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划分银行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的必要性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混合在一起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利于推进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首先,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但在其政策性贷款和经营性贷款混在一起时,有相当一部分贷款的决策权不在专业银行,使专业银行无法实现其最具有企业化特征的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2.
<正>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管理是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改革方向是让银行真正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资金平衡的经营型金融企业。当前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步履艰难,进退维谷,其原因何在?本文拟就其制约因素及可行性出路方面做些探讨。 一、中国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 1.根深蒂固的观念障碍。人们普遍存在银行作为国家机关地位高于企业的观念,并进一步夸大银行与企业的差别,认为银行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从而得出银行  相似文献   

3.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是摆在广大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把银行办成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实体.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因此,笔者认为,特区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1985年开始,我国对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几年来,专业银行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控制、自求发展的企业化方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各级专业银行的经营意识和利润观念普遍增强,机关化倾向有所改变,但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对银行认识的不统一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履维艰,障碍很多,甚至有的已经迈出的步子又退了回来。这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极不适应的。如何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伐,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改革需要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体制改革在摸索中前进。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分设,为加强金融宏观控制,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各家银行还下放了部分干部管理权限,普遍实行了奖金制度。在信贷资金管理体  相似文献   

6.
<正> 在现阶段银行要适应企业的新机制,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转换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一、银行必须实行企业化经营,改变信贷资金供应上的“倒逼机制”。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之走向市场。作为经营货币的银行,已不能只管“输血”发救济了。企业要转换机制.就必须打破“大锅饭”,不能再躺在国家银行身上要供应,同时专业银行也只有打破中央银行的“大锅饭”,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才能改变信贷资金供应上的“倒逼机制”,封住企业吃银行“大锅饭”的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7.
专业银行要转化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笔者认为需要内外各方面的努力配合,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一、加大改革内部经营机制力度,适应商业银行的运行规律首先,要转变银行内部的经营现状,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把追求最大的利润作为首要目标。过去只是把银行作为管理资金的部门,实现企业化管理,但只是在资金财务上实行了分级核算而已,并没有把经营风险与自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其次,要改革专业银行的内部机制实现商业银行后必须有一套能适应商业银行的机制,这个  相似文献   

8.
<正> 银行企业化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逐渐走上市场,银行相应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实现企业化经营已势在必行。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抛砖引玉。一、目前银行企业化改革的难点难点之一,银行缺乏经营自主权。银行企业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就是要使银行作为真正独立的享有经营自主权的企业法人走上市场。但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银行(特别是国家专业银行)并不是真正企业化经营实体,而是行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混合体,银行经营行为受各级政府的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银行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是改革不配套的问题也微突出。主要是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人民银行,宏观调控不灵,而专业银行不按企业经营。我认为,当前银行体制改革的焦点是,“软硬不合”。解决“软硬不合”问题,无疑应先从专业银行经营方式太硬入手,搞好企业化经营为宜。关于金融企业如何搞企业化经营,就是要不要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下边就其焦点与对策,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及启示施建祥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经营,又是商业银行的运行特征。但商业银行毕竟不同于一般企业,它是经营特殊...  相似文献   

11.
建立多机制储蓄结构促进储蓄事业发展向准当前,金融改革的主题是实现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独立地走向市场。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存款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  相似文献   

12.
赵效民 《新金融》1994,(10):4-6
将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是我国九十年代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作者认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本质属性的一种转化,它意味着专业银行从半机关性质脱离出来成为真正独立的企业法人;其次,这个转化也是经营机制的转换,从吃“大锅饭”的供给制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转换;与此同时,它还涉及到经营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改变经营范围,调整机构设置等内容。文章最后认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其本身是对外部环境的一次良性转化。  相似文献   

13.
一、学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高对企业借款财务分析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搞投资,建设项目要进行成本核算,借款也要有负债意识,不能把银行的贷款视同财政拨款。另一方面,随着全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专业银行将逐步商业化,以前那种政企不分、经营没有自主权,经营目标模糊不清、无风险意识的状况必须改变。改革后的商业银行将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独立承担经营风险。因此银行信贷员在贷款业务中,一方面要认真学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努力提高企业借款财务分析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深入钻研业务。  相似文献   

14.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是金融改革的大势所趋。作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标,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经营原则的商业银行,必须十分重视信贷资金的回归性和增殖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家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据1992年有关资料表明,银行帐面所体现的逾期、呆滞贷款占总贷款额的20%以上。换言之,全国银行19400亿元贷款中约有4000亿元的呆滞金。加强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是各家银行提高信贷资金效益不容忽视的方面和环节。  相似文献   

15.
研究和探讨专业银行企业化问题,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金融体制改革要适应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把各专业银行真正按企业对待,实行企业化经营。我们认为,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是一种客观的必然。一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银行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特殊企业。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然承认是商品经济,就要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专业银行企  相似文献   

16.
强化信贷目标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陈为群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专业银行正逐渐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业化银行过渡。建设银行南安市支行为了向商业化银行顺利过渡,不断加强贷款工作的基础建设,强化内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专业银行企业化是当前金融改革的一个中心课题。如何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我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进一步明确专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及时卸掉身上的宏观控制职能。自1983年我国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专业银行为主体的新的银行体制以来,我们在法律上确立了专业银行企业化经济的地位,专业银行作为经济实体,也在向企业化经营的方  相似文献   

18.
许健 《金融研究》1988,(8):9-12
(一) 银行企业化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制约着宏观金融间接调控机制和市场约束机制的形成。深究银行企业化难以深化下去的根本原因是: 其一,财政对各专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窒息了各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活力。目前,各银行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仍然是财政视银行为行政预算单位,银行收入多即上缴多,收入少即上缴少,财政可以任意主观地提高向银行征收利润的比例,利润抽上去,然后按人头返回作为各银行的经费。在这种典型的行政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下各个银行人均留利都一样,分配上吃"大锅饭",经营成果与自身利益不挂钩,银行必然缺乏自我积累、自我改造的能力,也无法形成银行微观机制的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19.
陆波 《新金融》1995,(11):15-17
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银行体制改革,即原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和新建银行的商业化经营机制建设。建立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思想;二是改变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和管理银行,使其能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一点,在于能够准确、全面地认识商业银行的本质。在建设我国商业银行机制过程中,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具体运作上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利润的最大化与利润的最优化问题 在探讨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时,提出最多的就是利润问题。很多人认为一旦按商业银行经营的要求来确定银行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战略,就应该将利润最大化作为首要的目标,并认为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无一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此指导思想下,就出现了银行为片面追求更大的利润,而忽视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情况。具体表现在:(1)某些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的结构确定上,因过多地强调某一两种收益较高但风险较大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品种,而忽略了资产的流动性与风险的分散化,使其形成了潜在的风险。诸如将银行的短期资金的很大一块投进流动性很差且投资回收时间较?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产权问题武夜,淑敏,超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改革现行的产权制度,即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解决产权问题,专业银行无法作为主体走向市场,参与行业竞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