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萌 《中国报业》2023,(19):126-128
随着计算机网络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各类新媒体快速发展,使得电视媒体的用户量日益减少,对电视传媒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从融媒体概念入手,分析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内容、技术、安全等方面提出电视媒体创新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孙先红 《广告大观》2006,(11S):34-35
之所以用“电视”这个字样切入主题,是因为我们提到媒体仅仅是电视的一部分,是电视形式的附加值部分,只要看电视的人存在,电视媒体的价值就存在。我们用人们的日常基本需要看电视可能就是生活的一道风景,而如果用传播的有效性看待电视媒体,创新才能有前景。  相似文献   

3.
马飞 《中国报业》2012,(16):113-114
电视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电视这种试听合一的媒体形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把体育融入其灵魂之中,形成独特的文本。电视体育节目的革新与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习惯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0年,新兴媒体开始暂露头角,分众传媒正在大众传媒坚不可摧的市场堡垒里慢慢蚕食积聚能量: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手机报纸、手机电视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植入我们的心中。在新人类(80后)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今天,新兴媒体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受众的生活轨迹更趋多样化,人们接触媒体的方式已脱离了单独的线上接收,传统的四大媒体的市场份额正一次次的被异军突起的新兴媒体所撼动。  相似文献   

5.
谢雨 《中国报业》2023,(4):126-128
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文艺晚会是人们丰富自身文化生活、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不二选择。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小屏幕”的流行让“大屏幕”受到了不少冲击,如何在新时期多种媒体的挤压下,实现突围和发展,就成为电视文艺晚会导演必须解决的一道大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导演在电视文艺晚会策划、编排和具体组织中的作用,然后探讨了当前电视文艺晚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电视文艺晚会导演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旸 《中国报业》2023,(12):138-139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新媒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人们的信息获取也越来越多样化。我国目前已进入融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新兴媒体的青睐也越来越多。鉴于此,本文首先论述新媒体背景下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与契机,其次分析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鹏义 《中国报业》2014,(20):42-43
作为新闻的立身之本,真实性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近年来各类假新闻屡见各类媒体,由此造成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造成了当下新闻权威性的缺失。假新闻不仅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而且制约了我国媒体的发展以及其公信力的建立。有鉴于此,本文探讨分析当下电视媒体假新闻出现的根源,并由此提出杜绝措施,以保证我国电视媒体良好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在各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电视编辑工作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发现和发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中脱颖而出,电视编辑的工作就是节目制作的重要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生活中各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精神消遣,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质量,而电视编辑工作在电视节目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还应进一步加强电视工作质量的要求,寻求适应新社会形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雨 《中国报业》2023,(14):188-189
随着新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冲击。在传统电视媒体转型过程中,文化类电视专题片的审美创新不仅能够提高群众对电视媒体的关注度,还能正确引导大众形成良好审美观。广播电视台可通过坚持宣扬优秀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现、将文化类电视专题片渗透到教育中等途径,促进传统电视媒体转型以及电视专题片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奥运为省级卫视带来的是什么?研究奥运期间的观众及客户之后,我们发现奥运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机遇。媒体:获取更多收视市场份额。奥运的影响已经侵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习惯。当然,作为电视媒体,最关心的还是奥运带来电视观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广告大观》2007,(11S):41-43
2008年奥运会是电视媒体的盛筵,奥运会期间电视受众将大规模回流。而奥运会之后,电视媒体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面对预期中高潮之后的增长减缓,如何留住回流的受众,如何处理好后奥运营销,稳固有利的媒体局面。电视媒体2008年前高后低的走势应是定局。对电视媒体而言,未雨绸缪,处理得当,2008年奥运就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反之,大幅震荡对电视媒体的冲击也会不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人们媒体消费习惯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雄居“媒体老大”宝座多年的电视媒体进行自身调整;而新媒体的兴起,又在一定范围内分流着电视受众,重划着原有的媒介版图。这种种外因的推动,使得在新消费主义潮流之下,电视媒体的变革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3.
焦煜鑫 《中国报业》2023,(1):154-15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媒体应运而生,这些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新闻行业的稳步前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影响了我国基层电视媒体的发展脚步。如果基层电视媒体不能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融合,势必会慢慢地被新媒体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基层电视媒体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引入网络技术,并对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使基层电视媒体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与新媒体实现共存。对此,本文重点介绍了在新媒体冲击下基层电视媒体如何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视散文是电视媒体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相结合的产物,对于丰富人们的情感生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注重意境的营造,运用声音、文字、画面、音律、朗诵等为观众展现立体化的人物情感和事物特征。本文对电视散文意境营造的主要元素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为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电视散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视频时代     
李文明 《中国广告》2010,(11):100-100
影视广告与媒体形式相辅相成,就我对媒体的理解,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过去,我们谈及电视时,会讨论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而如今,我们讨论高清电视、IPTV,电视购物等等,可见电视在不断发展。同样地,手机的功能也从短信聊天发展到上网购物,网络亦然,从1.0时代发展到2.0时代。  相似文献   

16.
也许了解城市发展史的人会知道.作为人类文明的基准线.当建筑渗透了人类的感情、信仰和智慧之后,建筑便装满了各种性质、结构、功能、样式.成为了一个人类自然生息和交流发展的有形“容器”。社会发展到今天.科技进步带来媒体形态的嬗变.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作为人类科技和文化生活浓缩和载体的现代电视,如同建在另一个纬度上的“容器”,现代的人们不能无视他的存在。从本质上讲,作为一种多媒体形态的传播载体.电视媒体始终在接受着各种文化元素的辐射和熏陶,并且逐渐吸附和同化过去,走向现代化。所以,电视媒体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田涛 《广告大观》2006,(11S):27-28
曾经有人预言,未来人们会生活于两个屏幕前,一个是大屏幕,一个是小屏幕,这形象地勾勒出了未来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媒介接触习惯。在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这一大屏幕的传统稳固地位受到了威胁,它能否在未来维护自己的辉煌?不得而知,然而不少数据似乎并不太乐观,观众收看电视数量不断流失,种种事实说明电视已经是垂垂老已的旧媒体。  相似文献   

18.
高峰 《中国报业》2023,(15):193-195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媒体发展理念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传统媒体逐渐与新媒体融合,而传统电视综艺节目不符合融媒体的发展需求。在融媒体发展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的覆盖率越来越高、互动性与参与性也不断增强,但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与播出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缺乏文化内涵。为此,需要从节目模式、节目内容等方面入手创新电视综艺节目,增加电视综艺节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袁方 《广告导报》2005,(1):117-118
忙碌的2004年即将过去,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这一年可谓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为了更好地理清2004年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轨迹,我试用十大关键词来概括电视媒体的主流发展动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这一年里,电视圈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梁爱英 《广告导报》2005,(6):131-132
研究目的:通过对主要西服品牌在山东省内电视媒体投放研究,发现西服品牌媒体投放的规律与特点,找出视网联与其他省级媒体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西服品牌客户媒体投放提供策略性指导。研究主要内容:1.山东西服品牌在山东省内电视媒体中的投放规律及特点。2.山东电视影视、综艺、生活三频道与其他省级媒体对西服品牌的影响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