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自觉实行领导行为的转变姜殿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基础的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这一重大变革,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我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仅要求政府、企业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而且也要求广大居民打破原有行为模式,努力适应市场经济,革新观念,调整行为,特别是要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居民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储蓄活动,现已成为居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成为居民经济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一、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收入与消费趋势1.居民收入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国民收入分配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总的分配趋势是,政府向企业倾斜,企业向个人倾斜,…  相似文献   

3.
浅论后勤服务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巨功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要求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改革,各项制度的创新、调整和完善,都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厦门大学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朱启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研究》2007,(9):I0006-I0006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进程,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管制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要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规范自身干预经济的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加强社会性管制职能。改变管制方式,实现管制法制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构建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把握四项基本要求: 进一步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对美好生活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适应生产力更加平衡、 更加充分的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要求, 进一步适应疫情冲击后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挑战的要求。 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认识并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优势, 并把这种特殊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一般优长结合起来。 要在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加快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促进高质量发展、 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诸多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控是政府为实现经济宏观平衡,而对各种经济总量的调节与控制;市场经济是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干预经济。宏观调控行为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中的一种特殊行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要适应加入WTO后的要求,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将宏观调控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职工的下岗及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治本的办法是加强劳动管理,规范就业行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措施,破解再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9.
一、会计信恩失真的原因 (一)政府行为不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控制通过市场以间接方式进行,然而目前政府管理企业的错位机制仍然盛行,政府的行为规则还未达到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要求,很多地方政府还是直接管理企业,对企业指手画脚,结果往往使企业领导随着政府转。另外,对国有企业经营都未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而是同政府干部一样采用行政考核的办法,并着重考核上缴税利多少,致使企业经营者为了过关,效益好时将利润打“埋伏”,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的贷款评估云南省资信评估公司总经理稽惠珍,王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领域里~次重大的转折和变革,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即将发生一系列大的变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  相似文献   

11.
赵霞 《时代经贸》2007,(3Z):59-60
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依法行政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同时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高效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2.
魏杰 《经济师》1993,(3):4-8
<正>我国的政府体制是按照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设置的。其特征是政府直接控制企业,并同时也直接控制了居民的经济行为。因此,我国按照计划经济设置的政府体制是从根本上排斥市场的,市场应有的调节作用被政府所取代。经过十余年的改革,我国按照传统计划经济设置的政府体制虽然已发生了变化,但从总体上看,还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因此,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改革政府体制,形成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的政府体制。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我们认为,改革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缩小政府规模,二是调整政府机构,三是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已经难于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事业单位走向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在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中,政府既要负责确立事业单位在内部分配上的主体地位,又要对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改革进行宏观调控。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构造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经济行为,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对国有企业而言,政府既是出资人,...  相似文献   

15.
刘建钢 《经济师》2001,(4):64-65
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最成功的一笔就是选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制的确立虽然尚不足10年,但它却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急切地呼唤着政府行为从内容到方式的转变:①变微观的直接的指导为宏观的间接的指导,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微观经济实体;②变过去单纯的发号施令为现在主要的是提供服务;③变按经验办事为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样,政府领导经济的行为就集中体现在怎样引导市场、怎样提供服务、怎样探索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充当好这一新的角色关键在于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本文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出发,列举了政府在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时应该着重掌握的几条基本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商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公有制商业逐步退出流通领域,非公有制商业形成数量优势。但市场本身存在失灵,在国有商业退出流通领域的同时,市场秩序出现了混乱,这就要求政府对商业进行必要的干预,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转轨期,政府对商业行业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张雅秋 《时代经贸》2008,6(7):145-146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而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威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财务管理机制,也已越来越不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在财务管理上也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深化改革,建立起真正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卢绍武 《发展研究》2002,(10):51-56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WTO规则绝大部分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因而中国入世首先是或主要是中国政府入世,中国公务员入世。根据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WTO规则,我国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程序、行政文化、行政方式等等,必将陆续发生一系列变革。 一、全面转变行政理念 一切正确行动都有赖于正确思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历了整整二十三个年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已经基本形成。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仅仅是“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也还仅仅是“基本形成”。尤其是政府自身管理经济的职能及其行为方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快这方面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20.
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政府行为不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控制通过市场以间接方式进行,而目前政府管理企业的错位机制仍然盛行。另外,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未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而是同政府干部一样采用行政考核的办法,这种掺杂政府行为表现群体活动的会计造假对法制建设的危害最为严重。另外,社会经济环境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不容忽视,例如各级行政部门的乱收费、乱摊派,最终必然落在企业的肩上,致使企业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