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近30年的语境中,“改革”是一个让人激动的词语。不管是“进入深水区”,还是“化解新矛盾”,实际上都蕴含着“改革再出发”的成分,如此,我们必须重新关注破旧立新所仰仗的共识、勇气与激情;也必须警惕隔靴搔瘁、回避深县矛盾的“表面改革”甚至“假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有限的国内资源与持续发展的矛盾;过多的资源消耗与提高经济质量的矛盾;过多的贸易摩擦与营造和谐的国际发展环境的矛盾。形成上述矛盾,既有客观的自然因素,也有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社会因素;既有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建设浪潮下,地方政府为缓解城乡用地矛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通过拆旧建新的方式统一规划建设拆迁安置社区。但具有“过渡”性质的拆迁安置社区面临着村庄精简与服务低效、环境重塑与违建乱搭、财产分配与家庭疏离等矛盾。究其原因是治理理念与体制滞后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场域—惯习”促成社区资源“竞备赛”,逐利下的家庭权威转移与重塑。基于“枫桥经验”这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拆迁安置社区应以党建统领理顺治理体系,深化“服务”治理理念;立足源头治理,消解社区环境失序;构建“三治融合”治理机制,重塑社区和谐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零供矛盾的发生,主要源于各方都缺少理性;零售商,在发展规模、速度上跑马图地,盲目扩张,获取利润的方式上不择手段,以大欺小、能拖则拖,能骗则骗;供应商,则见空子就钻,见了卖场就想占个位子,见了洋字招牌就想与它贴个边;相关主管部门,出现矛盾之后,一推了之,一破了之。”8月11日,商业专业管理顾问机构的先行,北京同世飞天商业顾问机构董事长、CEO张璋就“零供矛盾”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共同理性’是解决当前零供矛盾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流动性过剩”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今年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在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提出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这说明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非同一般,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诸多矛盾的焦点。与此同时,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流动性过剩”,本刊试对有关问题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跃 《杭州研究》2006,(4):22-23
“平安生活”、“和谐社会”,决不是无矛盾的生活、无差别的社会,更不是没有任何问题和冲突的社会生活。打造“平安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立足点是在矛盾冲突的社会生活中,找寻缓解矛盾、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营造平安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氛围。在众多社会矛盾中,关键是要调节好个人的自我心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协调好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推动事物发展。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我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和谐是人类永恒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1996年是“九五”的开局年。这一年,既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抑制了通货膨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球趋于平衡,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探索了一些新路子。但我们必须看到,在经济总量矛盾明显缓解的情况下,经济结构性矛盾愈益突出。“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问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竞争愈烈,国内多数企业还没得到充分成长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不是“鸡肋”的话,那它必定要面临一道哈姆雷特式的矛盾命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趋于缓解,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抑制,但还不能说消除。国民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国民经济朝着平稳、较快的方向发展,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终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庄逐步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当中,村民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引发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一是大量村民虽然在身份上变为城市居民,但其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相对滞后;二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已城市“化”了,但其经济形态、社会管理形态尚未城市“化”,城市管理无法渗透到郊区农村;三是村民渴望分割集体资产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14年以后,经济形势经历了一个从乐观到悲观的转变,4月中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披露,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逐步展现出来。然而,一季度的数据有不少看似矛盾之处,理解这些矛盾的成因,有助于我们判断经济的下一步走势。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利益矛盾调整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化解7种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根源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市场失灵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二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某些缺陷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以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论文提出了“政府调节市场,市场替代政府”的经济利益矛盾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12月22日】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中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现逆转,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深度下滑的下行区间。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实体投资调整周期与金融资本调整周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模型,对中国“两缺口”模型中存在的矛盾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两者存在现实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有效投资的不足,国内技术缺口的存在,以及引资的“错位”,内外资的循环回流等等,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边城》的魅力在于它不是直抒胸臆的社会的控诉,而是用“美”与“悲”的双意蕴昭示整个民族现实的矛盾所在,对民族的现实和将来命运抱有希望与渺茫两者相互矛盾的挣扎。这种情绪通过很强的暗示性与模糊性表现出来,揭示了近代中国众多知识分子感悟民族堕落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秦池江认为,流动资金不足已成为困扰企业经营的主要问题。企业间”人欠欠人”债务链比1993年增多。这种现象揭示了我国国民经济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生产高速增长与市场销售不畅的矛盾,产品不适销,库存增加;第二,是消费结构失衡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过份关注高档消费,大众消费增长缓慢;第三,是三产迅速发展与流通环节过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和汉语始终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英语的教与学似乎永远存在“顾此失彼”之虞,而直接后果则是,英语冲击了汉语,英语淡化了学生的汉语概念,导致汉语水平降低。英语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信息的传达与转换,抑或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汉语水平的低下不仅影响了交流、交换的真实价值,还制约着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侧重点之一是提升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9.
明年将是“十一五”实施的第一年。“十一五”将面临的是各种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在这些矛盾中有经过改革多年得到缓解的,有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变得越来越尖锐的。着力解决社会保障、教育结构及政策管理体制成为“十一五”破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5,(2):70-70
《解放日报》报道,名经济学家、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认为,中国经济存在三大短缺和一大根本性矛盾。三大短缺是:社会保障短缺,教育短缺,工薪住宅短缺。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商品。但若把公共商品也考虑在内,中国依然是“短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