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利用VAR模型对1998—2012年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保障不力,而产业结构调整失衡又进一步阻碍金融的健康发展。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金融支撑产业、产业带动金融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结构、"嵌入式经济"和产业链短的特征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状态,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要在本地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选择支柱产业,不断强化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充分发挥支柱产业的波动及带动效应;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支柱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关系、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的关系,实现西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调整期,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契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因此文章通过分析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度,西部地区与资源大省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相似度,指出当前西部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产业结构调整从表象上看,是各种有形物质资源的流动,使经济布局更合理,结构得以优化,但其深层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及优化配置。本文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合理解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西部劳动力流动的人力资本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西部地区人均GDP ,解决我国东西部贫富差异的条件之一是西部人口向东部地区的流动转移。但西部地区目前相对落后的人力资本素质却为这个流动设置了客观的障碍。本文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这种障碍的存在并提出了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投入与培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相互影响。虽然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在拉大,但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较快,因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在缩小。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1996—1998、1998—2002、2002—2008、2008—2009年四个时段就业构成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差异,发现劳动力的结构变动度在加快;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结构效应虽然不如产业内部增长效应大,但仍然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结构红利"特征。  相似文献   

7.
山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志博 《山东经济》2009,25(4):148-153
山东西部在山东省属欠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其加快发展的关键。本文全面分析了山东西部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根据山东西部实际,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参考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国内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山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应当采取“以‘一体两翼’为支点的全方位高度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工荒问题的制度性原因探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缩小.与此同时,农村耕地的减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的省内转移和跨地区流动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户籍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却成为制约人力资源移转的"瓶颈",对宏观经济的良性、稳健发展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文章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户籍制度与人力资源流动的冲突与矛盾,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1—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能够起到推动作用,而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来改善生态环境的中介作用并未显现。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果则不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渠道;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迈过门槛值后,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更大。为此,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应着力提升社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西部地区科研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使绿色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0.
纪尽善 《中国西部》2010,(10):14-15
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关键问题。这是由于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关键性因素就是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魏下海 《科技和产业》2007,7(3):16-17,47
简述人力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人力资本在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的现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贾磊 《科技和产业》2011,11(11):151-154
人力资本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根本驱动力。本文研究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并对福建省经济总体情况、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和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人力资本结构、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环境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这有利于加快转变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永涛 《特区经济》2011,(7):197-198
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目前,对西部地区来说,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对接中增强本地产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快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民众收入,改善了人们生活,促进了人的素质提高,推动了人的发展。但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妨碍了劳动生产率提高,阻碍了经济发展中人的素质提高。应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进而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博  仲建峰  黄腾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42-44
文章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现状,运用Moore结构变化值分析方法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如春 《特区经济》2006,211(8):197-198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在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的契合点,休闲产业是工业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升级的普遍选择,凭借其极强的渗透性和综合性,不断模糊产业界限。基于此,根据我国201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休闲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来源于三个产业的正向推动,第三产业推动能力最强;东部地区结果与全样本结果相似,但地区经济发展并不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地方财政与文化资源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影响区域休闲产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车明霞 《特区经济》2008,(6):271-272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长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对象,较系统地概括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组织优势、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通过对长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和长虹电子信息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