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支持、掏空与家族控制的金字塔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琳 《财经论丛》2007,(1):97-102
单纯的掏空行为无法解释家族控制的金字塔结构的持续存在,除非社会投资者都是“短视”的或者缺乏足够信息。如果社会投资者是理性的,只有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同时发生,并且在法律对社会投资者保护薄弱以及金字塔结构比水平结构更好地实施掏空行为的条件下,金字塔结构才可能长期存在。金字塔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中性的股权控制方式,既可能侵害外部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其权益。  相似文献   

2.
张春靓钰 《商》2015,(3):26
在公司治理领域,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在Berle&Means提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散的观点之后,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而我国对该问题的认识起步较晚。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现金股利政策,选取我国金字塔持股结构最为典型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和家族上市企业,探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对不同产权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家族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普遍低于国有控股企业,这主要是受它们各自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度以及金字塔持股层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沪深两市A股2010-2012年连续3年共3059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主要考虑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性效应的前提下,终极控制人偏爱增加负债来防止其股权受到稀释甚至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比起长期债务,终极控制人更多的选择支配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来谋取控制权私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最终所有权结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中间层持股中介基本都是股权较为封闭的非上市公司,最终控制者的家族和泛家族成员对其持股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和模糊性,使得控制性家族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较低但容易被实证研究高估。剖析中国家族PH结构的特征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前提假设,同时也可供政策制定者和监管当局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07年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终极产权的视角剖析了终极控制人及其控制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产权性质及其对应的控制权结构是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终极控制人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比例,对股利支付的可能性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疆德隆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从金字塔结构、大股东掏空行为、关联交易、利益转移以及委托代理问题等方面进行有效分析。为了完善我国公司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3-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实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呈U型关系.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资金占用等原因,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降低;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于临界值时,控股股东为了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要求上市公司持有更多现金.这说明不同质押比例水平下控股股东出于不同目的对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财务政策,从而对现金持有水平产生非线性影响.上述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本文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呈U型的关系只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是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掏空”所致的,增加的现金持有是来自公司资本性支出的降低和现金分红的减少,持有更多的现金能显著降低股价触及平仓线的可能性,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干预损害了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2005-2007年间发生控制权转让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控制层级与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正相关,法律保护水平与超控制权收益负相关。研究表明最终控制人的控制链条越长,其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而较好的法律保护水平能够抑制其超控制权收益的水平。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采取政策措施推进控股股东缩短控制链条,发展核心能力,既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的超控制权收益,也有利于促进其获取合理收益;同时应进一步落实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改善执法效率。研究还显示对最终控制人较高的股权制衡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其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10.
以2002—2004年963个民营金字塔控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比例、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以及法律对投资者保护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相当严重;所有权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公司价值,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则降低了公司价值。法律对于投资者的保护是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借鉴Driffield等(2007)的研究方法,运用终极产权论追踪上市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分析我国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下的控股股东和终极所有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负相关,与现金流权正相关,与超控制权负相关;另外,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是否委派管理层负相关,与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合一负相关。同时,按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大小分组检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2004年底在深市和沪市上市交易的238家民营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层层追溯控制链辨认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股东,考察了最终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及其偏离的程度,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最终控制股东控制权的集中程度较高,并且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存在着偏离。最终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大股东的支持行为对上市公司以会计指标表示的经营业绩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以市场指标表示的经营业绩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大股东占款程度与上市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1999-2011年我国31个省(或直辖市)为样本,分析法律环境是否对非寿险和寿险发展产生影响,并探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影响是否存在以及影响结果如何。研究发现:一方面,在控制一些影响因素后,法律环境对非寿险业和寿险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法律环境对非寿险业发展的影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L”型关系,而寿险业则呈现出“U”型关系,证实法律环境会影响区域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投资者法律保护与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低,控股股东越有动机以较少的现金流投入来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以便于通过财富放大效应进行掏空和寻租来谋取控制权私利;但是,当企业由国有企业控制而非民营企业控制时,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所有权分离度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敏感度降低,原因在于,在当前转轨经济阶段,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公有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替代性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实证检验了法制环境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程度越高,实际资本结构偏离最优资本结构的幅度越大,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制环境越好,实际资本结构偏离最优资本结构的幅度越小,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法制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的缓解两权分离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负面影响;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基于公司产权性质的分析发现,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受法制环境和两权分离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法律环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玉洁 《中国市场》2008,(10):14-15
我国物流业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流法律环境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成为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现代物流需要国家制定、实施、完善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等法律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业现状,尤其是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changes in business risk help predict the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s of Nigerian listed companies. The findings support a U-shaped function with leverage ratio decreasing with earnings volatility, but only up to a cut-off point of 32% per annum.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gency cost models, which predict an escalation in the conflic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firm managers beyond a certain level of volatility with a subsequent increase in the equity risk premium. The expected rise in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gives debt priority and helps avoid potential underinves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