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入手,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与实践,在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要制定城市规划、加强监管,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生产低碳产品,加快形成统一的碳金融和碳交易市场体系,公众要养成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最后,从政策、组织、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首先对低碳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指出当市场行为产生外部性时,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征税等手段直接干预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条件下,许可证交易制度可消除或减弱外部性。进而,从环境规制、市场利用、市场创建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归纳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明确各种政策工具的功能、效果与适应性。最后指出,经济低碳化的产业政策是一个复杂体系,需要基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等层面进行系统设计,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低碳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实践,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支持。文章从国家、地方和部门三个层面梳理了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演进、政策创新、政策层次、政策类型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当前,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政策整体上尚在形成之中,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完整、政策结构不合理、政策手段单一、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城市低碳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建构杭州市特色低碳消费方式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低碳消费的不同主体、政策机制以及吃穿住行用不同方面构建了“两类型三主体”、“三主体三机制”、“三机制五方面”低碳消费政策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杭州市特色低碳消费方式的政策选择思路,即符合阶段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机制与特殊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推进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最后从制度设计、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三个角度提出了五大重点政策建议,即大力开展政策创新、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大力发展节能建筑。  相似文献   

5.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政策领域三个维度,构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并以此从不同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从政策层次的维度,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政策制定与配合;从政策机制的维度,探讨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参与型等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从政策领域的维度,探讨了低碳政策工具在产业、建筑、交通和消费四个城市重点领域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6.
提高低碳消费能力的公共政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低碳消费能力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培育全民低碳消费意识,全面发展低碳技术,多管齐下提高低碳消费能力,加强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政策倾斜,建立健全低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发展新能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是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对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新能源支撑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博弈的角度研究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及政府行为,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四方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能源行为内容,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能源行为创新策略,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低碳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方向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消费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否形成健全的消费文化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城镇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现状,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入手,从文化引导角度出发,构建低碳消费文化支持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层面碳排放比重逐渐增加,如何引导和规制公众低碳消费行为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有鉴于此,论文以个人碳交易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促进我国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为导向,重点探讨“互联网+”绿色生态视域下的个人碳交易模式及其实施路径问题,以加强公众低碳消费模式引导和管制,消除从意愿到行为的障碍,促使消费者由被动治理变主动治理,进而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低碳管理政策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思路和实施路径,为我国个人碳交易市场及低碳消费引导模式的顺利推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芙蓉 《经济论坛》2011,(10):95-97
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最终推动力量。而能否在全社会中实现低碳消费,政府的引导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发达国家引导低碳消费的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政府引导公众走向低碳消费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坚持生产力发展为核心原则,强调就地取材为重要原则,以及以市场为指引的发展原则,并指出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政府的支持,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发展目标及要求的三个方面提出系统的管理规范,并且要加强规划以独特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把发展低碳经济转变为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行动,则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大力推进政府能力建设。低碳经济语境下政府能力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纬度展开:提高政府的社会价值引导能力,营造良好的低碳社会氛围;提高政府的发展规划能力,推进低碳经济有序发展;提高政府的政策保障能力,推进低碳产业体系的形成;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完善低碳经济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低碳试点省区和低碳城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从加强战略规划引领、完善实施体系和配套政策、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加快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以及倡导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对低碳试点地区的工作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建立多样化的低碳发展保障与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地探索不同发展模式两方面总结了低碳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低碳试点工作仍面临统一认识、提高目标先进性、加大落实力度,以及完善配套政策和人才队伍等挑战。本文对进一步深化低碳试点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中国开始出现低碳城市的提法,之后国内专家学者也更多地关注低碳城市的研究。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低碳城市研究的背景现状,然后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内涵和特征目标等方面总结我国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进展,对当前发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最后总体概述了我国专家学者对构建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珂  韩坚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51-15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全球极端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城市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将苏州与沪、宁、锡、常四个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和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方面来促进苏州低碳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珠三角各城市2015年消费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影响城市消费适宜性的消费需求、供给水平、环境保障和消费维权等四个维度的指标权重,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消费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珠三角城市群消费适宜性综合指数排名前列的是深圳、广州、东莞。城市间在消费需求、供给水平、环境保障和消费维权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文章提出要加强适宜消费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政策与促进消费政策并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消费城市、推进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适宜消费城市群的协同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回顾了国外住房政策的基本经验,并就住房政策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住房政策目标和模式、住房自有、差异化政策、房地产调控、可负担性、住房保障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认为,要将住房可负担性和收入分配问题相区分;要合理限定政府的住房保障边界,丰富保障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要更加科学,在设定的合理目标基础上,从需求和供给两端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住宅消费保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地位,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问题的必然性,认为政府应该在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中承担主体责任,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对低碳生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政府政策,能源清洁技术等宏观方面,以微观个人为研究对象,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不低碳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成因,并探讨提出改进居民生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倡导居民采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20.
陈国峰 《大陆桥视野》2012,(18):122-123
本文从分析当前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的缺陷出发,构建了由市场、宏观调控与公众参与共同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并从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发挥地价杠杆作用,紧缩土地供应政策、加快税收制度改革、加大规划力度,以及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