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核电合作巴基斯坦电力不足,人均发电量仅300KWh,为世界人均发电量2200KWh 的13.6%,严重地影响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巴矿物燃料缺乏,人均储备仅6.4吨标油(TOE),为世界人均储备151TOE 的4.2%,水力资源又十分有限,因此,发展核电是巴的既定国策。早在1955年巴政府就组建了勘探和开发核能和平利用委员会,也就是今天的巴基斯  相似文献   

2.
石油在巴基斯坦能源消费构成中约占42%,然而巴基斯坦84%以上的原油及油品需进口,国家为此每年要花费约25亿美元。 过去几年来,巴基斯坦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其原因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需求迅速增长外,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国内原油生产自1991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人均煤炭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2020年以后,国内石油产量将逐渐下降。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较低。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消费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快速发展的机械、汽车、钢铁都是单位增加值能耗很高的行业。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布局中,我国正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加工制造基地,一些高耗能制造业正向我国转移。由  相似文献   

4.
世界纱产量1992年二季度比1991年同期下降了大约1%。产量减少最多的是欧洲(6%),而美国却比一年前增加( 5%)。若与1992年第一季度相比,世界上只有巴基斯坦一个国家保持增长( 6%)。 纱的库存量1992年二季度比一季度下降了大约3%,但比1991年二季度上升18%。与一年前相比,纱线的库存量增加较多的国家有:日本( 17%)、韩国( 67%)、巴基斯坦( 60%)、台湾( 46%)、英国( 23%)。  相似文献   

5.
2日根据中国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振华石油)与巴基斯坦石油与自然资源部3月29日签订的合同,振华石油获得巴基斯坦两个陆上区块100%的石油天然气勘探许可证。根据合同,振华石油拟在未来3年的勘探期内,在地处巴东部旁遮普省的东巴哈瓦普尔(BAHAWALPUREAST)和跨越旁遮普省、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业》2006,(2):78-78
能源缺口越来越大。巴基斯坦一直存在着能源短缺问题,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缺口越来越大。巴基斯坦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按目前的消费量计算可满足今后23年的市场需求。但按日趋增长的市场需求预计,只够使用17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目前的消费量计算。可满足市场需求仅为14年。目前,巴日开采6万至6.5万桶原油,但国内石油产品日均消费量却高达36万桶。因目前世界市场原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使巴基斯坦蒙受了巨额外汇损失,同时也加剧了巴能源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2011年1月)2010年12月投资与合作印度计划增加投资重新开发本国最大油田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为了遏止20多年来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计划增加33亿美元的投资来重新开发其最大的油田——孟买油田。孟买油田曾于1989年达到产量最高峰。印度石油天  相似文献   

