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径向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其次,通过改进的STIRPAT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1)2005—2018年中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科技创新能够显著地提高碳排放效率,西部的科技创新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3)影响机制表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科技创新促进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应该明确未来减排工作的重点方向,提高碳排放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减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省域碳排放分别从全国层面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全国省域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各省份碳排放对相邻省分的碳排放具有溢出效应;区域层面上,我国东、西部省域碳排放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而中部地区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对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强度有所不同;产业结构对东部地区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对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区域差异的测度与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企业创新在整个地区创新构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利用泰尔指数对三大地带1999—2005年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三大地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1995-2011年碳排放的经验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方法对中国省际碳排放公平性进行了测度与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碳排放基尼系数为0.2933,这说明我国各省碳排放尚处在较为公平的区间范围之内。进一步对我国总体碳排放公平性的子群分解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三大子群内部的碳排放非均衡性对总体不公平性的贡献额较大,而各子群间的碳排放非均衡性水平对总体不公平性的贡献程度则相对较低;各子群碳排放水平交叠程度高,但分层程度却较低,这说明在进行碳排放分配权划分过程中,必须摈弃简单按照传统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进行划分的方式,将自然资源富集程度、人口比重大小、产业聚集程度以及产业自东向西转移等因素纳入考察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巴罗的收敛性分析框架来研究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增长差异问题,发现地区间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都沿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空间推移逐渐下降,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间的经济增长却出现较为明显的收敛迹象。在收敛过程中考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因素后,三个地区间的差距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中国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倾向,与区域收入差距的状况及特征是完全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6.
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存在的问题“七五”时期确定的现行东、中、区三大地带的划分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沿海、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划分演变而来的。该划分方案大体反映了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基本态势,方案形成后,虽有一些微调,但基本格局变化不大。然而,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方案,却存在许多明显的缺陷,需要进行大的调整,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从总体上看,现行东、中、…  相似文献   

