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寺院的水碾硙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平 《中国农史》2005,24(4):44-50
唐代佛教寺院经济发展到了兴盛阶段,其经济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寺院大规模的水碾硙经营活动,对于国家经济和管理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王朝水权管理制度的变迁,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其绩效有限。从佛教寺院水碾硙经营的角度进行考察,表明唐代寺院经济与当时国家制度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其影响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叶和饮茶习俗的西传,为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茶叶在西亚地区的早期传播历史,一直不甚明了。中古时代的波斯、阿拉伯文献显示,9—10世纪时,波斯、阿拉伯人就对中国的茶叶和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有了一定的认识。除了音译名称cha之外,他们还以"中国之王"这个名称来称呼茶。至蒙元时期,波斯人对中国人产茶、制茶、种茶、茶税等各方面知识都了解得更加深入,并曾尝试在伊朗引种茶树。在茶叶西传西亚地区的早期阶段,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药物而非饮品被引介,并成为东西方物质文明交流的名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06,(7):56-56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饮茶始于春秋,早在《晏子春秋》中便有茗茶的记载。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的许多文化与中国的古老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中国的茶文化一经传到日本,便与其传统的礼仪相结合,形成独具风格的日本茶道。日本饮茶,最早是唐朝时从中国传入,在日本奈良时代开平3年2月8日朝廷召集僧侣念经时,有关于赐茶一事的记载。公元801年,日本高僧空海、最澄来华留学,回国时不仅带回了中国的佛经等图书,而且带去了茶种和在华学到的饮茶知识。从此,日本开始种茶。至宋代,即日本的镰仓时代,日本僧人荣西来华,归回时带回茶…  相似文献   

5.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初,曹操北破乌桓,初步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他怀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邺城。但随即传来了孙权剿灭黄祖的消息,东吴军队屯兵夏口,剑指荆州。此时,刘备在荆州的势力已经逐渐坐大,孙权谋取荆州的计划也已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6.
陈文华 《中国农史》2005,24(3):3-11
早在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远播青藏高原,并且出现了“茶道”一词。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提“茶道”,而是重点阐述品茗艺术(茶艺)。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进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茶道。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中日两国茶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们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由将饮茶变成为佛门清规。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经济》2007,(3):56-56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宫廷中流传到民间。  相似文献   

8.
<正>5月的灵岩有机茶园,茶韵悠悠,茶香袅袅。远看高山低陵,茶园层层叠叠,近看小桥流水,茶叶郁郁葱葱。在白云和青山脚下,提一个藤编茶篮,穿行在碧油油的茶树丛中,仔细挑选茶叶嫩芽,小心摘下放进竹篮,看着鲜嫩的茶叶渐渐铺满篮底,连四周清新的空气中都带着淡淡的茶香。为了这份茶韵茶香,山东立泰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庆国奋斗了15年。茶因禅兴引领北方饮茶之风"焚香且上五花殿,煮茗更临双鹤泉。"济南市郊灵岩寺千佛殿外西侧这一明朝碑刻,不经意间告诉我们,焚香礼佛,取泉烹茶,实在是当年灵岩寺僧侣们修行的日常功课。其实,在灵岩寺,禅与茶的故事可以找到更久远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正>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七十二泉,趵突为首。这是一派江南风光的泉城,这是一个孕育了千百年古茶文化的圣地。据中唐时期《封氏闻见录》记载:"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至此已有千年历史。所以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被誉为"北方饮茶文化的祖庭"。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全国茶叶消费大省的山东,老百姓饮用的茶叶几乎完全依靠南方供应。  相似文献   

10.
张平真 《中国农史》1994,13(1):89-90
菜用甜菜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它包括叶甜菜和根甜菜(红菜头)。叶甜菜大约是在公元三至五世纪的魏晋间,沿着丝绸之路从中亚地区传入我国的,著录始见于南北朝时南梁的《名医别录》。元代以前已开始人工栽培,栽培方法始载于元初的《农桑辑要》。根甜菜约在宋元间(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经中亚引入我国。著录始见于元代的《饮膳正要》,并有实物图可确认,人工栽培不迟于十四世纪初。  相似文献   

11.
湖羊的来源及历史再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湖羊是我国特有白色羔皮羊种,在我国养羊业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然而,关于其来源及历史,近百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最近,笔者根据大量古文献及考古资料研究表明,湖羊应来源于蒙古羊,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距今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最迟也应在唐代。其理由主要有:一、东晋以前文献中,较少有江南养羊的记载,而东晋后文献中记载较多;二、东晋初我国人口的第一次大南迁为北方羊南迁提供可能;三、唐代已有北方羊南迁的明确记载。  相似文献   

