):99-104
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1980—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冲击效应和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受其他变量的冲击均表现为正效应;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微弱,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强而持续,且前期波动剧烈但后期平稳;受碳排放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累积冲击效应为负,而且正负冲击效应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美国为研究对象作跨国比较研究。选取中国、美国1985~2010年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年度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别对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但是,两国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差异。结论启示:在发展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计算1980~2010年河南省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对河南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证明河南省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碳排放量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河南省经济发展将面临节能减排的严峻考验,文章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河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选取1990~2012年的河北省碳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数据,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者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河北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而短期内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且两者表现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河北省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2000-2015年海南省碳排放总量和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出发,通过回归分析及其检验和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海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状况下,海南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推动原因,随着经济的增长,碳排放量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单位GDP碳排放逐渐降低,即碳排放增长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1.
唐菊 《经济与管理》2006,20(2):9-13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税收些入与GDP的总量、增量,以及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虽然总量上的相关性都很强,但是增量相关性却很弱,影响税收收入增量变化的其他因素占比较大的份额。中国东部经济增长率普遍快于中西部地区,但税收收入增长率却正好相反,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地区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增长之间是非同步的,或者说是逆向变动的。这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脱钩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爱文  李东 《技术经济》2013,32(1):106-111
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Kaya恒等式,使用LMDI方法,建立扩展的Tapio脱钩模型。选取1990—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对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能源强度降低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关键。最后提出"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对策以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自然资源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30个省(除西藏)的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在我国各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对于东部省份而言,存在"资源之咒"现象,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对中、西部而言,并不存在"资源之咒",人力资本对中部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和W.A.麦肯托斯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最为代表.本文以我国2001年的各省区能源资源数据为例,研究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省区呈现出依赖论所描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为依据,通过科学检验和合理统计推断,对全球主要碳排放国家在同一时间跨度( 1960 - 2007)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拟合,并检验了各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主要碳排放国家中,减排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人文进程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17.
经济结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结构、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即MAR溢出、雅各布斯溢出与波特溢出。MAR假说偏爱低竞争与产业专业化;波特也偏爱专业化,但赞成高竞争;而雅各布斯赞同高竞争与产业多样化。中国各省制造业的经验表明,专业化和多样化不是对立的,地方产业中的不同专业化水平与地区的多样化程度是能够很好结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1],测算2000—2011年京津冀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从变动趋势、消费结构、相关性和空间分布四个角度分析京津冀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结果表明:京津冀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在12年间均呈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津冀的高排放主要是由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引起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建立碳汇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陈新明 《时代经贸》2014,(2):178-17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经济每年以2位数的增长率增长,经济总量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转型时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EC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爱文  李东 《技术经济》2011,30(11):84-88
利用1953—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中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