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匡萍 《市场论坛》2004,(1):43-45
本文着重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分析作为公共产品之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和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冯景  张高旗 《中国市场》2008,(26):10-11
现阶段,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因此,本文从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探讨,认为要重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要跳出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以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消费质量:公共消费品供给制度创新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昀 《消费经济》2005,21(6):37-40
在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中,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逐步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化,农村公共消费品需求日益增加。但现实中,在城乡割裂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下,我国农村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主要公共消费品供给明显不足。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质量的持续提高,亟待引起重视,并通过制度创新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在公共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本文试图运用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有关理论,以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进的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鑫蓬 《中国市场》2010,(13):27-28
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现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日益影响着农村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作了一些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供给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苟于泉 《商场现代化》2007,(35):368-369
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及其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玲 《商业时代》2007,(32):8-9
本文围绕着农村中的公共物品投入,分析了农业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所产生的影响。指出农业税费改革后制约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障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师帅 《商》2013,(17):307-307
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滞后,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更为医乏。对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界定,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缺失,提出了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建立城乡一体化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为核心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多次证明,没有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参与和支持,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度、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制度进行重新构建,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缺失入手,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特征,就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作出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及土地比较收益逐渐下降等原因,土地的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村人口生活保障的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本文提出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延松 《商业研究》2005,(8):153-15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已经成为加重农民负担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增收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渠道  相似文献   

13.
张庆亮 《财贸研究》2006,17(2):65-71
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中国广大农民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仍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显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创新思路。本文在提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指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衔接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种可行的思路。这对于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福利制度,是属于全社会的公共福利。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部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又未获得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生活困难,养老也得不到保障;加之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有必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亟须完善,实现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具体方式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具体方式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启龙 《商业研究》2007,(6):179-182
中国的根本社会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保障问题。只有在农村逐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加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以期对当前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改革实践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杨秀丽  索志林 《商业研究》2006,(16):109-110
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国际上凡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均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国家。战后日本高度重视并较早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和农村人口、许多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据中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内容和特点,找出对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借鉴之处,从而为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宝娣 《中国市场》2009,(18):62-6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滞后于城镇地区,导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相对贫困化程度加深,严重威胁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和阻碍城乡统筹发展。本文比较了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居民教育资源、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差距,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滞后的历史、现实与制度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军 《北方经贸》2009,(2):20-21
结合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分摊机制和决策机制的角度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制度创新和重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