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诉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已得到世界各国宪法的确认和肯定。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已成为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衡量一国法治程度的标尺。俄罗斯作为较早研究民事诉权的国家,对民事诉权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因此,深入研究俄罗斯民事诉权的保障,将对我国研究民事诉权保障方面产生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俊梅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3,(9):230-231,236
美国民事没收诉讼中权利请求人的诉讼资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法定诉讼资格(statutory standing),一种是宪法第3条规定的诉讼资格(Article Ⅲ standing)。法定诉讼资格是关于权利请求人在对民事没收诉讼提出异议时必须满足的某些程序方面的法定要求。重点论述美国宪法第3条规定的诉讼资格,即在民事没收诉讼中能够表明自己对被诉财产享有某种权益的权利请求人,包括对被诉财产享有占有权权益的权利请求人和对被诉财产享有所有权权益的权利请求人。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诉讼诉权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权利,诉权是环境权的救济权权能。诉权的社会化是环境诉讼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诉权的扩大化,以保护兼具有公共性私益和个体性公益特点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4.
黄保勇 《经济师》2004,(3):71-72
按照大陆法系的司法体制 ,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的前提是当事人必须证明其依法应享有实体法上的权利 ,并且提出诉因。证券投资者对于不法行为导致的投资损失应有权请求民事赔偿 ,但要明确投资者享有的具体权利及请求民事赔偿的法律基础。依据我国的证券法 ,应该明确投资者享有知晓权、公平竞争权和交易自由权及侵犯这三大权利而产生的投资者请求民事赔偿所依据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21,(1)
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主体资格得以明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公益诉讼适用情况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推动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但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未对等对民事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的基本程序、保障措施、配套工作机制进行明确规定,影响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文章建议从基本程序、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进行立法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由于单个受害者的经济实力以及诉讼能力远不及污染企业,为了弥补受害者个体诉讼能力的不足,我国可以参照西方国家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赋予环境公益组织有限的诉权,给予他们适格原告的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充分保护广大民众的环境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李静 《现代财经》2008,28(2):71-75
狭义的平等就业权是指公民不受歧视地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平等就业权从本质上说属于私权利,因而应该具有权利救济程序.<就业促进法>实现了平等就业权由虚置的宪法权利向具体权利的转变.但<劳动法>以及现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制度与该原则不匹配,形成对该救济权的限制.因此应该通过扩大劳动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同时改革我国传统诉权理论,确立利益主义诉权原则,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以实现对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8.
我国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必然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但对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前置程序问题、诉的处分权、费用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量刑建议制度是其它法治国家采用的一项司法制度,量刑建议制度的核心是量刑建议权,量刑建议权从本质属性上看属于公诉权,量刑建议制度的采用有利于节约了司法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司法公正。一、量刑建议的制度背景目前,法官在量刑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量刑失当现象时有发生。检察机关针对这一情况进行量刑建议的极积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量刑建议权从本质属性上看属于公诉权,而公诉权又直接来自刑罚权,刑罚权是国家对犯罪人适用刑罚,藉以惩罚犯罪的权力,具体说来,刑罚权包括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和…  相似文献   

10.
一、民事诉讼管辖异议权的主体 管辖异议权的主体即异议权人,是指享有向收受诉讼案件的法院主张该法院对于本案没有管辖权这一诉讼权利的争议主体。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管辖异议权的主体范围并未作出完全一致的明文界定等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对谁有权提出管辖异议理解不一,理论界对管辖异议权主体的范围也存争议。  相似文献   

11.
井军 《经济师》2007,(10):74-75
关于检察权的定性,学界有不少观点,从历史渊源考查,设立检察机关的目的就是代表国家行使追诉权。因此检察权具有双重性质,是一种兼带有司法权性质的行政权。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公诉权,我们应当依其性质,合理配置我国的检察权。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公益诉讼赔偿金归谁所有?《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只规定,符合公益诉讼法定条件的原告,享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原告是否可以请求金钱损害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当一项环境行为既损害环境公益又损害环境私益时,环境私益的受害者可以通过提起环境私益侵权救济之诉,要求得到赔偿或是补偿。那么,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赔偿问题怎么办呢?目  相似文献   

13.
从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东权保护角度,探讨当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中侵犯股东权的现状、原因,进而从立法的角度,构建保护股东权的派生诉讼制度、别除权制度、中小股东的解散请求制度等,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权利保障价值的提升,诉权完成了宪法化现代转型,并成为"第一制度性权利".我们的法治逻辑也因此得到修正.但是,在保障诉权的路途上,出现了一个"幽暗的事实":滥用诉权.滥用诉权损害当事人利益,违背了诉讼正义和诉讼效率的司法目标.如何在诉权保障与滥用诉权的博弈之间寻求平衡机制,并最终增进司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必须深刻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释明权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基本制度,属于法院诉讼指挥权的范畴.在释明权的性质问题上,"权利叉务说"为大多数人所认可,而各国立法对释明权的规定也不尽相同.释明权制度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维护程序正义、提高诉讼效率.我国虽引入了释明权制度,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6.
释明权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基本制度,属于法院诉讼指挥权的范畴。在释明权的性质问题上,“权利义务说”为大多数人所认可,而各国立法对释明权的规定也不尽相同。释明权制度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维护程序正义、提高诉讼效率。我国虽引入了释明权制度,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和谐社会,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前提和基础。宪法上规定了公民参政议政权、身心自由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以及特定主体的权利,对这些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宪法基本权利实现的状况越好,我们离和谐社会就越近。  相似文献   

18.
操纵市场是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我国证券立法关于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规则和司法实践近乎空白。从民事赔偿诉讼主体、民事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以及诉讼模式选择等方面对证券市场经济赔偿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268-270
随着社会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这对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但2012年新民诉法修改增加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内容,但其中对诉讼主体只做出了泛泛的规定。逐步阐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含义,并通过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阐释实践中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分别从检察机关、公民、行政机关、其他组织4类主体进行深入理论探究,并对未来关于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做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研究自由权是宪法基本权,从它的权利性质而言,科学研究自由权既是内在精神自由,又是外在精神自由;从基本权利的功能角度而言,科学研究自由权具有消极防御权和积极给付请求权的双重功能。科学研究自由权包括资料、信息的获取权、选择科学研究课题的自由权、研究自由、获得物质帮助和奖励权以及科研成果的发表权。在我国,并不存在研究特权,科学研究自由权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