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困难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城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影响河南省城郊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并针对指标评价结果从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政府监管;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培训力度,注重人才引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环保意识,注重生态效益等方面提出促进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评价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对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计分法对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来分析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结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结果分析表明经济发展(0.384 3)和生活质量(0.300 7)的权重值比较高,科技发展(0.192 2)的权重值较低,环境保护(0.122 8)的权重值最低,说明河南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农村中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为0.551 9,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结论]河南省美丽乡村发展水平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议政府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强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意识,实现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为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法,在市域尺度研究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结果](1)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豫东和豫南地区良好,除济源市外,西北地区较差;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豫东地区较差,其余地区基本一般的特征;农村生态状况表现为豫西和豫南地区较好,除鹤壁和濮阳,豫东和豫北地区其他各市较差。(2)河南省市域间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值差异较大,其中济源市、信阳市和鹤壁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高,漯河市和商丘市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市。[结论]该省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极不平衡,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地区间差异,将有利于该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出游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制定合理规划,推动河南省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罗山县和江苏省海门市进行的农户调查,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的土地经营行为,并采用交叉分析方法(cross tabulate)分析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而从农户个体土地经营行为的角度探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重新审视土地对农户个体、农村以及全社会的作用,结合研究结论给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了解河南省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构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确定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函数,然后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选取常用的10项具体指标构建河南省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横向纵向研究各市的发展状况,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河南省实现由农业大省转向农业强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根据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河南省2009—2018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探讨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截至2018年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值为0.814 9,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农业现代化阶段划分标准,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当前河南省已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着力构建县域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作为研究单元分别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取的各时间截面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对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农村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分别进行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东北部较高而西北与中东部较低的特征,县域农村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集聚态势逐渐降低,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总体来看,高—高集聚型的县域集中在中北部的一些地级市,低—低集聚型县域个数逐渐减少,并且分布趋于分散;对县域城镇化与协调发展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农村发展与协调发展度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适合各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农村环境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探讨了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耕地总量下降并伴随土壤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该文从政治学层面、社会学层面以及经济学层面系统地阐述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增强生态环境安全意识、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村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城镇化发展称为必然,而如今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研究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11年来对河南省18个县市城市和乡村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豫中和豫西城市化率较高,豫南和豫东城市化率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各区域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较大,豫中表现最为明显,但总体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3)2004~2014年间,Moran’I由0.441 1上升到0.453 2,表明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格局的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加强,农村城镇化结构化特征明显。(4)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城市布局基本合理,但是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需要加大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求,本文构建了包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质量、农业投入及产出水平、农村生态环境5个评价维度24个指标的农村全面小康发展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反映农村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1个省份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6个不同层次的农村小康社会发展水平,其差异主要归结为5个评价维度协同耦合的差异性。分别从5个评价维度分析各类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不能满足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需要。本文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构建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测度模型,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程度,旨在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文章运用DEMATEL方法对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准则层中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主导因素。指标层中,原因因素以信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融资渠道3种因素对其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结果因素以农村转移就业人数、特色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施肥技术等比较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属于中等水平,且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性为良好,社会服务体系、经营主体技术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效益均为中等水平。[结论]现阶段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社会服务体系贡献率相对较低,社会化和组织化水平以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依旧是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短板,因此,提升以信息、金融为主的农业社会服务水平,对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河南省的区域特点,依据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构建包含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指标系统的河南省土地可持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是河南省土地利用处于中等可持续水平;对影响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耕地短缺、经济水平不高,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影响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度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对13个省份进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较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和充足的农村人力资本储备是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社会生活的提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致性,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要素替代性明显,要素的不足可以被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而弥补。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条件和生态环境,科技文化等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潜力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DEA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3—2018年各市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揭示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耕地利用效率水平整体有效,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研究期内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协调关系,耕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河南区域城镇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构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城镇化水平评价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提出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呈现出农村与城镇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当下,农村经济产业化已经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本文以土地流转的法律机制为重点研究对象,概述农村经济产业化对土地流转的冲击,探讨农村产业化模式下土地流转的法律理性,并结合河南省当前实际情况,针对其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产业化背景下土地流转优化的制度新选择,以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