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Bivariate Probit模型来考察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违规(含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违规行为具有"诱发"效果,即公司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则公司的违规倾向越高,其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却越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违规的"诱发"效果在经营违规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监管环境的改进对上述的"诱发"效果存在着一定的积极调节作用,但是整体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违规行为具有一定的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证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产生影响的不同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确实可以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提升,这种作用机理更多地来自产品市场竞争的掠夺效应而不是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可以通过融资约束得到更好的区分,在融资约束公司中掠夺效应表现更为显著。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具体促进机制,并检验了融资约束在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问题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问题。在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又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经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操守,内部监管不力,这些治理上的缺陷就导致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大量出现。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对解决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绩效是衡量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事实上,公司治理绩效不仅受到公司内部各个治理机制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依赖于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实证研究表明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保险产品市场竞争具有显著的替代性。因此,尽管单个公司治理和保险产品市场竞争因素都是解释中国保险企业绩效的基本因素,但由于它们都只强调公司治理中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其他更加重要的内容,因而都是不完善的。公司治理和保险产品市场竞争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因而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实证研究产品市场竞争是否对企业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具有治理作用,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以及合理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降低大股东的掏空程度;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大股东掏空程度往往更大.在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上,产品市场竞争与一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研究表明要缓解大股东的掏空问题,应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同时,更多地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以提高行业内部竞争性.  相似文献   

6.
李从刚  许荣 《金融研究》2020,480(6):188-206
公司治理机制被认为是影响公司违规的重要因素,然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是否会影响公司违规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显著降低公司违规概率,符合监督效应假说。经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显著降低了公司违规倾向,显著增加了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并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监督职能做进一步分析发现:(1)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上市公司经营违规和领导人违规的监督效应更为显著,但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作用并不显著;(2)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发挥的监督职能与股权属性和保险机构股东治理存在替代效应,与外部审计师治理和董事长CEO二职分离存在互补效应;(3)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违规的监督效应在外部监管环境较差或者公司内部信息透明度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显著。本文既提供了保险合约通过公司治理渠道影响公司违规的证据,同时也表明保险机构通过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杜兴强  张颖 《金融研究》2021,490(4):150-168
本文关注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后离任、但经过一段“冷却期”后再次被原上市公司返聘的现象(“独立董事返聘”)。本文以200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独立董事返聘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究竟是基于“学习效应”的抑制效果还是基于“关系效应”的助长效果。研究发现:(1)对独立董事返聘的公司而言,相对于冷却期,返聘期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纵向对比);(2)返聘的独立董事首任期间,公司违规要显著低于冷却期(纵向对比);(3)相较无独立董事返聘、返聘人数更少的公司,返聘人数更多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横向对比)。研究发现支持了“学习效应”假说,即独立董事返聘抑制了公司违规,并非是规避任期规定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徐细雄  占恒  李万利 《金融研究》2021,(10):190-206
不同于以往基于制度监管或内部治理视角的研究,本文从市场化治理视角探讨了卖空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效应.采用部分可观测Bivariable Probit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发现,卖空机制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违规倾向,提升了违规稽查概率,且缩短了违规稽查时间.同时,标的公司违规发生年份的融券力度明显增加,这表明卖空者确实具有信息优势且对违规行为更为敏感.机制检验揭示,卖空机制通过治理效率和信息效率两条路径对违规行为发挥双重治理作用,即卖空机制强化了内部治理中大股东和独立董事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干预,从而抑制了事前违规倾向;同时也增加了资本市场中的分析师关注及违规负面信息传播效率,进而提升了事后违规稽查概率.本文还发现,卖空机制的违规治理效果受到违规监管环境(法制监管、内部控制和行业违规)和标的公司个体特征(公司成长性、市值规模和股价波动性)的调节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开国  应千伟  钟畅 《金融研究》2016,432(6):193-206
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违规频率的角度,直接研究媒体监督能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并挖掘其影响机制,同时详尽分析媒体监督对违规频率不同的公司的治理效果之差异,发掘出媒体监督治理作用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媒体监督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违规的频率,说明媒体监督确实可以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对于越是频繁违规的公司,媒体监督的治理效果越明显。另外还发现,媒体监督的治理效果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媒体对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日益增强。最后本文还发现,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产生作用的机制以行政介入机制为主而非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革:产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市场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突出的地位,对商业银行的改革一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系统阐述了银行业的所有权结构、市场竞争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结合商业银行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特有的公司治理难题及其最优公司治理原则,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和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错误倾向,并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07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作为样本,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对董事会治理效果的影响,得出结论:产品市场竞争与董事会治理之间的关系为替代关系,即产品市场竞争可以改善董事会治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7~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基础样本,实证研究管理层激励、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合现有理论及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管理层激励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层激励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9-2011年度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内部控制审计为视角,探讨了产品市场竞争的治理效应.Logit回归分析表明:总体上,内部控制审计与赫芬因德指数(HHI)显著负相关;高竞争行业下,内部控制审计与HHI显著正相关;低竞争行业下,内部控制审计与HHI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意愿与产品市场竞争呈一种斜的倒U型关系,适度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过度激烈的市场竞争则会对其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两步共同随机前沿法对我国寿险公司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2019年我国寿险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市场竞争与寿险公司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显示,在我国寿险市场,竞争程度与公司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市场竞争强度由不足向过度竞争变化时,寿险公司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度越高,发生财务违规行为的概率越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减少财务违规行为的动机更多的是出于“利己”而非“利他”;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违规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违规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较弱时更加显著;企业社会责任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从而降低财务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黄震  杨佑 《中国保险》2009,(5):46-49
透过关案,可以得出结论:即衡量一个公司的治理结构优劣,关键点不是看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决策议事章程是否完备,而是看权力分配与制衡关系能否合理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公司会计治理与公司治理:同构、嵌入还是交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会计治理通常被看作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而且将公司会计治理看作是嵌入公司治理中或与公司治理同构。因此,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治理强调弥合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关系链务的缺陷及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本文从会计信息产权演变的角度将公司会计治理从公司治理中“解析”出来,认为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治理同源于委托代理难题,但治理的基础和目标不同,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与会计治理对监督机制的内在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公司会计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交叉的或大部分同构,同属于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范畴。本文主张应按照公司会计治理的逻辑结构及其与公司治理的关联性对其进行研究和建构。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62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比例、两职分离状况的系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没有影响。在高竞争度的样本内,企业的内部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与信息披露质量存在一定的显著性,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分离状况的系数与信息披露质量均表现出关系不显著的特征,这说明产品市场竞争与董事会治理机制之间为替代关系;而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度样本回归中,董事会治理五个特征变量与市场披露的相关系数与全样本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将股权结构纳入市场结构与银行效率关系的研究框架中,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市场竞争影响银行经营效率的作用机理,并采用2005~2015年7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市场竞争作为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市场势力越强的银行其经营效率越高;市场势力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因股权结构而异。研究表明:市场竞争未能发挥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