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宏彬 《新智慧》2004,(8A):22-23
随着2003年度上市公司年报的纷纷出炉,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业绩飙升的钢铁类上市公司纷纷进行巨额的减值准备计提,以为将来的业绩增长打下“埋伏”;众多面临退市压力的ST公司则在生死攸关问冲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受南方证券拖累的多家上市公司面对同一事项,却采用了差距甚大的资产减  相似文献   

2.
由于外部和内部的原因,资产不能完全收回时,根据资产的定义,相关性和稳健原则的要求,应当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并确认资产的减值。本对我国资产减值的依据,确认、计量与披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整部会计发展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对会计影响的历史,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发展演进过程也是客观经济环境发展作用的结果,因此考察减值会计的发展史,对于研究资产减值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背景进行分析,剖析《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以及在实施中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使得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各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理论,其中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剖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对于资产减值会计的程序与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层面分析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等问题,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笔者自己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卢怡 《新智慧》2004,(7B):37-38
一、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下的历史成本计量不同,与“决策有用观”相匹配的“价值”概念,是对未来现金流入的预期,也是对所拥有资产的成本补偿的重新认定。这种对资产的定义更接近经济学对资产价值的认定,即资产表现为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一旦这种未来经济利益不再存在,或已部分消失,就应当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这就是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陈敏 《新智慧》2006,(7):17-18
目前我国涉及资产减值核算的会计法规主要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本就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简要的利弊分析。  相似文献   

9.
固定资产由于外部及内部环境会产生折旧以外的无形损耗,所以需要对该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分析了资产减值在会计上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不断的扩展,导致其内部环境不断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身在其中的企业,其资产随时都可能发生减值。在我国国内就如何准确反映资产减值数额经营是我国经济市场主要关注的重点。应运而生的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他在我国的出现时间不久。面对这一严重问题我国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计提这八项减值准备就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他的出台与市场动作法则相符合,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加透彻的表现企业的资产真实信息。在企业的利润操作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直都是其重要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有关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进军  呙冰 《新智慧》2006,(2):10-11
资产减值会计应用于我国较晚.因此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也尚待完善,本拟对资产减值会计在理论上如何进行定位.资产减值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会计改革赋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自主权和选择空间不断加大。企业会计制度应对一些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在资产减值政策选择上有一定的空间和自主权,而且资产减值政策对企业会计运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和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推行势在必行。本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目前的资产减值状况,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此次制度改革之契机,彻底清除企业的不良资产,用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观点。另外,本还为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问题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产组合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与单个资产基本相同,但其可收回金额和帐面价值的确定更具复杂性和技术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涉及资产现金流量和拍现率的估计,应兼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资产减值信息,对投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强 《新智慧》2002,(4):46-47
  相似文献   

16.
黎明  王秋红 《新智慧》2007,(2):38-38
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何确定的几种情况,同时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界定与核算也作了具体的规定,但笔者认为该规定仍然过于原则性,缺乏统一的、操作性比较强的详细说明。下面就现值运用的问题、折现率确定和现金流预测的操作说明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产减值现象较为严重,但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却相对滞后。资产帐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差甚远,解决问题首先企业应该大力支持资产减值会计。  相似文献   

18.
初探资产减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9.
新资产减值准则(征求意见稿)与现行资产减值规定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是在现行资产减值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的形势下出台的,在回收金额、计提时间、资产组、商誉减值测试等方面对现行资产减值规定作了修订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论在理论研究、具体规范还是实际操作中都很不完善,容易造成某些损益类账户核算内容混乱,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鉴于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负面影响及负面影响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研究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规范资产减值会计,从而既能发挥资产减值准备的谨慎性的优势,又能有效防范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