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4,(6):47-57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走高,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影响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从全国层面总的数据看,制度因素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从地区内部层面来看,制度对东部地区省市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受制度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基于中国内部的因素,借鉴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利用相关的宏观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口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性决定因素,而汇率、利率、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性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不断增加,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了严重的碳排放量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根据1994~2009年的相关数据,计算了该时期中国的碳排放量,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多将加大中国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性和动因差异。结论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存在着区域非均衡性,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但从趋势上来看,无论是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还是区域内部差异均呈收敛的良性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均有重要影响,东部地区主要由自然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动机驱动,中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和自然资源寻求型动机驱动,西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动机驱动。 相似文献
6.
根据碳排放因素分解法计算出1985—2009年辽宁省的碳排放量,实证分析辽宁省碳排放量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而碳排放不是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碳排放对出口贸易的响应由零变为正,而后不断增强,影响持续为正;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响应在第2期就达到了最大值,而后递减,但具有持续的正效应。表明辽宁省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能源类、高耗能产品比例过高。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构建完善的绿色贸易政策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1)
本文基于投资引力模型,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以东道国的老人抚养比衡量东道国工资成本,区分中国OFDI的四种动机:市场寻求、廉价劳动力寻求、自然资源寻求以及战略资源寻求。通过加入投资动机与中国老龄化的交互项的混合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2007-2015年中国对其他国家的OFDI。研究发现:除了战略资源寻求动机以外,其他三种动机均会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强,并且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主要是受政治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投资动机受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并且已初具规模。然而伴随这个过程的国内产业结构是否与对外直接投资有着相关关系,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注意。文章结合中国产业结构以及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并且利用其1979年~2008年相关数据,对对外直接投资与三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第二、三产业与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而第一产业与对外直接投资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艺霖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23,(2):88-9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前三,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稳固。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提高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比重,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当前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在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分地区检验发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而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服务寻求动机,并对服务寻求型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采用面板数据的实证方法,对2003-2009年中国企业对40个国家的OFDI数据进行检验。文章研究结论认为,中国企业OFDI具有服务寻求的目的,东道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技术含量越高越能够吸引中国企业对其进行投资。并且,这种服务寻求型OFDI与生产者服务业FDI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母国严格的投资管制使得服务业FDI受到限制,进而会促使企业以OFDI的方式获取东道国的服务投入。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欧贸易隐含碳及政策启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各国通过减少国内生产,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将是毫无意义的。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欧贸易隐含碳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中国对欧盟净出口隐含碳占到中国总排放量的3.07%~8.41%;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是它们却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所导致的碳排放增加。因此,欧盟应对中国的部分碳排放负责,中国则需加大低碳技术的应用,改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必然选择,应把碳排放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而清洁技术水平是低效率的,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因素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采用1998—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我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2)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3)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是土地财政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本文的政策建议是:(1)正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提高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率;(3)规范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加工贸易污染排放的专门统计,但由于制造业与污染排放密切相关,而加工贸易主要在制造业,因此通过对加工贸易出口与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从1995年至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而经济增长与加工贸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政策与污染的协整关系为负而且与各污染排放指标互相影响,在减少污染方面表现出持久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问题》2015,(12)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规模效应、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机制对中国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增长效应为正。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雾霾污染正相关;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煤炭消费、机动车辆、贸易开放度、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以及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兆荣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77-81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三次产业数据,采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测度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指数,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与碳排放量波动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碳排放量波动的原因,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碳排放量波动的影响稳定,并有较强的滞后效应。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各项组成部分与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呈现动态变化。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同时纳入能耗、贸易、经济增长的框架下,应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等检验中国能源消费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短期动态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中国出口与能耗、进口与能耗间均存在双向正向作用;长期均衡关系估计显示,中国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贸易每增长1%,分别带来人均能耗0.103%和0.09%的增加,人均能耗对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的长期弹性均约为0.5。可以认为,中国出口会增加能源消耗,进口并没有降低能源消耗,在目前的贸易模式下,节能减排会降低出口扩张的速度。因此,中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应该与贸易政策相互协调,从而保证对外贸易的稳步增长和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