12.
菜用菾菜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它包括叶菜(菜)和根菜(红菜头)。叶菜大约是在公元三至五世纪的魏晋间,沿着丝绸之路从中亚地区传入我国的,著录始见于南北朝时南梁的《名医别录》。元代以前已开始人工栽培,栽培方法始载于元初的《农桑辑要》。根菜约在宋元间(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经中亚引入我国。著录始见于元代的《饮膳正要》.并有实物图可确认,人工栽培不迟于十四世纪初。  相似文献   

13.
黑水城地区出土了一批西夏时期的经济文书,其中存有西夏天庆甲寅年(1194)正月至二月间,当地同一寺院与附近农户签立的契约文书,内容包括粮食借贷、土地买卖及牲畜租赁等。通过文书内容分析,笔者认为西夏后期,黑水城周边已形成寺院为主导的农村市场。在被主导的市场中,农民与寺院在土地、牲畜交易中地位极不平等,并受到寺院经济剥削。同时,僧俗之间经济关系失衡造成当地农村权力平衡被打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及水资源争夺。加之十二世纪后半期气候变迁,本区域内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兼具多重角色的寺院深刻地影响了西夏晚期黑水城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的新著《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技术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日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1年启动的"一三五"研究计划———"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重大突破项目课题成果之一。作者将目光移出中国传统的南方稻作区之外,以全新的视角关注10世纪至19世纪中国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主要指华北)的传播与接受过程。此项研究一定程度上弥  相似文献   

15.
李载龙 《中国农史》1994,13(3):91-95
本文考证了桃的西传时期之说的由来与流传,以及与传播有关的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和历史背景。确认现今学术界普遍流传的桃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传往西方的说法不能成立。事实上,在张骞通西域之前,沟通东西方文化通道的客观存在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桃也早已传到了地中海地区。至于早到何时,目前尚难定论,如果桃在古埃及所说的年代(公元前1400)可以考实,则桃的西传时期似可上溯至我国夏朝(公元前21—16世纪)。那时桃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逐渐传播很可能通过毗邻地区间贸易往来、人口迁移、战争与疆域的演变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2012,(10):8
编者按: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地籍,这一维护国家机器运行的工具,从无到有,其地位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唐代中叶实行"两税法"前,地籍依附在户籍中;唐代中叶至明代中叶,地籍与户籍处于平等地位;明代中叶后,地籍地位高升于户籍之上。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地籍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滞。进入"十二五",在对土地权利的重视与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今天,时代对地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油料作物传播与嬗替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西汉中期芝麻传入,在南北方均成为主流油料作物;第二阶段自元代越冬型油菜传入,逐渐在南方取代了芝麻的地位,形成北方芝麻、南方油菜的分布形势;第三个阶段自19世纪、20世纪初西方榨油机传入,大豆、花生等大籽粒果实进入主流油料作物的同时,在北方进一步占据芝麻的种植空间。油料作物经历三次传播与嬗替在完成自身更新的同时,也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影响农业地理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8.
人口、垦殖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冈 《中国农史》1996,15(1):56-66
本文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为视角,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各种类型的垦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北宋以后,中国人口出现明显的长期上升趋势,人口压力导致农垦与山林垦伐的加剧,特别是到了清中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有超过自然资源永载力的迹象。作者还认为人口迁移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中国古代自东汉以来人口自发迁移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唐代以后,由于人类长期活动,北方生态系统日趋恶化,而南方还能保持生态平衡,农业生产相对优势增加,于是人口长期由北向南移动。南方人口大量增加以后,生态环境开始逐渐恶化,于是移民利益减少,风险增大,至清中叶这种人口的南北大迁移才大体停止下来。  相似文献   

19.
贾志刚 《中国农史》2002,21(1):47-54
尽管羊业在唐代经济中,甚至在当时畜牧业经济中都处于不甚重要的地位,但围绕羊已初步形成一套社会文化。羊的生产在唐代面临着与马牛的矛盾(羊马矛盾),与耕地的矛盾(羊地矛盾),与人户的矛盾(羊人矛盾), 国家牧羊与私牧的冲突,这些矛盾的存在与其它客观条件成为羊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交易和馈赠为唐时羊由多羊区向少羊区、无羊区扩散的主要形式,长安——泗口——扬州可能是其时的一条运输线; 在唐代羊可作为官食、军食、民食,羊在被输送、被食用的过程中,反过来又促进了羊的生产,又可视为促进生产羊的动力,唐代羊业就是在这种既有阻力又有动力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花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红花的起源中心在地中海地区,在公元前传入南亚和中亚地区,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则在公元三世纪前后,到唐代已遍及全国。红花的栽培技术自北魏起就被记入农书,其播种期有腊月、早春、秋月等时间,播种法有撒播、条播和点播等法,采花一般均在长日照时期内进行。红花的应用面很广,可食用、油用、药用,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其色素,文章特别地对其在作化妆品和纺织染料方面的应用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