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感觉派是日中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文学。它首先崛起于20年代的日本,崇尚西方一切现代派文学的思想理论,与传统的写实主义全然对立,强烈主张主观是唯一的真实,宣扬“因为有自我,天地万物才存在,自我主观之内有天地万物……”(川端康成《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  相似文献   

2.
论文把后现代主义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旨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出现的一股具有广泛世界性影响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它继承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化思想并得以发展延伸;也对现代主义实行反叛和决裂,了解后现代主义时代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帮助读者正确解读后现代主义时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它在借鉴西方十四行体诗形式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变体形式。文章在比较十四行诗正体与变体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对《十四行集》的形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小说特别是先锋小说,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影响,追求形式的新奇,哲学观念的抽象演绎,形式试验的迅速更迭,给很多读者带来晦涩难懂的阅读困难,现指出传统的美学批评和先验哲学式的阅读都无法真正弄清现代主义小说的真面目,我们只有在作家提供的生存图景中,结合自身存在的体验,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灵魂飞翔,从而找到自我生命的逻辑。这才是是现代主义小说阅读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中西文化在不断地交流互助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上处于大体相当的阶段。第二次出现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更多是属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式灌输,是不平等的交流。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东西方的对话与交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黄筱筱 《魅力中国》2010,(6):197-197,173
后现代主义教育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它为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主义的登场掀起的巨大思潮,直接冲击着现代主义的课堂教学,是在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师生观及评价观的反思、批评和解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观出发,浅谈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关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西方学者的概括模式一般为:本世纪20—30年代,政治理想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开始产生;30—50年代,政治现实主义胜利,取代政治理想主义,显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趋于形成;60—70年代,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入现代主义阶段;70年代以后,后行为主义兴起,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墨菲写成了《上海——近代中国的锁钥》一书,提出了通商口岸是打开中国大门的锁钥,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施加重大影响的门径的观点。在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后,墨菲于1975年写成《局外人:西方在印度和中国的经验》(The Outsiders: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China,密执安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一书,修正了他在五十年代提出的观点,认为,在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亚洲各国中,中国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经验的抵制最为强烈。该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对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的论述,其中第十章"中国商人对抗外国人"较集中地阐述了上述观点。现摘译如下,以供参考。篇名为译者另加。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研究在我国兴起的背景、发展以及存在的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术语,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从那时起,我国理论界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不断拓展、深入,形成了许多共识,产生了众多理论成果,当然还存在一些分歧。本文简述了公民社会研究在中国兴起及发展的过程,并分析了我国理论界在公民社会研究中出现的重大分歧。  相似文献   

10.
港口民营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敏 《港口经济》2006,(2):35-37
港口作为一种自然垄断产业,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极端崇尚自由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也都是为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演变、"凯恩斯主义"失灵、福利国家危机等现象促使各国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确立了限制"全能政府"、实行公共产品民营化的新思路.港口民营化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并迅速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11.
张冕 《魅力中国》2014,(19):125-125
虽然就世界范围来说“写实主义雕塑传统,在20世纪遭到现代主义的激烈冲击。就现代雕塑的整体格局而言,它失去了以往一统天下的主导地位,仅仅作为多元构成的一部分或一种手法。但是,它不仅从未中断,还通过深刻的价值调整不断向前推进。”。不可否认的是,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具象写实雕塑已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然而,二十世纪末,随着经济一体化,政治多级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西方各种现代主义思潮涌人我国,同时科技的进步,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都对我国的具象写实雕塑进行着冲击。  相似文献   

12.
史雪莲  钟萍 《黑河学刊》2006,(4):121-122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显性现象,也是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则产生于90年代以后,主要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确立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应用消费社会理论对中国一些社会现状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龚雪 《魅力中国》2009,(20):170-171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我们是否肯定它,它都已经影响了我们的舞蹈世界。它对深层哲理的挖掘,对自我的突现都不自觉的反映在中国现、当代舞蹈的脚脚落落。本文从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出发简要的论述了现代主义与中国乐舞思想的碰撞以及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创作、教育及舞蹈动作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分析了侦探小说出现的西方文化土壤、社会背景,解释了它在世界广受欢迎的原因。西方侦探小说的翻译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窗户,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知识,还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与此同时,还加速了中国的公案小说向侦探小说的蜕变,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在现象学和阐释学基础之上的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西方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其创始人之一的伊索尔教授提出了“空白”概念。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的古诗词,非常讲究空白。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研究古诗词翻译中的空白现象。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和科技的重大进步,加剧了西方国家金融业和竞争,国际金融市场呈现动荡不定的形势,进入90年代的和第一年,受海湾战争的打击,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将出现新的动荡和变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工业化、商业化在西方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是与严肃艺术和精英文化相对立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类似于西方社会的大众文化现象。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借助现代传媒,依照市场运作规则批量生产,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一种具有娱乐性、流行性、消费性和广泛传播性的当代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8.
辩证分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的一个社会主义流派。它提出的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男女平等、反对暴力、强调基层民主等主张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及生态社会主义的性质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中国零售业现状概述1.发展历史回顾零售业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当时商店就是零售业的代名词。西方国家在18世纪末已经出现百货商场,在20世纪初,百货商场就引进了中国。上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零售业利用统购配销、降低采购成本的形式,吸引个体商店加入商品采购配送网络,产生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的统一采购配送物流方式;同时部分商店为了扩大销售规模,开始设立分店,形成了连锁商业态势;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消费品生产得到发展,商店销售的商品品种逐步增加,商店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在上世纪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个年代都出现经济“奇迹”:50年代出现了西德;60年代出现了日本;70年代相继出现了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省;到了80年代,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经济上又崭露头角,他们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引起了世界关注,名噪于世,被称为亚洲的新“四小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