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国家对企业业务经营财务收支活动中的发票管理历来很重视,曾多次做过明文规定。但近年来假发票越来越多,私自印制发票,销售假发票,转借、转让、代开发票的情况时有发生。最近几年,除了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国家退税款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外,不按发票填写规定,擅自“分层套写”或“分别填写”的情况也多有发生。因而造成许多单位用违章发票掩盖核销不合理的支出,违法经营,偷税漏税等问题。出给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贪污犯罪以可剩之机,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据某省对9个城市和3个市区的调查,共发现296个单位开具并使用了违章发票,占被查单位的37%以上,共查出违间发票570笔,总金额达141万余元。在这些违章发票中,千元以上的282笔,占总数的49.5%,万元以上的13笔,占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2.
现在,地税局管理发票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定额式发票,一各手开式发票。这两种发票在管理和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定额票使用范围的拓展对促进税收的征收管理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3.
马乐  李丽莎 《财会学习》2020,(12):195-195,197
在国家税务总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企业能够获取所有增值税发票信息,可以利用所取得的信息形成发票池,建立增值税发票受票系统。本文通过对传统增值税发票处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值税发票受票系统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以及深度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明确了增值税发票受票系统的建设逻辑,证明了增值税发票受票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底,厦门市湖里区地税局收到一封群众来信,信中举报在湖里南山路一带有人代开发票。湖里区地税局当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市地税局涉及税违法举报中心。经过暗访调查,市地税局稽查人员对代开发票的窝点进行了布控,并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取得联系,捣毁了代开发票的窝点,当场抓获正在为他人代开发票的吴绍源等5名犯罪嫌疑人,在吴绍源包中搜出现金9万元,查获工业、商业、服务业客户联单张发票共63份,其中已开具的7份,总金额为298232.84元,其余空白发票分别为万元牌“厦门市工业产品销售专用发票”13份、千元版“厦门市服务业专用发票”3份、万元版“厦门市商业批发发票”27份、万元版“厦门市商业零售发票”13份。  相似文献   

5.
《安徽水利财会》2009,(4):31-33
一、如何防范原始凭证的错弊 1.原始凭证常规审查。原始凭证审查是指对接受的外来凭证或企业自制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例如,对发票审查而言,一般涉及发票印制环节、发票领购环节、发票使用和填开环节、发票保管环节、发票缴(注)销环节的审查。  相似文献   

6.
游政珠 《投资与合作》2023,(10):147-149
发票是指一切单位与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和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业务凭证,即发生的成本、费用或收入的原始凭证。这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而言,发票主要是企业做账的依据,也是缴税的费用凭证;对于员工而言,发票主要用来报销、付款。目前,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票的领用、保管不太严谨,对外单位开具的发票存在企业名称、税号、内容错误等情况,业务人员从外部取得的发票存在税率、内容等不符合实情。发票管理的漏洞势必会引起税务部门的关注,也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发票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企业正确地核算经营成果,也有利于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更有利于国家在真实、可靠的核算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而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基于此,文章对企业发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发票作为记载经济交往活动的基础性商事凭证,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会计核算的原始凭据。《发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人事其他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向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由此可知,发票是消费者从事商事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凭证,商家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发票,消费者更应积极索取发票。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解决发票使用过程中纳税人擅自转借转让空白发票以及开具“大头小尾”发票的问题.几年来,辽宁省各市国税系统陆续在各市范围内开始对全部或部分行业的纳税人启用和发售剪贴式发票(以下简称剪贴式发票)。所谓剪贴式发票就是把发票联上的剪贴券按实开金额剪下来,将余下的剪贴券贴在发票存根联上,使存根联露出来的剪贴券金额与发票填开的大小金额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唐凯平 《税收征纳》2006,(11):19-19
发票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笔现就当前餐饮发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打击餐饮发票违法活动的相应对策提出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发票管理办法等都明确地把接受虚开发票行为界定为虚开发票行为,司法机关也以此作为处理该类行为的依据。而这样的规定直接导致了理论界对有关虚开发票行为的理解发生长期的分歧与争论,也给行政执法实践和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这样的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税收管理过分依赖于发票,导致有关发票的法律政策过于偏激。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尽快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1.
李怀俊 《安徽税务》2001,(11):23-24
临泉县国税局自去年年底以来,加大普通发票管理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行商业领域全面开具发票,超市全面使用税控卷式发票制度,开展举报违章发票有奖和使用普通发票有奖的“双奖”等活动。经过艰苦的努力,目前这项工作已初见成效,首期发票抽奖已于7月15日举行,以后将定期每季度举行一次抽奖活动。全县发票领用户由原来的900余户增加到近3000户,发票开具量明显增加,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形成消费购物主动索要发票,经营销售自觉开具发票的良好氛围。并为实施以票管税,提高税征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税收发票的概述及种类;发票违法犯罪现象及其动机;《刑法》关于税收发票犯罪罪名的规定;发票违法犯罪原因分析;几点改进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金华 《云南金融》2012,(1X):26-26
税收发票的概述及种类;发票违法犯罪现象及其动机;《刑法》关于税收发票犯罪罪名的规定;发票违法犯罪原因分析;几点改进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涂纯 《时代金融》2014,(9Z):188-188
在全程电子商务的今天,纸质发票已经不能适应电子商务迅捷化的需求,电子发票的应用已经成为实现全流程电子商务和电子采购的关键。发票经历了手写发票到机打发票的发展,正在经历转向电子发票的变革。电子发票是税收管理新模式,实现"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在全程电子商务的今天,纸质发票已经不能适应电子商务迅捷化的需求,电子发票的应用已经成为实现全流程电子商务和电子采购的关键。发票经历了手写发票到机打发票的发展,正在经历转向电子发票的变革。电子发票是税收管理新模式,实现"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电子发票安全隐患成为电子发票推广使用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在电子发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电子发票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使用者,尤其是电子发票真伪辨别难度大,不像纸质发票可以从打印效果上区分,与此同时,处于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发票作为经济活动中电子形式的交易凭证,蕴含着大量个人信息甚至商业秘密,电子发票的信息泄漏很容易企业或个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发票安全隐患与防范展开探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张金明 《中国外资》2009,(20):192-192,194
首先打击制售假发票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完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从而加大发票违规犯罪处罚力度。同时建议立法机关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增设或强化对购买、携带、邮寄、运输、兜售假发票以及发送发票违法信息等行为刑事、行政处罚措施,为预防和打击这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然而遏制发票违法犯罪更需要在实践中多方面、深层次的进行打压、防控,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芳  董庆桥 《税收征纳》2001,(3):21-21,26
笔者对在日常稽核纳税人运输发票、收购发票进项税额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对策意见,以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刘磊 《税务研究》2024,(1):57-62
发票管理既是增值税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销售税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在市场主体越来越借助现代化支付系统的环境下,增值税发票系统与支付系统独立给市场主体带来不便,增大了虚开发票空间。销售税与增值税相比,具有比较优势。通过销售税发票系统与支付系统的关联,实现“收款即缴税、缴税即开票”的创新,可便利市场主体操作,一定程度上减轻虚开发票。“收款即缴税、缴税即开票”将促使销售税走向收付实现制,对纳税人更友好,有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可加强资金流动管理,增强反避税、反洗钱合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欧洲各国电子发票系统普遍存在差异性,为了克服系统差异给公共采购领域带来的阻碍,推动电子发票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欧盟委员会于近日结束了对此项议题长达3个月的讨论。据悉,欧盟数字议程提出,从2013年1月起,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将被同等对待,欧洲议会也要求公共采购领域须在2016年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