7.
郭朝先 《经济管理》2006,(21):76-80
本文根据人均地区生产总值(QEP)的数据.计算了1993~2004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的情况。结果表明,自1993年以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内部并没有出现大家通常所认为的“俱乐部收敛”,各地带内部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在演变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在参考IPCC能源碳排放系数和中国碳氧化率等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核算方法。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其2000~2010年间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建立情景方案分析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结果表明:四川省能源消耗以煤为主,2010年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6900.1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23%,且增速较快。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间年均下降率为2.4%,但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建立的3个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案中,与趋势发展情景和规划发展情景相比,适宜发展情景更加合理,在该情景方案下,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下降17.08%,2020年较2005年下降45.55%,可完成规划目标且更符合四川省发展实际。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四川省二氧化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信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证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电信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电信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3—2019年中国除西藏、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了各省份的碳排放效率,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水平构造了区域一体化综合水平指标,并分析了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区域一体化与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且该作用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不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若产业结构水平过低或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则存在通过降低区域一体化水平来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次优策略;区域一体化可以促进邻近省份的碳排放效率,但该溢出效应亦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因此,应当持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保障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也要主动作为,在环境保护投资中分配更多的财政支出,着力培育地方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区域一体化战略;碳排放政策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核算产业贸易所引致的流域省区之间隐含碳流动及明确各省区间生态补偿对于黄河流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率先测度了黄河流域九省区之间2015年与2017年隐含碳排放,并进一步明确测算出了黄河流域九省区间由于产业贸易带来的二氧化碳转移情况及生态补偿额度。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九省区碳排放总量呈现由东到西梯度递减,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呈现由东到西梯度递增。(2)黄河流域九省区主要碳排放部门为基础能源及二次能源生产部门、矿产品生产部门以及金属冶炼加工部门。(3)东中部省份是流域九省区之间转移和承接隐含碳排放转移最多的省份,流域九省区之间隐含碳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地理邻近效应和产业结构互补效应。(4)进一步对九省区生态补偿额度测算表明,生态补偿额度上并不呈现出明显的梯度赤字,而是由东向西的赤字—盈余空间格局转向中间赤字、两头盈余格局。这些结论为公平合理地制定以碳排放为基准的流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1978年~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熵值法,测算出三大地带之间、三大地带内部(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地带内部省际差距)和大陆地区整体差距的熵值,根据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整体差距趋势经历着“V”型变化,不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三大地带内部总体差距程度呈现大幅持续下降特征,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带内部均呈现出显著的“俱乐部收敛”,但西部地带内部省际差距呈“V”型变化且不存在收敛趋势。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程度却呈现出大幅持续上升特征,而且对大陆区域整体差距的贡献率达73.55%,要缩小大陆区域整体差距,如何缩小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则是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3.
如果按经济发达的程度将我国的区域经济关系划分成东、中、西三大块的话,那么东部地区是指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沿海各省区,西部地区是指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以西各省、区、市,其余地区则是中部地区。东中西关系是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本经济关系。东中西三大地带各自具有鲜明的特征和比较优势,在区域分工和协作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东中西经济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正确处理东中西经济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总体目标的实现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影响。一、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国按发展程度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计算出各地在1995—2007年的碳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各区域对外贸易密度、人均收入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密度都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长,中部、西部的边际碳排放比东部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国家应该加快对外贸易战略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低碳型贸易产业,实施区域性能耗与碳减排政策,加强同发达国家的低碳合作,力争获取更多的低碳技术转移与绿色基金。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泰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分析2007—2013年地区基础能力、资本支持、政策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消费需求6要素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强度的空间差异。结果显示,6种要素的影响强度全国总体差异都没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其中,消费需求影响强度的空间差异最大,且东、中、西三大地带内省际间差异大于三大地带间差异,东部地带内省际差异最大。表明东部沿海省份消费需求差异是拉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关键要素。从6种要素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均匀情况看,文化产业在我国省际比较中已显现出不同要素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从而显示各地区文化产业的相对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距离协调度模型,选取产值碳排放强度、能耗碳排放强度和产值能耗强度指标作为碳排放成熟度的基础测算指标,构建了碳减排发展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指数。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数据,从分省份和整体两方面对中国碳减排成熟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省份碳减排三个相对指数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区域整体水平普遍高于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区域,西部区域碳减排相对指数平均水平较低,各省份相对发展度指数普遍高于相对协调度指数。中国碳减排整体发展度指数水平高于协调度水平和协调发展度水平,协调度指数对协调发展度指数具有较大影响力,整体协调发展度水平提升主要受制于产值能耗强度和能耗碳排放强度协调水平。针对研究结果,应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依靠技术创新驱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低碳能源高效替代。  相似文献   

17.
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作为"一带一路"的"源头",向西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崛起和我国向西开放的进程;向东延伸与我国沿海经济带相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选取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脱钩理论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其次从人均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碳排放、城市化水平和服务化水平五个指标出发,分析经济增长影响碳排放的路径。研究发现:全国和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脱钩拟合曲线趋势先向上、后向下,但黄河经济带上游区域脱钩指标值开始下降的时间晚、速度慢,说明其低碳经济发展程度落后于全国水平。经济增长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碳排放:经济增长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具有促进效应,通过提高服务化水平对碳排放形成减弱效应。  相似文献   

18.
当前有关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中的个体差异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利用TOPSIS方法,选取GDP、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等10项综合经济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在1997-2007年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并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表现为省际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的地带间差异以及东部地带内差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存在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9.
探究环境规制与区域碳排放的关系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层面并选取2005—2019年数据,从异质性环境规制角度出发,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影响的关系进行探究,并进一步采取中介效应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1)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的效果呈现“N”型特征;(2)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的效果呈现倒“N”型;(3)命令型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影响能源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抑制碳排放,激励型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工业发展水平、资源协调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与能源发展水平进而抑制碳排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总量、人均与经济等多维度构建并测算碳中和进程系列指数,分析不同省份碳中和进程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利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政策效果,探究以市场激励为导向的环境规制对不同省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碳中和进程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差异和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为代表的市场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降低试点省份碳中和指数,政策效果随试点地区特征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3)进一步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促进能源效率提升,激励能源结构改善,从而降低碳中和指数,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