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对传统配电网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保护的可靠性、灵敏性和选择性。论文提出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新型保护配置方案,对于并网点保护,引入了过电流保护、过/欠电压保护、过/欠频率保护、孤岛保护以及逆功率保护;对于分布式电源单点或少量接入时,提出了基于叠加补偿原理的配电网线路保护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保护的整定及配置原则,最终探讨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保护的适用范围,并且展望了未来高密度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协调、自适应保护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电源是近年来国家能源发展重点,根据新形势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立项开展了针对性研究工作。通过对我国配电网发展水平、配电网设备质量情况、分布式电源特性等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归纳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的具体特点。根据配电网特点及典型设备情况,研究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典型方案,并简述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在二次系统、通信、计量等方面配置的差异性,最后提出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细化接入方案,进一步开展接入研究,实现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全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将达到15%,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不少于2亿、1亿千瓦;根据《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建设行动计划》,全国2020年建成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30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园区,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在城镇电力消费中达到30%以上。预计2020年全国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不含小水电)达到1.5亿千瓦。如此高渗透率的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如不加以有效规划控制,势必导致配电网保护配置复杂、电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国家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未来的新型农村电网应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实现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互动。针对未来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网中应用的可能性,提出了用序优化理论结合二次电流矩粗糙估计的方法来解决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问题,并对某农村6k V24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容量,接入后网损减小且对电压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石安 《广西电业》2023,(6):66-71
<正>0引言配电网承担着连接电力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角色,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配电网一般为单端电源结构,配电网线路以过流保护为主,级差配合困难,越级跳闸事件频发。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构造由单电源向多电源转变,使配电网构造更为繁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我国分布式电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现有配电网电压序列的分析,基于技术经济比较,给出了合理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准则以及配电网升级改造过程中分布式电源侧的过渡改造方案,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为我国配电网升压改造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8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与以往类似文件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数字化的指标明确了未来五年内的配电网建设改造的目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执政更加讲究务实。我国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从电压等级上看,配电网电压等级涵盖了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包括110(66)千伏、35千伏、10(20、6)千伏及380(220)伏等;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划分,一般又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发电系统后,必将对现有的配电网的结构、故障时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大小、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建立了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中过电流继电保护协调优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之后采用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过电流继电器之间协调的情况下,使得故障切除的时间最少。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我国的配电网存在着架构比较薄弱和自动化水平偏低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将配电网智能化。智能配电网体系主要是结合电力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使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监测等能够融入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当中,并支持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的互动型网络。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纲领性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大量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可靠性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及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表明,含DG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是个整体体系,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研究DG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源 《广西电业》2014,(4):56-57
正为了规范新建(包括扩建、改建,以下统称新建)电源接入电网系统工作,确保新建电源公平无歧视接入电网,我们编制了《新建电源接入电网监管暂行办法》并已经局长办公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国家能源局2014年2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新建(包括扩建、改建,以下统称新建)电源接入电网系统工作,确保新建电源公平无歧视接入电网,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等国家有关法  相似文献   

12.
<正>新形势下有源配电网快速发展,为响应客户双向需求,需从客户侧和电网侧两个方面进行管理模式变革,加强客户侧能源管控,打造客户最优用能策略,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加快配网管理技术革新,建设新型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被称为“有源配电网”,其主要特点是有大量分布式电源和储能接入,功率双向流动,会形成微网及多微网系统。随着分布式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增加,能量的双向流动成为趋势,传统配电网供电模式下的客户单向需求逐步转变为有源配电网的双向需求,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25日,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的1.45兆瓦屋顶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运行。该项目于2012年12月5日获得嘉兴电力局出具的接入电网的评审意见,根据国网公司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一般原则要求以及用户并网申请意向,同意其光伏电站以10千伏电压等级并入用户内部电网,所发电量采用"全部自用"消纳方式,并网不上网。12月20日下午,嘉善县供电局即对昱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业》2015,(3):53
3月2日,由中国电科院配电所牵头的"分布式电源灵活友好并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在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适应性评价、分布式电源灵活并网一体化接口、分布式电源全过程安全并网保障、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协调互动等方面具有突出创新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受到了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领域的多个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和示范工程的支撑,在规划设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云桂高铁南宁——百色段通车日期的逼近,高速铁路各方面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日,百色供电局在220千伏恩隆站对220千伏恩坎牵线进行启动试运行。作为坎社牵引站的电源,恩坎牵线的投运对云桂高铁南宁——百色段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启动主要对220千伏恩隆站220千伏第一套母线保护、220千伏第二套母线保护、220千伏恩坎牵线线路保护、测量、计量、录波等回路进行带负荷判极性。恩隆站220千伏恩坎牵线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22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承办的"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宣贯会在北京召开。为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并规范微电网健康发展,引导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建立多元融合、供需互动、高效配置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推动清洁  相似文献   

17.
正500千伏福成变电站是北海首座50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于2017年9月30日竣工投产。作为北海市主供电源,该站投入运行后,将北海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从128万千瓦提升到超200万千瓦,北海主电网网架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迎刃而解,为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可靠的电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有效运用智能电网调度、配电自动化等新技术,优化理顺配电线路跳闸处置流程,打造高效的青岛电网故障处置协同机制,实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流配电网建设的目标。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面推进一流配电网建设。以"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为契机,以提高"三率"水平为目标,青岛作为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运行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同时,无人值守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使故障的快速处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对供电质量及其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输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成为电网企业的重要职责。通过10千伏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可增强配电网的可靠性,但在开展10千伏配电网带电作业中仍存在很大风险,本文结合实际操作中的专业管理经验,对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模式,通过将传统配电网与有分布式电源加入的智能配电网进行比较,得出分布式电源并网对规划模型的影响。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扩展规划,运用智能算法得出可以满足负荷增长需要的系统最佳增容方案。在现有电力网络布点规划基础上,合理加入分布式电源,提高用电效率。最后辅以遗传算法算例说明提高用电效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