8.
未来三年世界经济将全面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年均5.9%),相应地,其能源需求增长速度(13.2%)远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7.1%),石油需求增速(12.3%)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0%)。世界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8.2%)快于石油,而发展中国家天然气需求增长更快(18.0%)。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上升0.2个百分点。世界石油生产能力将以年均7.4%的速度递增,但欧佩克的生产能力上升较快(14.1%),其石油产量的增速(12.9%)也快于世界平均水平(6.9%)。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预计未来三年世界油价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9.
高油价:原因透视及走势前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虽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原油需求量增大,但是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继续增长,欧佩克的实际产量也比较大,所以国际市场石油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不至于支撑持续的高油价。造成2003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原因除经济增长因素外,主要有:美元贬值促使欧佩克减产保价;美国战略储备增加、消费国石油库存较低;个别区域和个别品种(美国汽油)的供需矛盾突出;(5)地缘政治不稳定形成“恐怖溢价;(6)“储量枯竭论”重新抬头引发恐惧心理;(7)投机基金的炒作加大了油价上涨的压力。2004年下半年,促使油价坚挺的因素将依然存在,主要是石油需求继续增加、伊拉克产量不确定性很大、其他产油国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等。但是某些因素可能发生逆转,特别是欧佩克国家增产、投机资金获利回吐和中国经济的降温,都可能促成国际石油价格回落。预计在经历了今年的高油价之后,2005年石油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总体看,2005年的油价将比2004年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0.
棉纺织     
印度有望成为世界有机棉生产大国2006-07棉花年度,土耳其是世界有机棉的第一大生产国,但印度将很快超过土耳其。印度(加上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加上西亚的以色列)是2005-06年的种植大国。他们的有机棉产量分别是10,834吨和10,760吨。这些产量分别占全球有机棉产量的34.93%和34.69%。2005-06年全球有机棉产量为31,016吨。根据加州非盈利组织有机棉交易最新的有机棉纤维报告(2006年春季),2005-06年,土耳其有机棉产量10,160吨,印度产量9,835吨。中国和美国的有机棉产量排在第三和第四,2005-06年分别为1,868吨和1,336吨。有机交易农业发展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18日,美国《石油情报周刊》(简称PIW)公布了根据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石油炼制能力和油品销售量6项指标综合测算排出的2005年世界50家最大石油公司名单(见表1).这是该刊连续第20年公布这一排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石油天然气战略安全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而我国的能源总储量结构、石油天然气的储产量发展速度(年均1.67%)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速度(年均9.7%)和能源消费需求速度(年均5.77%)的要求,从而形成我国能源消费、石油天然气供需的严峻形势,而这一严峻形势按照多方面的预测,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在现阶段我们需要充分认识这一严峻形势,把能源发展战略、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提高到国家长期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制定和实施具有时代性、国际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的国家能源、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市场上获取油气资源发展本国的石油经济是西方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之一,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功。有的国家是滴油不产的贫油国,但却是石油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显而易见利用海外资源发展本国石油经济是条成功之路。我国的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居世界第37位,因而我们应重视保护本国资源,均衡开采,均衡利用,借鉴国外石油经济发达国家经验,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发展本国石油经济,目首我国已有许多部门、企业对到海外采油饶有兴趣,并正在跃跃欲试,对此国家应予以引导和管理,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联合起来,走向世界。“天下胜,是故合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租让合同 (泰国)产量分成合同(PSC) (印度尼西亚)风险服务合同(RSC) (巴西)混合型合同(HC) (中国)1.合同权限 矿产资源部(DMR)根据1971年石油条例授权,进行租让开发。 矿产资源部拥有与租让者签定和授予租让合同的专有权。 租让合同需经内阁批准。 1960年4‘L号法授予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油气开采专有权。 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有权与外国承包商进行谈判并签定合同。 产量分成合同必须经内阁和总统批准。 1953年2004号法和1988年宪法规定石油工业是国家垄断行业,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作为执行机构行使职权。 1976年政府决议准许巴西国家石油公…  相似文献   

15.
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已如上述。那么,世界石油形势的发展如何,势必对世界经济和世界政局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世界石油形势,这里拟谈三个问题:(一)石油供应紧张是世界石油形势发展的总趋势;(二)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的石油政策  相似文献   

16.
国际链接     
一季度美国经济猛增5.3% 为两年半来最快;欧元区一季度经济增长0.6% 经济复苏走上正轨;法国积极应对“后石油时代”加快开发清洁能源;欧佩克6月1日会议将维持目前石油产量;2020年俄天然气公司石油产量将达160万桶/日。  相似文献   

17.
中原油田是我国较早走向海外市场的石油企业之一。1992年,巴基斯坦55号公路项目拉开了中原油田进军国际市场的序幕。1996年,96168地震队首次走出国门.进入苏丹石油工程市场。2000年。5012钻井队进入卡塔尔市场,敲开了中东石油工程技术市场的大门。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国际石油工程服务市场需求不断旺盛。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Oil&Gas Journal) 2011年12月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产量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36亿吨以上.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以下简称“石油储量”)达到2086亿吨,在上年大幅增长8.5%的基础上继续攀升3.6%.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以下简称“天然气储量”)达到19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011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油气储量的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秋  张国忠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3):43-44,57
近10多年来、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稳步上升,2003年海洋石油生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生产量的54.1%。2004~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2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的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到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预计可达850万桶/日(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2005年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投资占世界的165%,预计2008年将增加到19.5%。到2008,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有望从2002年的1.65亿吨增加到2995亿吨。亚太地区海洋油气项目及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将是中国、俄罗斯(萨哈林岛)、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Oil&Gas Journal)2011年12月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产量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36亿吨以上。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以下简称"石油储量")达到2086亿吨,在上年大幅增长8.5%的基础上继续攀升3.6%。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以下简称"天然气储量")达到19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011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油气储量的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