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客运站售票窗口及自动售票机设置优化能有效提高售票效率。以沪杭高铁嘉兴南站为例,结合铁路现有客票销售模式及票种结构特点,分析车站的客流分布规律和售票系统人机配置,应用排队理论和建模方法,探讨车站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设置优化问题,以提高售票效率和减少旅客购票时间,缓解大客流对车站售票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车站进出站通道压力、解决高峰时段车站购票旅客积压的瓶颈、适应城际铁路旅客列车公交化开行的要求,在分析铁路客票制式的基础上,阐述采用RFID技术的铁路客票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目的,从RFID客票设计、自动检票机设计、自动售票机设计、人工(窗口)售票机设计、客票数据安全系统等方面,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及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客票及相关设备的技术性能,最后研讨取得应用效果,即快速组织旅客售检票、提高城际铁路运输市场竞争能力、加强RFID客票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相关系统和设施设备是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以挖掘数据潜能、释放资源价值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系统业务流程,在研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提升服务体验、优化运营管理、挖掘商业价值3个维度分析乘客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中台技术的智慧乘客综合服务平台方案。基于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能力抽取,设计乘客画像、出行支持、客流特征、场景模型4大业务中台模块,满足乘客购票、站内引导、资讯获取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实现乘客服务与车站信息的协同共享能力。通过设计智能票务、无人客服中心、智能导向、精准营销等典型场景应用,提升服务体验与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商业资源开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化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的交通特性和聚散行为,在阐述车站乘客聚散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基于Anylogic软件平台,提出行人自组织行为、行李携带状况和服务与等待过程模拟的实现方法,并以重庆轨道交通南坪站为实例分析对象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分析车站主要区域的人流强度和密度,寻找车站系统的瓶颈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南坪站站厅层检票区、自主购票区乘客流交织冲突现象明显,进行交通组织优化后,站厅层闸机区最大人流密度降低40%,安检区域最大人流强度下降9.4%。  相似文献   

5.
折返站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勘察设计及运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借鉴搭接网络计划思路构建车站作业计划网络,并以列车运行间隔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作业计划编制模型。通过基于模型的仿真实例得到折返站最优的作业过程及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进而通过计算得到车站折返能力,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和运营单位制订运营计划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评估体系(MOPES)中设备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地铁公司所辖14条线路,自动扶梯可靠度为100%、车站乘客信息系统(PIS)可靠度为100%、进出站闸机可靠度为99.99%、售票机可靠度为99.98%。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高峰期客流压力,限流已经成为常态应对措施,而经常采用的限流策略大多针对单个车站,缺少对相邻多个车站的协同考虑。基于客流在车站间的传播效应,以乘客总延误时间最小为目标,以站台及列车能力为约束条件,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相邻多车站协同限流决策模型,同时为实现实时动态控制,引入滚动时域控制方法,优化多车站动态协同限流流程。以北京地铁8号线为例,经过相邻若干车站运营数据进行限流策略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限流可以在不造成车站服务人数损失的同时,将乘客总延误时间降低21%。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站间距的设置与客流吸引能力、旅客出行时间、列车运行效率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设置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站间距的设置方法及优化模型,结合实例计算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推荐城市中心区车站的合理站间距以1050~1 150 m为最优,郊区车站的合理站间距以1 800 m左右为优。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旅客换乘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系统,从快速性、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旅客换乘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基于综合灰色关联加权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效率评价模型。以重庆轻轨2号线车站为例,计算了5个车站的换乘效率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认为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合理步行区与交通区的分析,通过对城市区域划分及车站分类,不同区域、不同性质车站的平均接驳时间,交通方式、车站接驳方式构成的分析,车站加权平均接运距离与吸引范围折算系数的计算,估算不同区域车站合理吸引范围,根据各区域所适宜的线网形态,推算线网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分级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功能定位的服务分级的核心思想。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定位,选择运量、旅行速度、站点密度、线网特征、行车密度5个指标对轨道交通服务进行分级,建立与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相匹配的轨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客发送量的逐年增加和售票方式的改变,广深城际铁路客运站自动售票机的配置优化十分重要。通过分析目前广深城际铁路客运站自动售票机的运用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排队论方法建立广深城际铁路客运站所需的自动售票机台数计算模型,根据广深城际铁路的客流情况确定旅客的到站强度,并对各城际铁路客运站的自动售票机数量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乘客轨道交通出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提出轨道交通运营信息发布系统应具有路面GIS显示功能、路网GIS显示功能和附加功能等,并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息发布系统,包括路面GIS子系统、路网GIS子系统、车站信息子系统和显示子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路网调度和车站站务等部门提供相关信息,为乘客合理利用轨道交通资源、提高出行效率、降低出行风险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枢纽区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是建设的核心。在明确各种交通方式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先核心后配套、先轨道后道路的布局思路。在轨道交通车站布局方法上,着重分析2条城市轨道线路站台平行条件下的换乘方式及使用条件。针对非轨道类交通用地的布局,从功能构成和交通特点入手,提出相应的布局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网络体系结构、线路走向、车站结构与功能规划等方面阐述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背景与特点,提出加强多模式轨道交通发展、关注支线与并行线路规划建设、加强换乘站一体化综合建设、加强车站人性化客运服务设施设计等建议,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模式对乘客出行时间的影响,从越行入手,对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停站方案进行研究。为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缩短车底周转时间,通过分析确定快慢车模式应采用快车在越行站不停站越行慢车的方式。以乘客总体出行节约时间最大为目标、以运营成本和客流量为约束条件构建模型,结合算例利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结果显示快车站倾向于选择客流量大的车站,越行站倾向于选择客流量小的车站;不同的快慢车比例节约的乘客旅行时间也不同。至少在慢车/快车比例≥2,并且在特定的停站方案下,快慢车方案才能够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7.
掌握不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短时变化规律是应急措施制定、常规客流组织和列车开行的关键依据,研究主要探索预测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精度的影响,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基于车站的进出站客流属性,运用时间序列聚类方法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划分为4类;运用极端梯度推进决策树(XGBoost)、BP神经网络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分别对各类车站的短时客流进行预测,并对比各类车站的客流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西安地铁2号线的车站可以分为商业办公车站、密集型居住车站、轻型居住车站和旅游文化车站4类;4类车站客流预测精度最高的方法分别为XGBoost、ARMA、ARMA和BP神经网络;在预测时效方面,XGBoost展示了更大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以对各类车站建立相适应的客流管控措施提供基础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组团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研究是在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线网形态决策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设计方案,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设计水平,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施设备配置。根据组团式城市特征,对组团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进行分析,提出组团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设计理念。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采用组团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设计,以提高核心区域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发挥轨道交通系统最大网络化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CBTC联锁系统是复杂的安全苛求系统,为确保其开发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研究采用基于HCPN的CBTC联锁系统进行分层建模的方法,以缓解系统状态空间的爆炸问题。概述城市轨道交通CBTC联锁系统及HCPN建模方法,基于HCPN对城市轨道交通CBTC联锁系统进行建模,并为了增强模型的可重用性和提高建模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HCPN的城市轨道交通CBTC联锁系统分层模型框架,建立一个参数化的可重用模型模板,符合联锁系统规范,适用于各类型车站。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折返能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的通过能力,对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方式分别进行特点分析和能力计算.在具体分析计算和总结各种列车折返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现代化电气及信号设备,采用大号码道岔,缩短站前制动点至道岔的距离,压缩列车停站时间等提高城市轨遘交通车站折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