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县级经济区域较小,供求关系稳定,地方特色明显,适合投资少、见效快、地域性强的民间投资介入西部地区在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潜力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将为民间资本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民间投资有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城市化,可以扩大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由于民间投资的经历和特点,相对风险较高的高科技行业而言,民间投资对传统的一般性竞争行业更加偏爱,这就更增加了民间资本在这些行业中替代国有经济的可能性从1981年到2001年,我国民间投资从165亿元猛增到14305亿元,增长85.7倍,年平均增长25%。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1980年的18.1%提高到38.4%,增加1倍多。投资方向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的效益。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情况下,市场容量似乎已经饱和。现在,民间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投资方向。从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统计局有关研究结果看,现阶段我国民间投资有七大热门投向:  相似文献   

2.
本依据我国近年来特许连锁经营发展的形势,阐述了特许连锁经营在民间投资和就业发展上的特有功效,提出了利用特许连锁经营促进我国城乡就业的观点,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失业进行分解,利用菲利普斯曲线间接地估算自然失业率,研究表明中国实际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回归模型对财政政策变量与就业变量进行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增长的确引致了政府投资的增加,但政府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率并不是很高即政府投资存在逆就业倾向;虽然中国政府投资支出与就业量增长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但政府支出拉动就业的成本要远高于民间投资拉动就业的成本。因此,必须同时着眼于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此两种不同成因的失业,一方面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另一方面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以降低经济活动成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治理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但增加社会未来的生产能力,而且创造投资机会,增加社会投资需求,促进GDP增长和社会就业增长。本在对重庆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全面描述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对重庆GDP增长的贡献和对就业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政府实施了以财政扩张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发国债促进社会投资的增加。但一些学者认为国债的发行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以国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为出发点,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拉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国债发行不会对民间资本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由于我国国债投资的同时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因而对民间投资具有“挤进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反映劳动力市场均衡就业量与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分别利用全国29个省及东、中、西部各地区省份2002—2008年面板数据对公共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业存在较强的跨期路径依赖性;公路密度增加仅在短期内促进了就业水平的提高;人均普通中学拥有率增加在短期内对就业有挤出作用,但在长期中却存在更大反方向效应;同类公共投资对就业变动的影响显示出一定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就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为此,我国要进一步完善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要注意投资与消费的双向启动;二要调整财政投资的方向与结构;三要有效启动民间投资,增加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创业板经历了十年的磨炼,现在终于跟我们正式见面了,由于我国的创业板肩负着构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拉动民间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创新促就业等重要使命。可以说中国的创业板从一开始就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江西民间投资的现状与促进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民间投资已有较快的增长,在江西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全国和周边省市相比,无论是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还是民间投资的绝对额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江西民间投资的原因较复杂,除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外,从根本上讲主要是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如市场障碍、投资待遇障碍、资金融通障碍、法律障碍、投资环境障碍等。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千方百计促进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为此要努力改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充分利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促进江西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民间投资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现阶段民间投资发展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的因素仍较多。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出发,分别总结了制约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的因素,希望我国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可以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出台相对应的政策,推动我国民间投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讲话,应该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内涵提升的思想精髓。内涵提升的城乡统筹发展,政府或民间力量都难以单独完成,需要政府牵头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支持服务,并引领民间力量和市场体系共同发挥作用,要求我们在政府职能、新社区管理、财政投入、制度建设、组织人事管理等方面都要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为代表的政府存款保险模式和以德国非官方自愿存款为代表的非官方存款保险模式,是世界上两种基本的存款保险制度模式.二者虽然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其运作基本上都是成功的.借鉴美、德存款保险制度成功运行的经验,从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现实出发,应该选择一条渐进式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农业要持续发展 ,必须以健全完善的农业投入保障体系为支撑。但在具体实施中 ,投入往往被削弱。笔者试图提出完善农业投入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 ,以保证农业投入到位 ,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开放的不断推进,区域投融资服务体系作为区域竞争力特别是园区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推崇。如果说高新技术和资本是园区的立区之本,那么,一个功能强大的投融资体系则是一个园区快速发展的"推进器"。区域投融资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加快园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集群的延伸与规模扩展;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使融资渠道畅通和资本积聚;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得到最大化利用,促进园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本文在分析我国园区投融资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新园区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政府在此过程中应提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是我国外资准人的主要手段,从审批制开始实施至今,为我国有效吸引利用外资提供保障,也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是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需要随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完善,笔者通过对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的探讨,分析外资准入发展中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科技投入不足是影响西藏科技进步的基本因素,加强科技进步社会化、多元化投入制度建设是西藏科技进步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从六个方面探讨了西藏科技进步社会化投入的制度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振兴,日本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机构服务、区域支援体系以及完善资本市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改善了风险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风险投资也表现出投资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资金来源多样化、投资方向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早期投资明显增加、进出渠道畅通等新特征,标志着日本风险投资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这些重大变化值得正在建设中的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天使投资参与创业投资之内在逻辑与制度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使投资作为一种非正式创业投资形式,目前在北关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极为流行,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天使投资作为创业投资的始作俑者和雄厚资金来源对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和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立法、财税、信用、退出、风险约束等方面对如何发挥政府作用促使天使投资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关制度供给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优化投资环境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构建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马鞍山市及周边城市的投资环境,可以看到,优化马鞍山投资环境,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和金融服务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落实人才战略,对提升马鞍山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绿色投资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作为绿色投资最重要的主体,其微观的绿色投资决策必须与宏观的循环经济模式相结合。尽管国内外关于绿色投资决策理论和实务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企业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现实决策行为和决策结果往往背离绿色投资的"双赢"原则;二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决策支持信息严重滞后。在循环经济下,企业应建立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多目标环境投资决策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才能推动绿色投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