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吉林省集安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初具规模。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监测面积达到53万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97个。国家标准委、农业部和省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3个。绿色食品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都先后创建成国家级花木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园艺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江苏省级罗氏沼虾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江苏省级扬州酱用蔬菜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江都农业加快走上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及现代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工作部署,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和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带动,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到目前为止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产地认定887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00个,生产单位286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10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2912万亩;有机食品企业120家,产品123个。“三品”认证数量总体上位居全国前列。“十五”期间全区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行了农业地方标准179项,创建部级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绿色食品示范基地5个,有机食品示范基地1个.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绿色食品"的概念。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农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农业产品即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就是绿色农业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金湖县距南京、淮安、扬州均100公里左右,处于"南京一小时经济圈"内,交通更为便捷.金湖是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2003年全县70万亩耕地一次性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已建成有机食品基地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0万亩.  相似文献   

6.
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绿色食品系列开发科技示范区.在吉林农业大学专家的技术扶持下,实现了绿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市场农业及效益农业的协渊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增绿"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业农村发展要"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自然绿色。二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公害、绿色食品需求增加的农产品绿色。而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呈现加重趋势,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过剩,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供应不足,消费者特别是迅速形成的高端消费人群对农产品质量缺乏信心,导致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增  相似文献   

8.
关于“十一五”期间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会议。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对于我们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黑龙江垦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业示范区,实现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涉及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和标准主要有3 类。 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 家或农业行业无公害 相关标准,并经产地 或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检验合格,经有关部 门认证并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 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 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对生产环境质量、生产原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业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它不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绿色食品工业的基础产业。河南省息县提出了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为该县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保障优质食材供应,是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基础。该县是"全国产粮大县"、"河南省产油大县"和"果蔬之乡",而且工业少、环境好,绿色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是其中还存在着规模不大、品种不多、水平不高等问题。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做大做强绿色农业,是该县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必由之路。研究应用区域农业发展分析方法和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结合该县农业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对该县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加强研发、建立基地、树立品牌、推进土地流转、培养人才、开放发展、加强物流配送、出台扶持政策"等10条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夯实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基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阐述了林区绿色食品的内涵特征,构建了林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组织架构,分析了国有林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前景。在充分明确黑龙江国有林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国有林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制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建立东北协同发展联盟,制定品牌提升战略,共同发展国有林区绿色食品产业;构建市场体系,完善林区绿色食品营销网路市场;加快产业集群,扩大林区绿色食品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12.
In Italy, national parks allow the use of their brand logo and name on the labels of food products produced by firms located within the national parks. However, no empirical research has yet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national park brands on consumer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Hence, this empirical study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nsumer trust in food quality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pay premium prices for the national park brands. Results from a survey involving a sample of 227 Italian consumers suggest that women and younger consumers trust more and are more willing to pay for national park brands. The origin of food products associated with national parks, naturalness of foods, food quality certifications and branding,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packaged foods originate influence consumer confidence and buying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food marketers and policymak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绿色食品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突现的分析,总结1990—2020年国内外绿色食品研究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①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内外的绿色食品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中国机构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主,国外机构以丹麦的奥胡斯大学、哥本哈根大学以及德国的卡塞尔大学为主。②在研究热点方面,中国研究集中在绿色食品的营销方式以及土壤对绿色食品的影响研究等,而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绿色食品的食品安全、营养品质及相应消费者行为等。③在研究前沿方面,中国是研究土壤环境(主要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对绿色食品的影响,国外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品牌承诺对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影响,以及年轻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购买意愿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创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具有一定总量规模、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不断扩大、综合效益日益明显的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建立了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质量保障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扩大基地规模,严格产品认证,加强质量安全预警和监管,进一步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以此引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保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非粮化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研究非粮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有利于正确认识非粮化,也为制定差异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在运用SBM-GML模型测算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非粮化与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1)样本期内所考察地区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破“1”增长,且相较于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以及全国平均值而言,粮食主销区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为显著。(2)非粮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确存在以种粮利润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7.638,且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跨过门槛值之后将显著大幅提升。(3)分区域来看,各区域非粮化与种粮利润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动趋势,与其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采取差异化的非粮化控制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门槛地区可建立非粮化预警机制,而高门槛地区则应采取严格控制措施,但都须将种粮利润协同保护作为重要工具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我国绿色食品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对绿色食品领域研究和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建议。[方法]以2008—2017年CNKI数据库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利用SPSS、SATI、ENDNOTE、UCINET、NETWORK等软件,通过因子与多维尺度分析,总体把握绿色食品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结合社会网络的可视化和点度、中间和接近中心度,对研究热点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度量。[结果](1)绿色食品领域研究主要围绕以生产标准、生产基地、生产模式为核心的“绿色生产”,以认证主体和认证形式为核心的“绿色认证”,以安全要素和安全食品为核心的“绿色安全”,以技术范畴和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绿色技术”这四大研究领域展开。(2)“绿色生产”研究中,黑龙江省作为绿色食品的标杆省份,为其他省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经验指导和品牌标准;“绿色认证”研究中,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相关认知辨析能力及绿色消费的行为意识仍有待提高;“绿色安全”研究中,推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准则;“绿色技术”研究中,绿色食品的发展需要依靠生产技术,完善生产技术规程、提高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促进绿色食品长久发展的主要途径。(3)“绿色生产”中对绿色农业、绿色食品企业及产业化的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应用是研究的热点与整个绿色食品领域研究网络的重要介质;“绿色技术”中的技术范畴是研究的边缘领域,技术应用如技术规程、产业集聚等与绿色生产核心领域的相互融合交叉研究是今后关注的重点。[结论]推动绿色食品领域研究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加大绿色食品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集聚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其核心要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楠溪江面临着"守着金饭碗却没饭吃"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便成了重点和难点。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旨在提高楠溪江的发展效益和质量,以期能为其走出"两山"困境、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粮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打造供应链,三链协同发展对于粮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三链之中的核心是提升粮食价值链."微笑曲线"中提升价值链的关键之一就是技术,而绿色储粮是粮食技术方面的一个关键点.文章以"微笑曲线"和"绿色储粮"为理论基础,论述了绿色储粮技术对提升粮食产业价值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程度,从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中分别选取6个指标,构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关联模型,定量评判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关联耦合度。[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2006~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两个系统中12个不同的指标,研究两系统间的耦合关系。[结果]2016年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联程度均较高,其中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联度最高,而人均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平均关联度最低;2006~2016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系统的6个指标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关联度均较高,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各项指标总体趋势起伏不大,呈稳步上升趋势;2006~2016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呈"小波浪"形趋势变化,整体的耦合度较高。[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为高度协调类型中的中级协调发展类。  相似文献   

20.
绿色食品产业是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从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绿色金融支撑等方面分析国外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前四川秦巴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困难和挑战,探讨如何在四川秦巴山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