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梦荣 《经济师》2006,(3):66-67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特征是由现阶段中国国情和金融市场发展特点所决定的。文章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票据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进行理论分析,从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出发,揭示票据市场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出发,进一步说明票据市场是如何降低了融资费用,因而成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融资形式。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下,票据市场制度安排和变迁过程,就是票据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存在制度供给滞后于制度需求的非均衡状态下,票据市场发展也即票据制度变迁的方向,应是建立以票据无因性理论为基础的票据制度体系,通过有序发展融资性票据来推动票据市场发展。这一结论包含以下内涵:一是票据种类日益齐全。不仅包括现在的银行承兑汇票,还包  相似文献   

3.
张梦荣 《经济师》2006,(2):263-264
文章从概括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五个阶段入手,提出票据市场的定位与规范发展问题,并对票据市场的功能绩效进行分析,最后就票据市场风险管理与监管制度安排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4.
姚延中 《经济师》2014,(2):163-164,166
票据经纪人职业能否被社会认可,成为社会职业的一种,首先要冲破金融监管关。"票据经纪人职业"或者说"票据经纪人现象"在我国不断扩大的票据市场上是大量存在的,他们没有明显的犯罪迹象,现行的法规、制度并不能杜绝这种行为的存在。在票据市场"票据经纪人职业"或者"票据经纪人现象"已经成为确实存在的一种职业。文章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以及票据经纪人的作用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我国票据经纪人制度推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苑改霞 《经济师》2002,(3):81-82
金融制度影响一国经济及金融的发展和金融绩效。而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是随市场环境、金融竞争、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变化而变迁。但制度变迁过程中又体现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 ,制度变迁也显示出其趋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票据市场制度缺陷的根本在于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票据市场制度的产权艰难变迁其实也是中国金融体制变迁的缩影。1·结构性缺陷。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拨改贷使得银行资金财政化,银行资金成为社会资金供给的主渠道,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占比很小。商业票据只是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开始允许使用,并不普遍,没有形成流通使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型融资结构,证券市场尤其是票据市场的发展,多元化融资结构初步形成,银行间接融资比重逐步下降,证券市场融资快速兴起·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极…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问题上,理论界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含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特征、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展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变迁的结果,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然而,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机制、制度变迁的过程等问题,研究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安排由传统保险人自行理赔制度 (非中介理赔方式 )向保险公估制度 (中介理赔方式 )转化的制度变迁已长达 12年 ,但既未取得预期的经济绩效 ,又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 ,而是陷入了非绩效的理赔制度的“闭锁状态”。为此 ,本文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有关制度变迁理论文献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经济学角度提供了合乎逻辑的理论解释。长期、动态地看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变迁退出“锁定”状态的演进过程和趋势 ,应是社会成员和政府组织基于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 ,通过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平等、动态的市场博弈而自发型构的制度市场演进。  相似文献   

9.
杨丽青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4):36-42,52
本文指出,现有市场主导型(需求诱致性)和政府主导型(供给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存在许多的问题.它没有对为什么有些制度变迁是成功的而有些却是以失败告终的给出解释,也没有理清两种制度变迁模式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本文以义乌小商品市场制度变迁案例的研究为线索,试图弥补这些缺陷,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单纯的市场主导型制度变迁或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都可能以失败告终,因为单一的制度变迁引导机制无法很好克服制度变迁机制中所面临的"制度构建失灵"问题--市场力量无法提供制度变迁中所必需的公共品,政府力量无法很好解决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共融与信息冲突的问题;(2)成功的制度变迁需要通过结合诱致力量和强制力量来解决公共品提供不足以及利益冲突等问题,因此,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以及共融利益关系的形成是制度变迁成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实践,系统地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需求进行了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制度变迁方式、制度环境变迁和制度安排变迁在内的较为系统的制度变迁方案。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在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进以建立做空机制、大宗交易制度和混合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安排变迁。  相似文献   

11.
张令骞 《经济论坛》2008,(7):96-100
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纵观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每个阶段,无不折射出政府强制性制度供给,政策性银行改革更是政府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典型.由于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崇尚市场,追求商业利润,忽视了合作性和政策性,因而导致农村金融向商业性方向发展,使农村金融弱化、退化、边缘化的同时,进一步成就、加深、凸显了"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2.
首先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城市政府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需求,包括制度环境的变迁、行动团体的缺失、城市政府的领导者对可再生能源预期收益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等制度需求。然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层面详细地探讨了城市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上的政策。在制度需求层面,政府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促进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技术、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制度变迁;在制度供给层面,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地实施制度供给,解决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度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票据市场现状透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胡乃红 《财经研究》2002,28(6):33-39
票据市场作为融通短期资金场所,在一国金融市场中处于基础市场的地位,发挥着其他金融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但是,随着金融机构对票源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影响票据业务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如何规范发展票据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试图在全面系统地分析2001年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票据市场的规范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5,(10)
文章梳理了2004年至今影响抽水蓄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对近年来抽水蓄能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从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市场主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制度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抽水蓄能制度变迁是市场内生需求的一种回应,是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制度变迁将通过引入资本,促进竞争的方式带动行业的发展,保障电网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行票据制度下,银行承兑汇票要求具备真实的交易背景,其具备贷款和资金交易的双重属性,是资本市场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票据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银企双赢和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银行有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我国投资银行制度的变迁同样也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具体表现为政府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渐进性变迁以及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滞后性变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可以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经营制度、融资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金融市场是一种制度形式。而国债市场的发展同样也是市场制度引入及创新的过程。本文认为,我国国债市场处于制度供求失衡的状态,只有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制度创新才能弥补制度供给不足,从而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证券市场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分为引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证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即国家或政府主导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本文使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进行了考察,并对其现状、影响进行综合评述,最后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证券市场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专业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业市场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创新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新的流通组织形式。本文从制度变迁的三个经典理论模型出发,探寻专业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求解。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制度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关于制度关联和制度互补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也对我们分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必须遵循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生成机制;(2)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是关键;(3)找准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从最关键性制度入手,实现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转换。目前,我国已经到了城乡制度变迁的“临界点”,在这一临界点进行制度变迁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为此,应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同时对城乡分割的投融资体制、劳动就业制度、财税体制、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和农地制度进行配套改革,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的制度系统便会逐渐建立起来,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失衡的状况将会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