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燕 《江苏经济》2001,(12):29-30
我国开发区设立至今,无论在引进外资还是在开发高新技术方面,都走在了前面,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的开发区建设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但比照上海、大连等地仍有差距,比照WTO的运行规则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入世新形势下,开发区要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更大的带动作用,必须加快体制创新,率先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江苏的经济发展应该比全国更快一些,江苏各地开发区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     
‘高精尖’汇聚江苏开发区上半年总投资255亿元据江苏省政府开放办徐建民处长介绍,到目前为止,江苏省的80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吸引了130家国际跨国公司和财团加盟,今年上半年总投资达255.8亿元。进入江苏开发区的跨国公司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索尼、菲利浦、富士通等一大批国际著名大公司。开发区在成为江苏经济高增长区的同时,外商的资金投向也更具有选择性,投资项目均为科技含量较高的“高精尖”产业。今年以来的新批项目,主要集中在投资环境好的开发区。上半年新批合同外资超过1亿美元的5家开发区是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开发区、苏州新区、无锡新区、江阴开发区,这5家开发区的新批合同外资额占全省的45.78%。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信息观看两种改革模式及其成本杨天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渐进式改革模式和激进式改革模式。两种模式自提出之后,理论界便存在着孰优孰劣的争论。尽管改革的实践及经济绩效已经表明,渐进式改革较激进式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所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对于改革成功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肯定。但任何一种改革方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正是由其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一、渐进方式具有内生性的两大缺陷。缺陷一:渐进方式引起改革的...  相似文献   

5.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搏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搏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沦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行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演进为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开发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开发区内产业、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本文从产业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两类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特征,认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但整体上技术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外资占据重要地位,自主创新机制弱,产业的持续国际竞争力不强。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对劳动关系的规制不可能回避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劳工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损害了国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的能力。正是在对国家自主性的寻求中,中央政府批准了一系列国际劳工公约,并借鉴了国际劳工标准来推动国内劳动立法。但作为渐进式改革的结果,中国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导入仍受到国内制度结构的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两类开发区:比较研究(连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接第7期,第22页)三、两类开发区的异点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近20年来中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生机勃勃的两支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虽然都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但是它们毕竟属于开发区的两种不同形态,在总体目标、区位依托、主体结构、整体功能、宏观政策、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一)目标、依托1.总体目标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是为了顺应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潮流、适应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创办的。在这种历史背景和原始动机的导引下,国家…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论述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及相关的新制度经济学范畴,文章构建了激进式和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根据,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改革方式及中国的改革方式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区》2008,(3):1-1
江苏无锡新区现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空港产业园区、太湖国际科技园区等若干专业园区,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8人。  相似文献   

11.
一、渐进式改革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为妥善处理改革收益与改革成本的关系,使改革能够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支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选择激进式改革,而是选择渐进式改革。这两种改革模式的重要区别之一,表现在渐进式改革是在旧体制改革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首先在其周围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体制或新的经济成份,并以此推动旧的经济体制改革乃至为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 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开发区载体开发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开展,在开发区的发展初期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开发区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由重点突破阶段转入全面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正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应继续在开发区实行适当的特殊政策,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现行政策作出必要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开发区的发展及其增长极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的开发区正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其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内来看,我国  相似文献   

13.
刘晏平 《中国经贸》2012,(10):106-108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各地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在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新形势下,集约发展成为各开发区发展的共同要求。研究开发区集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山东省乃至全国开发区的集约发展水平,实现开发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表面上是如何提高国企经营效率的问题,实质是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始终围绕着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逻辑而展开。从理论上看,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变革方式,因此国企渐进式改革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经济社会问题和隐患,并加大了后期改革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各类开发区正逐步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开发区进行区域功能定位,区域功能也就是该开发区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绩斐然王志海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辟建到现在的27个月里,按照国家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针,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以顶目为重点,加快发展,使开发区有了一定规模开发区全业初步形成气候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17.
激进式和渐进式改革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转型初期俄罗斯经济的大规模滑坡,使得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一度招致广泛的批评;然而随着近期俄罗斯经济的逐步走强,支持激进式制度变迁的人又重新活跃起来。与此同时,渐进式改革的代表一中国,一方面经济依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贫富差距的增大,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农村问题的凸现,在近期引发了对改革的大讨论。本文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的利弊,总结了各个专家对于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的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1994年8月2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开发区充分利用国际范围的有利机遇和首都优势,积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了稳步健康的发展。一、开发区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最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京津塘高速公路起点,呓市区三环路仅7公里,位于城市规划五环路外侧;北抵国际空港一首都机场,南抵国际海港一天津海港,是全国各开发区、科技园区中距母城最近…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1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管理和机构改革试点在全国开发区率先实施到位。改革确定了39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归开发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为开发区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开发区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江苏泰州市为实证,探索了区域发展新路。该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定空间功能分区的四大原则,然后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推进了工业园区化、环境生态化、居民城镇化,开辟了集约、高效、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