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破产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由法院强制执行其全部财产,公平清偿给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它强调债务的履行在债权人之间的公平.但在破产案件的司法实践中,这种公平原则却常常得不到遵守.违反这一原则的行为,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五条列举的,破产企业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有隐匿、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现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放弃自己的债权等六种行为较为明显外,其他的则隐蔽性较强,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所以成了少数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债务企业逃废债务的"杀手锏".应引起司法部门、债权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发展,我国各类企业不可避免地卷入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但随之也出现大量非法利用公司破产(有限责任)制度,通过组建"新法人","投资"兴建合资企业、联营企业等方式,将房地产、设备、资金等财产转移,使原法人只剩下空架子再申请破产,恶意逃避债务的"金蝉脱壳"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3.
资源枯竭型矿山企业实行关闭破产,是国家实施的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决策.但一些国有煤矿并未按国家政策规定实施关闭破产,而是被地方政府拍卖给个人继续开采.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国家关于资源枯竭型矿山破产关闭必须"关门走人"的政策,而且造成当地资源的浪费和地面环境的破坏.同时,"小煤窑"生产条件差,大多无证开采,事故频发,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大矿井关闭摇身变成"小煤窑"继续开采的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1日开始施行新<破产法>所设立的破产重整制度,为越来越多的ST类上市公司摆脱财务困境提供了一把"利器".但是,在破产重整环境下如何确认债务重组利得一直存在争议,文章基于*ST宝硕破产重整的案例分析,对债务重组利得确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忠东 《数据》2001,(9):20
法治,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概念.它既是指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又是指一套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还是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状态.作为治国的原则体系,法治奉行一系列的原则,其核心为"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其内容大体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在法律之下;法律公开;依法行为;司法独立;保障权利和自由;实行"正当程序".  相似文献   

6.
刘文 《现代企业》2001,(9):59-60
首先 ,破产制度作为一种规范、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与市场相关的法律供给制度 ,是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和市场有序发展的需求相联系的。从经济学层面看 ,供给与需求必然产生交易成本问题。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实施十多年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破产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移植于西方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破产法律制度 ,而未考虑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体制下并不具备这种制度实施的环境。从而使该制度实施一开始就表现出交易成本偏高 ,使大量规避法律的破产行为发生 ,如有的地方以“整体接收”或“整体收购”为名搞“破产解困” ,其实质是“假破产真逃债” ,…  相似文献   

7.
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可以使诚实的债务人获得"重生"机会,更加人性化解决不能偿还的债务。但是如何使此类债务人重生,这就不得不涉及到破产免责的相关问题。考虑我国的立法现状,科学设计破产免责制度对构建和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外的自然人破产免责中相关制度立法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我国的国情,从而提出建立我国破产免责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向辉 《人力资源》2005,(13):58-59
企业核心员工激励的两个层面 一方面,设计和建立统一的、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制度,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贯彻实施.这叫做"制度激励".另一方面,激发其积极性,使之最大限度地运用其人力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作贡献.这个层面叫做"管理激励".相对而言,制度激励是企业需要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根本性激励机制,它是管理激励的基础或前提;在总体上,制度激励更加强调民主互动,更强调人力资源主权.  相似文献   

9.
班级制度管理是指全体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制定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并将班级活动纳入制度轨道使班集体有序运转的一种班级管理方略.文章尝试围绕"侨"字特色的班级管理,系统阐述实施班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简述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自然人破产的制度价值"破产"一词源于中世纪的意大利,由意大利语"banca rotta"演变而来,意为"摊位被毁"。随着时代的变迁,"破产"一词在现代社会更多指破产程序: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将债务人的财产概括执行,并按一定顺序公平分配给债权人的特定法律程序。根据各国破产法所作用的对象的不同,《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大体划分为一般破产主义和商人破产主义。一般破产主义认为具备民事主体资格的都有破产资格,  相似文献   

