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合理配置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将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作为最终目标,从土地资源的承载强度、承载效益、承载潜力三个维度测算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耦合协调度,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耕作、供水、气候、生产环境、气象灾害和盐碱化敏感性6个方面18个评价因子,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资源承载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包括初级协调、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四个阶段,西安和榆林两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最高,渭南市最低;陕西省农业生产适宜性程度整体上呈现关中平原最高、陕南地区次之、陕北黄土高原最低的分布情况。结合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高低和面积大小,去充分协调农业生产用地与其他类型用地之间的关系,可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科学评价承载力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熵权—理想解法,并基于空间分析模型,探讨福建省9个地级以上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以及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厦门市承载力处于良好承载状态,其余地市处于波动向好状态;(2)各子系统承载力处于波动状态,不同地市子系统承载力存在较大差异;(3)区域复合系统承载力在全局空间分布上不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关系,局域空间上仅泉州市复合系统承载力与周边地区存在集聚效应。根据空间格局热点演化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局部空间分异明显。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应做到区域协同发展,从而推动复合系统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理论研究是对农业企业复合生态系统深入认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及层次特点,从生态系统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生态系统压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其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在对实例农业企业承载力量化研究结果数据拟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农业企业的生态承载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评价主要围绕耕地—食物—人口而展开,已不能有效反映现代城市发展与区域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战略环境评价要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生态和环境因素能充分融入城市的发展决策过程。回顾了我国战略环境评价实践中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心演变和存在不足,并以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为例,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探索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思路,提出了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丰富了我国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镇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资源型城镇--攀枝花市盐边县为例,基于城镇独特的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资源型城镇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判法,深入剖析各压力指标、支持力指标的状态,从而得出盐边县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支持力指标安全程度略大于压力指标安全程度,因此,盐边县的综合生态承载力为0.58,处于一定的弹性生态盈余状态.生态承载力承载度为0.68,生态承载力各系统间协调性增强,生态承载力的协调度达到0.62.处于较安全状态.但资源压力、经济压力和生态健康等指标发展水平仍较低.研究所运用的评价方法较客观地反映了盐边县的生态承载力状况,研究结果为盐边县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以期为其他地区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北京市区域交通、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构建交通综合承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标分析法对北京市2007~2012年的交通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如下结论:城市交通承载力对交通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最大;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显著;区域交通承载力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公共交通承载力引领交通综合承载力的能力有限。继而从中心区功能疏解、区域交通协同发展、发展个性化公共交通、征收拥堵费以及动静交通平衡等五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环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而显现的总环境。区域环境包括周边环境、区位环境、内部资源环境、环境污染以及政治环境等。我们这里所说的区域环境主要指两大类环境问题:一是由各种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即环境污染;二是由再生资源形成的生态环境,又叫做自然环境。所以,可以认为区域环境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和污染影响所共同构成的人们进行社会生产和生存活动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9.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是海洋开发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海洋开发潜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从海洋经济承载、海洋资源承载和海洋环境承载三个层面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计算承载水平,对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及三个子系统水平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在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总体提高态势,其中,在历经2008—2009年的快速上升阶段之后,2009—2016年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并且在2016年之后存在下行态势。广东省在制订海洋开发战略时,应该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海洋环境动态监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农村环境承载力的"由来"出发,对国内外农村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然后以2006年为参照年份,以全国为参照区域,采用农村相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计算出西部各地区的农村环境承载指数,并以此为据,推演出西部一些地区农村环境退化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破坏的恶性循环等相关论点.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与生态承载力衰弱的双重压力,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了资源型城市重要的战略方向.文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弹性力及生态承载压力度等分析框架,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合理克服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大效应,充分注重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及其弹性力规律,极力避免城市资源环境开发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针对区域的特征,从区域经济与区域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拓展认识和界定了区域资源储备量和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内涵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功能过程,考虑区域社会调节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功能过程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以指标层变量、分类层指标和目标层指数三个等级层次体系的,并适用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能源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建立了区域能源承载系统结构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超效率SBM耦合模型科学评价北京市2005—2017年能源承载力,并设置现状延续、政策规划和目标发展情景,进行北京市2018—2035年的能源承载力多情景模拟,为能源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发展路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能源承载力水平逐步提升;2018—2035年,按照政策规划情景,北京市预计在2035年达到目标发展情景(发达地区)2032年的能源承载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现状延续、政策规划、目标发展三个不同情景下所实现目标的差异性效果显著,建议北京市基于政策规划情景,以目标发展情景为方向,综合运用两种情景中的指标参数设定区域发展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对郑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郑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2002—2016年,郑州市区域总体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子也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同时,由于资源环境自身所具有的刚性,郑州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变动性不大,当社会经济及人口增长到达一定水平之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将会制约郑州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城市、矿业等能否承载现有及未来经济、人口的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与资源环境是否能够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选取我国7个重点矿业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引入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分别从工业化、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环境等方面构建PSR概念模型,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评价比较矿业经济区工业化与资源环境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16.
何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4,(33):172-172
城市在未来不同时期,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条件改善与提高的情况下,以及人们现有需求水平改变的条件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潜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在城市发展情况下的综合承载力。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河口县为例,建立涵盖多种因素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极差变换法对各指标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区域为河口镇,占全县总面积的14.30%;中等的区域为莲花滩乡、桥头乡、老范寨乡和南溪镇,占66.35%;较低的区域为瑶山乡,占19.36%。总体发展形势严峻。地形起伏较大、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较差的水环境质量,阻碍了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研究结果对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也为其他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和熵权法TOPSIS模型分别测算2001—2015年山东省17市生态效率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其时空变异特征;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生态效率—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度(CCD_(Ee-Rebc))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区域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评价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状况。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特征和自内陆向沿海递增的空间变化格局。小区域集聚特征明显并形成济南、青岛两个极化中心,生态效率平均值威海最高、德州最低;山东省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市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资源承载力子系统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山东省的CCD_(Ee-Rebc)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耦合协调度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发生迁移交换现象,青岛成为区域极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入手,探讨了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预警机制及其方法,并构建了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承载状态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石岐区处于较高状态,沙溪镇处于较低状态,其余镇(区)均处于中级状态.二是中山市的推荐发展模型为资源节约型,其中黄圃镇推荐现状延续型和资源节约型,东区、小榄镇和东升镇推荐资源节约型或环境保护型,五桂山推荐环境保护型,阜沙镇和南朗镇推荐协调发展型,其余各镇(区)的推荐发展模型均为资源节约型.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工业的区域环境效率并分析其差异原因,并且通过测算工业细分39个行业的环境效率,构建出行业结构效率指标,并结合规模水平、产权结构、能源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区域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等因素,探索其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环境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区域,工业细分行业的环境效率普遍较低,烟草制品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效率最高。行业结构效率对区域环境效率有积极作用,且影响程度最大。规模水平、产权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和环境规制对区域环境效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