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偿性贸易融资是对传统贸易融资的深化和发展,是指银行依托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在有效控制授信资金风险的前提下提供的授信。据悉,国外银行总收入中有80%来自于自偿性贸易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资》2011,(6):88-89
自偿性贸易融资业务是银行通过评判授信主体的上下游企业来决定是否提供融资.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注重动产、不动产抵押的做法。它不再片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特征,而是注重结合真实贸易背景下的流程设计对风险控制功能以及对企业违约成本的评估,有效地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系统性风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显而易见的优势——盘活贸易资源、切换授信门槛、保障回款来源,使自偿性贸易融资业务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地区钢贸商家最集中的地方,有5个大型钢材贸易市场,钢材贸易量占全国的70%。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在钢贸行业的贷款近1.9万亿元,而当时全国贷款总额为54万亿元之多。钢贸行业的贷款占各类贷款总额的3.5%。其中,上海钢贸行业向银行贷款融资高达1600亿元。现在各家商业银行在行业授信的不良贷款比比皆是,进而,引起今天我们深入探讨行业授信贷款的风险与对策,以备为以后行业贷款授信控制风险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领地,但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成因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量也在不断扩大,业务品种不断增多,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逐渐累积并显现,这就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遍关注,下面笔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成因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打包贷款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打包贷款是一项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尽管其表面形式是贸易融资业务,但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信用证交易和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的双重风险,它的风险性丝毫不亚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文章从信用证打包贷款的运作程序入手,深入分析了该项融资业务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赵琦 《中国经贸》2013,(16):I0001-I0002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外资银行纷纷聚焦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商业银行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通常为了规避风险,把实力强的国有大中型外贸企业作为主要客户,而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额度只占极小一部分,造成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客户结构比例失衡现象,制约了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现状入手,通过解析当前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探求拓展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局限性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日益加剧,如何有效控制授信风险并实现银企双赢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定义,其次分析了中小企业授信的潜在风险因素和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在金额上居于其所有业务的首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主要收入来源,但同时也承栽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从内部审计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方法进行研究.并举出某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内部审计尺度.最后对授信业务内部审计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陆仓质押融资贷款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是传统仓单质押融资贷款模式的创新。本文主要对海陆仓质押融资贷款的业务模式、特点、优势及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股票质押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一项创新。本文分析了券商股票质押借款给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 ,并指出商业银行防范股票质押贷款风险的关键 :一是要选择质地优良的券商和股票、二是要加强对股票变现风险和上市企业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商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信用销售健康发展的意见》。主要内容是:一、指导思想。鼓励商业银行加强与企业、保险机构之间的合作,发展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降低自身信贷风险,帮助企业解决信用销售中的融资困难。鼓励商业银行针对信用销售特点,创新担保方式,发展动产、仓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发展保理等新型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13.
巫笛 《中国经贸》2012,(12):47-47
当前供应链融资业务已经成为一些国内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但由于操作环节复杂、信息传递量大等因素,该业务存在许多潜在风险。基于该业务的风险特征,其风险控制关键在于制度、流程和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企业集团化运营已然成为实现多元化发展、获取更高的金融授信、抵御行业周期风险的常态化模式。本文以银行对S民营集团企业发生的授信风险案例,通过对民营企业中最有代表性的民营集团企业三高一低(高成长、高资本运作、高投资、低流动性)的授信风险特征剖析,归纳列举了民营集团企业的授信风险的成因以及启示,探讨关于授信风险识别方法及防范对策,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回归业务本源和客户本源,回归风险管理创造价值、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的理念,面对新业态、新产业、新领域、新工具,内部控制要敢于创新,不断丰富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以其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受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但是随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也不断的出现,本文阐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根据住房抵押贷款的自身特性,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主要面临的风险,说明了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微小贷款业务是一种面向微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创新,是解决微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大范围的推广。文章首先对微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进行论述,继而分析商业银行微小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商业银行做好微小贷款业务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微小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综合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即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综合授信的对象一般只能是法人,综合授信的形式是一揽子授信,即贷款业务、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贴现、信用证、保函、承兑汇票等不同形式的授信都要置于该客户的授信额度上限以内,以便集中统一管理和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实行综合授信,对客户来说,既获得了银行的信用支持, 解决了资金困难,又减少了资金占压。对银行来说,则争取和稳定了优质客户,推动了各种信用业务的发展,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并有效地控制了信用风险。同时,实行综合授信, 简化了授信的手续。只要在综合授信额度内,客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向银行提出授信申请,银行可以立即放款,简化了内部审批的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一次签约,多次授信。因此,综合授信已得到银行的普遍采用。但在银行综合授信业务中,也不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集团关联企业的贷款规模在商业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集团关联企业风险也日益增加;由于集团关联企业有不同于单户企业的经营特点,在审核集团关联客户授信、控制集团关联客户风险时,第一个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有效识别集团关联企业;而自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之33号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控制原则,本文结合实践中的集团关联关系提出将这一控制原则引用至集团关联客户的识别、确认;同时提出目前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中面临的其他问题包括如缺乏科学有效的控制集团授信总量以及合理分配成员企业授信额度的方式方法等,建议集团授信应适当采用自上而下的核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但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必然存在,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要严格控制信贷风险,除了要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贷政策、评介体系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外,还要创新贷款方式和担保种类,努力提高信贷业务市场占有率和信贷收益率,实现信贷业务规模经营,实现风险与收益配比。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允许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这标志着银行贷款将正式介入股权投资领域。同时.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允许商业银行在依法合规、审慎经营、风险可控、可持续经营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并且在构建并购贷款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满足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本文通过对《指引》的解读、国际并购贷款发展的分析.为商业银行发展并购贷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