11.
周琪 《人力资源》2017,(9):92-94
破产的"金点子"计划 周例会上,李总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公司现状,总结之前的工作,下属拿着本子飞速地记录着老板的指示,"第一、第二、第三"…… "我今天要说得就这么多,大家还有没有要说的."李总合上笔记本双手一插.  相似文献   

12.
近日碰到一个已宣布破产企业的职工,问他近来干些啥,他幽默地说:"守灵"当问到是哪个亲朋好友又病故了时,他笑了笑说:"不是为病故的老职工,而是为死掉的企业守灵。"虽然话里含着调侃,但其神情并不轻松,多有无奈。企业快要破产,往往留下办公室、劳资部门、财务部门、机动部门、公安部门等"留守队",其余的人则打发回家,让各人自找饭吃。这些被打发回家的职工,年轻一点的有点本事的,可以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年龄大的、无能耐的只好呆在家里等着破产。而这位"留守队员"在为企业"守灵",还算比较幸运的。不管怎么样,总算有点事干--在为企业站好最后一班岗,而且有工资可拿--虽然低了点,但"守灵"这种活儿谁真正愿意干呢?  相似文献   

13.
在变动中开创新契机 "异常",是近10年来最合乎常识的字眼,许多过去大家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不但都发生了,而且出现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非裔美国人当上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国家也会破产--冰岛在2008年10月宣布国家濒临破产;百年金融老店垮台--"雷曼兄弟"在2008年倒闭;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破产--通用汽车于2009年宣布重整;营运60年的空中霸主一蹶不振--日本航空在2010年向法院申请破产.  相似文献   

14.
免责制度是指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于符合法律规定免责条件的诚实的债务人未能依法破产的债务,在法定范围内免除继续清偿的责任的制度.免责制度既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也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文章从破产免责制度的类型与理念、各个国家破产免责的条件及我国免责制度的实施历程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金萍 《企业经济》2002,(5):131-132
我国企业的破产率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是相当低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企业效率都很好,都不用破产.而恰恰相反,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负债率偏高,是个不争的事实.甚至许多企业亏损严重,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在市场上丧失竞争力的也比比皆是.之所以我们没有让其破产,其一是在观念上,我们认为不破产总比破产好,为了维系企业职工的生计,或者,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是能拖则拖,不让其破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我国的破产法与破产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其在真正破产程序操作上非常困难.债权人、股东及其他利益方的关系难以协调平衡处理.针对此,本文将着重介绍一种新的破产程序--AHM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必要性(1)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破产法则是调整优胜劣汰的重要法律机制或手段,目前我国破产法未确立个人破产制度。世界银行2000年对中国破产制度提出29条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新破产法一开始就应覆盖自然人破  相似文献   

17.
浅论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在经济主体内部建立起完善并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日益重要.纵观近年来发生的贪污腐败案件,会计造假案件,甚至如"安然公司、世通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破产案件,无一不与内控制度失效有关,教训惨痛!  相似文献   

18.
预重整制度是一种救助困境企业的新型机制,兼具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规定的破产重整和庭外重组两种机制的优点,同时可以解决破产重整时间成本过高,以及庭外重组中大债权人侵害中小债权人利益、执行力低等问题.本文以*ST德奥重整事件为例,分析其陷入财务困境、选择预重整的原因以及重整的过程及特点,揭示其能够顺利通过预重整制度成功上市的因素,提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脱困中的预重整制度与重整制度有机结合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和2010年,中国航空业发生了一起应该算得上是事件的事件.2009年3月14日,东星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东星航空)被强制停航,15日,该公司总裁、2005年<福布斯>富豪榜排第70位有"湖北省首富"之称的兰世立在珠海机场被警方控制;2010年4月,兰世立占有100%股份的东星航空宣布破产,其最后一批资产在武汉举行第三次拍卖.  相似文献   

20.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观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是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亿、精神氛囤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