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艳丽 《河北企业》2006,(11):62-63
<正>竞业禁止,指对特定营业具有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定人所为的与特定营业相同、类似或相关的营业的特定行为的禁止。即权利人有权要求与其具有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定人不为特定行为。这里的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2.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措施。竞业禁止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特殊的协议——竞业禁止协议。影响竞业禁止协议的因素有商业秘密、竞业禁止协议的主体范围、竞业禁止的期限、竞业禁止的范围、经济补偿等,这些因素对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李静 《企业导报》2011,(20):141-143
目前由于法律对商业秘密的界定不够明确,因此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成为了难点。竞业禁止协议作为一种商业秘密保护的事先预防措施从而显得异常重要。但从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的有关案件可以看出,竞业禁止商业秘密保护案件有很多相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些案件特点的整理,发现一些值得注意和探讨的情况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必须具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企业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建立和完善竞业禁止制度是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竞业禁止产生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两起竞业禁止的典型案例中,引发企业如何对普通员工竞业行为进行有效法务管理的思考,在对现行法律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约定竞业禁止的一些法务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离职员工竞业禁止义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丹波 《企业经济》2004,(7):182-183
与离职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是企业保护其商业秘密的通常方式之一,但竞业禁止行为本身既有其合理性,也有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和限制竞争的不合理因素。从企业是否存在可保利益、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的人员范围、地域范围和期限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采用了明示的合同约定方式、是否设置有合理补偿条款等几个方面,来对竞业禁止进行合法性审查,可以有效地遏止竞业禁止协议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慧姝 《企业经济》2005,(2):172-173
竞业禁止协议向来是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的敏感问题。与其他保护措施相比,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竞业禁止协议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若运用不当,可能危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甚至违背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宗旨。因此,关键在于运用利益平衡原则,对竞业禁止协议从时间、地域、领域几方面进行限制,同时保证雇员应获得针对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8.
9.
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合理竞业禁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业禁止是西方国家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重要策略,文章从竞业禁止的含义、依据出发,包括竞业禁止的类型、合理竞业禁止应符合的条件以及企业合理竞业禁止实施的主要形式来探讨企业实施合理竞业禁止的条件及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才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必然的规律."人才资源流动对人才价值的实现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但是伴随着人才的频繁流动,企业间的"挖角"以及员工的"跳槽"行为,已经成为商业秘密流失的主要途径.如何平衡用人单位、劳动者、社会三者的利益成为法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业禁止制度则是利益平衡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商业秘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十分重要.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有掌握商业秘密的高管或核心员工离职的现象发生,这就极易导致商业秘密泄露,从而使企业的相关利益受到侵害,严重的会大幅削弱企业市场竞争力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从企业高管和员工的不同身份出发,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公司...  相似文献   

12.
章珏 《上海企业》2012,(6):84-85
一、竞业禁止协议问题及其研究意义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关于竞业禁止法律制度与国外相比还不够完善,相关立法零零散散,不成体系,相关内容也过于原则、简单,尤其对竞业禁止协议的立法目前还是空白。就我国目前国情,要使竞业禁止协议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手段之一,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对违反竞业禁止协议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明确竞业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2007,(9X):69-75
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主要是指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高级职工)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或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拥有商业秘密就等于拥有了在市场厮杀和角逐的强大竞争力,因此竞业禁止制度作为一个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不为雇员所泄露的法律武器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虽然竞业禁止较好地平衡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它又往往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导火索。本期邀请到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王桦宇先生给大家就如何理解竞业禁止法律概念并针对竞业禁止法律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胡良荣 《企业经济》2007,(11):181-183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既是利益矛盾的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为追求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就业权的利益平衡乃至"共赢"的格局,有效的路径选择是实施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一方面必须明确竞业禁止应是在职职工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对劳动者离职后竞业禁止合同应从适用对象、应保护商业秘密的利益范围、竞业禁止区域、行业领域、时间、补偿措施以及违约责任和免责事由等进行规制条件下的谨慎承认。  相似文献   

15.
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才竞争日益剧烈,人才流动过程中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日益增长。文章从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的条件入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以防止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泄露。做到既保护合理、正当的人才流动,又能有效地防止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流失,保护商业秘密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6.
竞业禁止义务,是董事忠实义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各国公司法对董事的普遍要求。由于董事基于其在公司的身份,知悉大量的公司机密、公司信息、以及客户资料,对公司来说非常不利。但是过度的竞业禁止又是对董事自身劳动权利的剥夺和侵犯,本文从竞业限制的本质属性出发,试图讨论竞业禁止的合理限度及其法律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旭 《河北企业》2020,(1):133-134
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董事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掌握众多经营信息和商业秘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若董事利用其优势与公司竞业,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极易受损。为防范及应对董事与公司间的争端,董事竞业禁止制度应运而生,其在维护各方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现行法律中的规定仍存在缺失,应当在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明晰基础概念、完善义务免除程序、明确责任承担及规定离任董事义务。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王军在某电脑公司工作多年,掌握了该公司一些商业秘密。2006年初,王军曾与该公司签订协议约定:如果离开该公司,2年之内不得在本市范围内从事与电脑营销有关的工作,否则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劳动者的劳动权与企业的竞业禁止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如何协调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共赢格局,这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邴长策  刘凯 《企业经济》2006,(4):191-192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负有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不得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从而损害公司的合法权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