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建筑行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引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同样也为建筑行业的还在经营和拓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面对“一带一路”战略下不断推陈出新各类挑战和机遇,如何在“走出去”战略下保障国内建筑企业国外经营的顺畅性等,不仅是现阶段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类的建筑企业进行自我拓展和自我更新时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能否顺利落实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主动作为参与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共赢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倡议的,这一国际合作平台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经济的性质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具有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的提出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全球化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方面的发展经验。在新型全球化格局中,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中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等方面的经验,获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契机。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推动和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模式,成为新的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机制.而跨境电子商务是“一带一路”实践的重要落脚点,它将以新的方式、新的渠道和新的规则来引领全球贸易投资的发展.本文主要侧重分析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探究在不断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客观思考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15《推动共建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公开发表,标志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明确实施.”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央企业不断的带头发挥着引导作用,动员其他企业抢先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传统民族企业也应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走出国门.本文以中国传统民族企业——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着重分析古井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走出去”的成功的原因.借此希望其他传统民族企业也能抓住要点,寻其自身特色,最终成功的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提出,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这要求会计这种“商业语言”也要走向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通用”.会计实现全球协调,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和许可经营中可以减少国际交往中“会计语言”不通的障碍.我们探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模式的国际协调性,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后续的会计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合作为全球企业打开新的机遇之窗。我国港口企业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合作,财务管理面临新的考验。本文基于风险分析方法,研究港口企业“一带一路”合作中财务管理部门面临的新问题,从宏观分析、风险控制、业务能力和人才团队建设方面提出加强合作项目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斌 《当代经济》2017,(22):56-58
“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既是地缘政治冲突的热点地带,也是全球主要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区域.这就意味着,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而进行的能源国际合作将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金融汇率、投资经营等领域面临诸多风险.针对我国能源国际合作所面临的风险,在综合分析其所面临的机遇及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用足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基础上,务必要结合能源合作企业“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实际情况和战略需求,不断建立和完善能源国际合作的风险规避策略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肖君 《大陆桥视野》2014,(23):62-64
在国家层面,从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新的加速器。在新疆,新疆欧亚金融研究中心揭牌、南疆民营银行试点等利好消息不断。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下,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步伐开始加快。  相似文献   

9.
余珮  彭思凯 《技术经济》2021,40(1):70-81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也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金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中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面临能否“走下去”的困境.本文创新性的基于“制度基础观-资源基础观”视角,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体系,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东道国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机理,重点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内部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以2013-2017年204家上市企业在30个沿线国家的投资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并缓解企业内部融资约束.跨国并购和国有企业短期内“风险偏好”的特征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政府统筹协调,企业积极参与,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中东欧16国作为欧洲腹地,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作为我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更应该责无旁贷,积极配合政府发挥功能、引领企业及民间资本,设计投融资模式,运用产融结合的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在中东欧国家市场发挥独特的融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国自古便有文化与商品交流昌盛的丝绸之路,但我们却在大开发、全球化的时代,在新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中落后于他国.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提出,符合该地区国家在合作中寻求机遇、在合作中求发展的强烈愿望.但由于沿线国家条件不一,利益诉求或有不一致,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一带一路”大战略实现必然充满巨大的风险.如何能够在“一带一路”大战略中保障参与方的利益便成为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有关探讨,试图找到一条保障“一带一路”大战略实现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将面临更广泛的国际竞争,“走出去”是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后,跨国经营活动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但由于管理体制上以及企业本身的经营素质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走出去”的实际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规划是中国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战略构想,其实质是中国谋求经济复兴的国家战略还是西方媒体所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本文的解读倾向于前者.“一带一路”愿景出台后,国内各地区一哄而上,制定了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期获得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此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兴趣与热情,但更有一些疑虑与顾忌.“一带一路”战略能否助推中国的经济腾飞?能否实现丝绸之路的复兴与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本文持审慎乐观态度.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有没有缺陷?在建设过程中又将遇到哪些问题与挑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防微杜渐,不断调整与完善战略规划细则,通过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以实现全球地缘经济格局的重构.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14,(3)
正日本综合机电企业这些年大都遭遇了经营上的重重困难,日立2008年度的净利润也出现了7873亿日元的赤字。但是,今天的日立让人再度刮目相看。2012财年(截止到2013年3月底),日立销售额为90410亿日元,营业利润达4220亿日元,净利润达2377亿日元。日立5年来的巨大变化,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日本综合机电企业。在日本企业中,日立能脱颖而出,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在于该公司能够果断地进行事业结构改革,将主要力量迅速  相似文献   

15.
刘媛 《当代经济》2018,(12):116-117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离不开相互之间的经济交往.全球化浪潮对于我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我国特殊国情,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适应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会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进会计核算国家化,有利于国家之间的经济信息交流,且能够保障各国经济利益,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章将结合“一带一路”相关内容,了解该战略内涵,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最后提出推进会计国际化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以后对外发展的总体方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会影响未来中国国土开发格局,同时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思路.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刻研究了“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内容,并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一带一路”战略对当代高校就业新思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晨曦  杜晓君  冯飞  张铮 《技术经济》2023,42(4):125-136
从来源国合法性溢出视角,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投资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等方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与非基础设施行业相比,“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行业企业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在作用机制上,“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善来源国合法性进而正向影响中国企业投资绩效。研究结论对企业“一带一路”投资实现互利共赢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魏玮  张兵 《经济论坛》2022,(7):67-77
鉴于出口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不同,选择HM指数考察中国与其重要的五个“一带一路”倡议伙伴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同时选择地理位置相似却没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日本作为对比,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国产生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中国对“一带一路”伙伴国的依赖程度,而中日HM指数持续下降。通过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重点比较了自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韩贸易周期协动性与中日贸易周期协动性的变动,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韩国均处于受中国贸易周期影响的区制,对日本贸易周期并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语言的相似性与中国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会计语言相似性的衡量方法,研究发现,相似的会计语言能够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之后更加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语言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直接投资的机制主要是缓解了东道国企业与我国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述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本文结论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证据。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个体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亚太地区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一衣带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区域内多方力量博弈、东盟国家内部对华认知出现分化等一系列问题,对双方关系发展提出挑战。中国一直将东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愿意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朝着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