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会召 《广告导报》2007,(9):113-113
入户,是电视媒体满足观众收看需求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电视台都需要使自己的频道和节目进入观众家庭,也就是“入户”,只有这样.观众才能看到频道,才能看到节目,才能产生“收视率”、“到达率”、“频次”……因此,入户率是衡量一个电视媒体广告效果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杏兰 《商界》2007,(10):134-135
当今电视媒介竞争激烈,电视产业发展迅猛。电视媒体把节目内容的影响力卖给观众,再把观众注意力卖给广告商的二次贩售实践逐渐被超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吴莺 《中国电子商务》2012,(18):190-190
今年,山东电视影视频道推出的一档全新的大型超市游戏节目《你消费我买单》,是省内唯一一档超市游戏节目,在拥有大量的热心观众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实现植入广告的多元,实现商家和电视节目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基于probit模型的电视收视率微观经济计量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化分工不断加细,专业化道路是必然趋势。传媒电视产业也是如此。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一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够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节目制作只有首先明确该节目归属于那一类观众的精神需求。制作的节目才能被观众接受,其价值才算得以实现。探知不同受众对电视的不同需求期望值,才能精心打造出受众喜爱的节目,促使收视率不断提高,也是电视媒体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治本立台之着。  相似文献   

5.
陈接峰 《中国广告》2009,(1):137-138
电视媒体营销的核心资源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成为电视媒体业界和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家都认可媒体的两次销售模式,一次销售是把节目卖给观众,二次销售是把聚集在节目上的观众卖给广告商。个别业界人士还提出三次销售的概念,在前两次销售的基础上延伸销售,把聚集在节目上的观众和广告商作为资源,向网络平台和上下游产业链扩展,形成新的销售机会。  相似文献   

6.
崔迎春 《中国报业》2014,(12):67-68
由《走近科学》栏目入手,探讨电视媒体在科学普及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说明电视科教节目的宗旨是使观众理解科学,同时电视科教节目需要建立自己的传播理念和传播策略,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4,(7)
随着观众对电视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电视节目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的电视节目市场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明星主持人。有了明星的光环,有了利益的诱惑,明星主持人们是否还可以一如既往的做好节目,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会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等,成为引领2011年消费电子市场当之无愧的主力。但对媒体记者而言,2011CES的另一个亮点,无疑是百思买(Best Buy)。  相似文献   

9.
当今,我国电视媒体的节目同质化特征明显,已经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为此,业内有识之士热衷着手建立品牌,力图通过节目品牌的优势,杀出重围脱颖而出。随着“定位”学说的逐渐被认同,人们对电视媒体品牌的本质认识更为深入,意识到电视媒体品牌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即让品牌在观众的心智收视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节目的代表品牌,才能长久地影响观众收视取向。当今,电视媒体应该先作定位,再创品牌;可以这样说,我国电视媒体竞争的“定位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0.
姜晓伟 《中国报业》2023,(14):182-18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受众对文艺节目的要求逐渐多元,受众审美品位逐步提高。为提升电视文艺节目质量,应同步提高电视文艺导演节目创作能力,使其具有个性化创作意识,注重节目策划的全面创新,才能逐渐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品质,得到更多观众的喜欢和认同,最终提高社会整体文化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5)
电视在媒体行业,常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及画面感强而著称,并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作为电视与观众间的桥梁,播音主持对受众的吸引与电视媒体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能够使电视观众在享受画面的同时,感受节目主持人带来的语言魅力,已成为播音节目主持人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电视播音主持如何增强语言表现力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朱宝志 《中国报业》2023,(14):184-185
从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开始,电视谈话节目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鲁豫有约》经历了栏目定位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再到娱乐化的过程。目标受众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主持风格由倾听为主到加强控制引导等变化,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获得了观众的喜爱。《鲁豫有约》作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代表,展现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河北经视在关注民生、传递公益的定位之上,原创娱乐服务节目《我为购物狂》,加大产业拓展,大幅推高频道实力。极具挑战的闯关游戏、场内场外的观众互动、物美价廉的商品、体验式的消费过程、电视媒体的权威可信,让老百姓开心游戏,购物无忧。节目将电视购物作为互动环节融入娱乐节目,积攒大量人气的同时,还在产品销售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林倩  胡婷婷 《商》2014,(45):173-173
近年来,观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自主创新的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从而使得我国不得大量引进国外电视综艺节目。在经过“本土化”改造和内容形式上的文化变迁后,摈弃了国内外文化冲突中“水土不服”的部分,将正面积极的文化融入其中,变成呼应观众需求的产物,从而形成了当前丰富多样的节目文化和形式。本文主要针对引进类电视综艺节目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变迁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的春节,当电视荧屏上的各种火爆的娱乐画面争奇斗艳的时候,一直强调责任担当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再次推出了与众不同的节目编排。一段关于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的回忆《春天里的七次聚会》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搬上了电视。这段酸涩而又甜蜜的记忆对中国社会的改变之大让节目在春节档期的娱乐海洋中异军突起,收获了不菲的战绩。而此后节目在众多学校展开的观摩展映活动,更是让观众的共鸣效应迅速放大,以致于这个只有七集的访谈节目成了众多年龄、学历、生活背景迥异的观众群体所共享的春天文化盛宴,不得不在观众的一再要求下安排了重播。  相似文献   

16.
传媒人脸谱     
余秋雨:当上凤凰卫视主播 在经历了数次要当电视主播的假新闻之后,余秋雨终于在2005年岁末正式牵手凤凰卫视。从2006年元旦开始,一档名为《秋雨时分》的节目将在凤凰卫视现身。节目中,余秋雨将带领观众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文化的各个课题,担当文化传播者的角色,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激发观众对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苑书凤 《广告导报》2004,(11):119-120
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广电在业内率先探索专业频道市场化运营、广电核心产业上市融资运作模式的改革试点,全面负责山东电视影视、综艺、生活频道的所有节目的引进、制作与广告经营。2004年6月开始陆续对旗下的三个频道的节目进行改版,对广告资源进行调整。根据改版后节目运作和观众收视、广告经营等情况,山东视网联股份公司对三个频道的节目进一步调整,将山东电视影视、综艺、生活三频道打造成内容编排差异化、广告资源互补的品牌频道组合,努力创造观众、广告主、媒体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萧晴 《国际广告》2010,(4):115-116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了《饮水机效应:网络是电视媒体的朋友》一文,依据观众对格莱美奖、超级碗及冬奥会等热门的节目收视情况,重新审视了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升民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1):I0012-I0013
是“独播”,不是“赌博”众所周知,近年由于新媒介数量激增,观众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有所走低,电视关注度有所下降,但这些事实至少在适短期内仍无损电视的行业龙头地位。在众多电视节目类型中,电视剧仍是播出量很大、观众收看时间最多、广告投量最大的节目类型,自省级卫视先后上星以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广告导报》2008,(6):98-104
家长里短,酸甜苦辣,电视将诉说的权力交给了每一位有故事的观众。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次突破。几千年传统积淀下低调保守的中国人,第一次将自己的隐私搬到了荧屏上,供全国的观众来观赏评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