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英华 《中国土地》2001,(11):23-24
执法监察、地籍管理与土地利用管理,都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自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国土资源管理的任务。执法监察与地籍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是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关系。认清这种关系,对做好执法监察工作意义重大。严格执法监察保障依法用地执法监察通过对土地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土地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实现预定的土地管理目标。土地利用中的建设用地、土地开发等,都是最容易发生违法行为的领域。违法行为一般表现为:非法占地或非法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新《土地管理法》赋予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制止权,但缺乏实施强制执行的有效手段,对于那些不听劝阻的违法者,依照现行法律,只能是宣传教育,明确责任,交代后果,等待事后按法定程序落实处罚措施,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往往一个案件从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往返时间最快三个月,最长要一年。 如果违法者继续其违法行为,土地执法监察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眼睁睁地看着其抢建,直到违章建筑形成。有些违法者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停工或处罚通知置若罔闻,形成你来我停、你走我做的游戏局…  相似文献   

3.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预防远胜于治疗。平时不注意,一旦“病来如山倒”,治疗起来就麻烦了,“病去如抽丝”。土地管理中的执法监察也一样,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执法监察的理想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及早预防,从小事预防,从苗头预防,也就是这篇文章所...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综合执法部门的地位得到了强化。在新形势下,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国土资源执法难在何处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两者的矛盾十分突出。实际工作中,国土资源违法现象不断发生,如土地未批先用、少批多占,征地不依法补偿,随意截留、挪用征地款,土地非法交易,牟取非法所得,矿产资源无证开采,甚至乱挖滥采等违法行为比较普遍。这些违法案件的发生,不但给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给国…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招远市人地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招远市把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了一批土地违法案件,有力地遏制了违法用地的势头。特别是被省、市确定为“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试点单位以来,招远市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种约束机制,狠抓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收到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查处各类违法占地案件35起,其中群众信访案件9起,巡回检查发现26起,责令其自行拆除6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5起,下达《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42份,有力地规范了土地管理秩序,为促…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海门市国土资源局从2000年初开始,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全面实行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探索出了一条以“预防为主,变事后被动查处为事前积极防范,事中监督制止到事后快速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新路子,提升了国土执法监察管理的质量。实施“四个一”工程建立一个上下联动的动态巡查网络该市建立了以市为龙头、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基础的市、乡、村、组四级土地动态执法监察巡查网络,配备和聘请了4500多名专、兼职监察(督察)员;市局内设执法监察科、成立市土地执法监察大队,各乡镇建立土地监察中队,均配备了土地执法监…  相似文献   

7.
土地和矿产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人均耕地和矿产资源保有量都比较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极其重视国土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耕地的保护,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违法案件仍大量存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面临许多问题。首先,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主要有:不受理群众举报或对土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在办理土地违法案件中徇私舞弊,不能如实调查取证或擅自更改案卷材料,包庇纵容违法者;对违法行为处罚畸轻畸重,因人而异,显失公平;不按照法定程序执法侵害相对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无锡市国土资源局积极拓展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创新潜力,以视频监控为主、人工巡查为辅、卫片执法检查做补充,构建国土资源"三位一体大执法"监察模式。该模式做到了"违法信息早掌控,违法苗头早发现,违法行为早遏制",切实维护了土地管理秩序。传统执法监察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传统国土执法监察模式是以基层国土部门人工定期巡查为主要方式,每年一次的土地卫片执  相似文献   

9.
土地监察法律文书送达难的原因及对策唐建明土地监察法律文书的送达难是当前土地执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原因复杂,问题繁多,要加大土地管理法规的宣传,大胆探索土地监察文书送达的新路子,努力使土地监察文书送达顺利实现。一、送达难的现状目前,土地监察法律文书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维护法律的严肃性。通知指出,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是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土地违法行为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和查处,是事关《土地管理法》能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未批先用"违法行为呈不断增加趋势,甚至有失控的苗头。未批先用、边批边用违法用地的问题是当前困扰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尖兵颂———记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土地监察大队队长杨清江王金瓯1994年,他脱下军装,投身到土地管理的大旗下。两年后,他被正式任命为监察大队长,带领大家冲锋陷阵,摸爬滚打。人们说他是不穿军装的战士,一位土地监察尖兵。他就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土地监察大队...  相似文献   

13.
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新中国土地立法回顾刘杨,齐红近几年厦门市土地管理局的土地立法和土地监察工作十分出色,走在全国土地立法和土地监察工作的前列,并创造了在土地诉讼案件中始终无一败诉的斐然成绩。图为厦门市土地管理局监察执法大队整装待发。谷岩摄伴随着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违法行为制止难、调查取证难、行政处罚执行难以及相关部门协调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尤其是土地违法行政处罚执行难,严重影响了执法监察效率,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政府的公信力,但却没有很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重点针对土地违法行政处罚执行中的拆除难、复耕难等问题,探索依托"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予以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土地执法监察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刘东当前在土地执法监察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和用地单位、个人甚至某些领导干部对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与发展经济两者的关系认识不清,关系摆得不正,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这既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又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其主要表...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我国土地监察制度经历了三次变迁和创新,对保护耕地和依法用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考察了不同阶段土地监察制度的演进、安排及绩效,认为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中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土地监察制度的供给受体制、法律、意识等的制约。土地监察制度的创新路径为: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制中的委托代理机制,改革土地监察体制,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来,山东省土地监察工作以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土地管理秩序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和土地监察队伍不断完善和加强,一条土地执法监察的强力之路在进取中开拓。探索1改革和完善土地监察体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使全省土地监察工作形成网络。目前...  相似文献   

18.
土地监察机制改革的几点管见曲士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原有土地监察机制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基层土地监察工作第一线的实践中体现的得更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有土地监察机制的弊端是导致土地“执法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9.
现行土地立法不足带给土地监察的困难及对策原志非近年来,随着土地管理的不断加强,监察力量的逐步充实和查处手段的日益完善,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得到了有效控制,发案率大大降低。然而,由于现行土地法律法规的诸多不足,给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监察带来很大困...  相似文献   

20.
监察人员,请注意您的语言!裴汉杰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语言使用的优劣、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监察服务质量,对土地监察人员形象也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我认为,土地监察人员在执行公务中语言的使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注意语言的文明性,做到礼貌用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