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上英美国家的机构投资者都是被动投资、用脚投票、并不参与公司治理。但是,90年代以来,发端于英美国家、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力的公司治理运动蓬勃兴起。在当今世界,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日益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其公司治理活动也对国际投资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美国机构投资者的金融资产总值是英国机构投资者金融资产总值的6倍,法国和德国的10倍,日本的4倍;美国机构投资者占美英德法日五国机构投资者金融资产总值的62%。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和全球性公司治理运动的展开,已经导致传统上所谓英美的外部  相似文献   

2.
谢舟 《特区经济》2010,(10):287-289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构建我国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主要思路。本研究以可转债运作为例,阐述了这一治理机制中机构投资者和公司双方的角色定位、利益需求和相互作用方式并就相互过程举例,说明了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的相互影响过程,并分析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规风险,及提出改进这种治理结构的想法。以期更有利于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社保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不同.在中国,社保基金无论从行为特征还是资金性质上都是参与公司治理的最合适人选.关键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模式.模式的选择中应尽量避免行政干预和政府行为,以间接参与治理为主,注重对企业的监督而不是控制.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稳定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督的临界值,影响着机构投资者在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对资本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参与动因的基础上,以"成本—收益"这一基本框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原因,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决定净收益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最后,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养老基金将成为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使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投资目标,同时.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公司治理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股份回购是公司重要的财务活动,备受资本市场中各利益相关者关注。随着我国共同机构投资者不断增加,其对公司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鲜有文献关注共同机构投资者对股份回购的影响。本文以2005-2021 年我国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会抑制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是通过提高市场预期、降低机会主义以及基于公司长期价值而对股份回购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影响在管理层持股低和现金资源较差的公司作用更大,并且金融类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更大。本文不仅丰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和股份回购的相关研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传统上英美国家的机构投资者都是被动投资,"用脚投票",并不参与公司治理的.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放弃了这一华尔街准则,在对公司业绩不满或对公司治理问题有不同意见时,他们不再是简单地把股票卖掉,而是开始积极参与和改进公司治理.这种通过积极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尽可能获取足够的信息,从根本上改变机构投资者利益受损局面的理性投资策略,就是所谓的股东积极主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证券市场过度投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多重代理之道德风险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不健全五大现实困境,使得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国,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寻找机构投资者摆脱前述现实困境的对策,以提升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美国机构投资者治理。(一)美国机构持股的发展及现状。到目前为止.美国的企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1930年以前.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阶段;其次.从1930年开始.并在19世纪60、70年代达到顶峰的.是两权分离阶段;最后.从1980年恶意收购开始.在1990年发展迅速的.是机构投资者主导阶段。在第三阶段中.美国大型企业的所有权集中于养老基金等少数机构投资者手中.机构投资者代表众多个人受益人利益来行动.并对公司治理拥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1.
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er Sci  相似文献   

12.
13.
“樊记腊汁肉”不再姓樊 2011年5月24日,这一天,在西安人嘴里,变成了一包五味杂陈的怪味豆。从这一天起,誉满天下的,让西安人充满了自豪感的地方风味名小吃,荣获商业部“金鼎奖”金牌小吃,“樊记腊汁肉”从此不姓樊了。  相似文献   

14.
15.
李茂 《沪港经济》2010,(9):18-25
选择银联通道,省货币转换费,这是中国刷卡族一向津津乐道的境外用卡秘笈,但这一秘笈似乎已经不能奏效了。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多聚集于重工行业,非公经济成为重要骨干力量,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中西部作用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国际大企业比差距较为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差,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需要把企业做强,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一批收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人类思维具有共性和个性,共性是我们交流的前提,个性是各民族在交流过程中需要适当转换才能进行的一些差异。思维方式与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它是沟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深入掌握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句式翻译和语篇翻译以及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joint effect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on redistributive taxation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theoretical model suggests that income inequality, coupled with political bias in favor of the rich, decreases redistribution and lowers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effect of the former is to increase productive invest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latter is to decrease it—with resulting ambiguous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rowth. Testing these predictions empirically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we find that inequality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both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re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20.
国家和跨国公司——冲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跨国公司由于其跨越国界的特性使得它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重要行为体,它与国家之间存在冲突与合作的关系。本文首先讨论了跨国公司的国民身份,在承认跨国公司国别性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跨国公司与母国两个层面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引用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问题的争论,并试图加以综合以得出折衷理论。在文章的最后,再从整个国际社会的角度,来观察国家与跨国公司之间国际管理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