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辽宁农村,“买难”“卖难”声时起时伏; 头几年还是“收果难”,可去年又出现“卖果难”; “卖粮难”的呼声未落“收粮难”又在困忧着粮食部门。 春节前夕,当一些农村供销社感到买卖难做时,一些山区农民却为就近买不到彩电、摩托车而犯愁,只好长途跋涉进县城、跑大城市。 “买难”“卖难”的交替出现,虽属正常的经济现象,但它已从客观上向人们昭示:农村流通不畅,尽快疏浚农村流通渠道已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费涅克卖“水声”的启示谭志南有个叫费涅克的美国人,灵机一动,跑到野外用立体声录音机录下了许多“小溪”、“小河”、“小瀑布”的潺潺之声。回城复制后高价出售,给久居城市这“一泓死水”投入了“一粒石子”,买“水声”者络绎不绝,费涅克因此发了大财。现在老区不...  相似文献   

3.
“善买不如善卖”在股票市场上,买股票固然重要,但卖股票则更为重要。因为投资者大多是为买而卖,尤其是专做股票生意的“妙手”。因而,卖股票就显得比买股票重要得多。因为,光会买而不会卖,即使买到最好的股票也没有用,照样无法获利。相反,虽然股票买得不很理想,但卖得个好价钱,也是有利可图。所以,许多股市高手常说“善买不如善卖”,只要达到善卖的目  相似文献   

4.
从消费需求看“同与异”.由“排队买白菜、排队买米”到“排队买房、排队买汽车”,过往的消费,大多因“商品短缺”;而现在的衣、食、住等日常消费,基本上是“买方市场”,多数情况下,人们追求的是消费的个性化、多样化. 从投资需求看“新与旧”.此处之“旧”说的是传统产业,从钢铁、水泥到彩电、冰箱,这些传统产业已近饱和,现在是网上购物、智能手机、高铁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社会资本,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而引领时代潮流,才会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5.
在后工业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偏好使得商品产生了追求"个性化"的符号,并成为现代消费社会的鲜明标志,但人同时也是追求认同感的生物群体,我们往往难以将人们所进行的符号消费与其在意识层面期盼得到的社会认同分隔开来,因此追求个性化与寻求社会认同之间就产生了行为悖论.基于压抑的无意识,编织了符号消费的意义之网,操纵着人追求个性化的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6.
经营大师的发迹,无不依靠了令人叫绝的智慧和谋略,因为当初他们并无多少资金和技术,掌握的仅仅是无本万利的好主意。“以砖引玉”客爆满日本人小林一三董事长在大阪建了阪急百货店。有一天,他命令秘书前去大贩市内所有的饭店吃咖哩饭。秘书觉得自己大学毕业,做这种工作就如“手榴弹炸臭虫”──太不值得,但老板的命令不敢有违,只好遵命,立即到处去吃咖哩饭。吃遍了大阪市内的咖哩饭之后,秘书就把其中顾客最多、效益最好、味道最美的报告给董事长。小林听后立即把那家卖咖哩饭的饭店请到百货店营业,再把咖哩饭的售价降低四成,其中…  相似文献   

7.
苹果是美国品牌,但大量产品在中国生产,显示屏与电池又来自日本……如果你坚决抵制日货,可能也不得不同时抵制美国货、欧洲货。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政府"购岛",可笑、无耻!于是,各地都有不少民众以"抵制日货"来表达对日本政府的愤怒和抗议,彰显爱国精神。有人说:中国是日本最大出口国,只要中国人都不买日货,我们就可以拖垮岛国经济。这可行吗?从地理大发现到二战后,国际产业分工一直处在"产业间分工"状态,各国通过资源禀赋、技术优势甚至消费偏好的差异从国际贸易中获利:意大利卖服装,英国卖钢铁,德国卖机械……如果德国不买意大利的服装,也可以考虑英国——纺织也是英国的优势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8.
农民消费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节性。当前 ,农民的大项收入主要是出售农副产品尤其是卖粮所得。手中有钱后 ,自然消费随之扩大 ,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购买量大幅度增加。受传统习俗的影响 ,春节、端午、中秋“三节”尤其是春节前后以及四乡八邻的交流会(过去称“庙会”)农民花钱最集中。这两段时期是生活性消费(包括生活资料和旅游、娱乐、文教等服务性消费)的主要时段。随着时代进步 ,农村正普遍进行移风易俗 ,扩大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现代的消费正逐渐成为农民时尚的选择。另外 ,秋后的冬闲期又是支出金额较大的建房、婚嫁、走亲访友的黄金季节 ,带来了建材、家电、家具、服装、礼品等的旺销。而在农忙时节 ,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性消费占据着主流地位 ,大件生活用品的消费基本上停滞。趋同性。农民消费大多比较保守 ,从众心理突出 ,往往是别人买什么 ,自己也买什么 ,别人在哪儿买 ,自己也在哪儿买 ,别人买什么品牌 ,以什么价格成交 ,自己也如法泡制。以至一窝蜂争购认准了的同一品牌商品 ,不认货比三家之理 ,区域消费趋同现象十分普遍。这就决定了供应农村市场的商品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 ,最好是城市市场的名牌 ,并增加针对农村市场的广告覆盖率和影响力 ,使农村潜...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消费现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消费是包含消费主体再创造的消费行为,我国信息消费存在着“过”与“不及”现象。问题的实质是消费异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我国的现实国情、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和价值追求是信息消费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和报纸“卖信息”不一样,杂志是“卖见识”的,这是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的说法,我以为是很高明的见解。好比一群人议论一件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际,某一人突然说出一番话来:这事说明了什么什么,该如何如何评价,如此等等,其他人听了,只觉得高屋建瓴洞微烛幽,再无置喙余地,这就是“见识”之高境界——杂志所追求的,也无非这种境界吧。。  相似文献   

11.
姜岩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4):119-124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虚荣消费,以此显示消费者在人际中的独特性,获得心理满足感和他人的认同。鉴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文章首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独生代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中国独生代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三维动机结构,包括“面子”动机、自我享乐动机和追求独特动机。  相似文献   

12.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产猪省,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猪肉消费省之一,过去两省经常分别为猪肉“卖难”、“买难”发愁。为了解决双方猪肉的供需矛盾,两省商业部门在四川省食品公司和广东省食品公司联合成立了跨省的广东四川省食品联合贸  相似文献   

13.
山东是农产品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出口大省,搞好农产品流通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物价稳定和民生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环节。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产品流通有了很大发展,但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流通主体发育不够、流通方式落后,农产品“卖难”“买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4.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其核心内容是消费至上观念,追求无节制的享乐,时尚潮流,超前消费,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带来的"炫耀性消费"。这些关键词如今也被用在了中国年轻人的身上。当前,我国青年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可谓是日新月异,"追求时尚,展现自我","我的地盘我做主"似乎成为当代青年一致行动性的口号。他们在意自己的外表,喜欢追求流行和时髦的东西,他们是新的商品、新的消费行为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自由地享受生活,消费鸡块,消费可口可乐;也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消费偶像;更消费虚荣、消费欲望、消费美丽,乃至消费语言与符号,这一现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南德的历程实际上是反映了中国经济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南德从不规范经济环境下起家,在一个变动的经济运行的体制下,曾经做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易货贸易。以后又搞改革大厦、航空母舰,包括后来又要炸喜马拉雅山口、到美国,希望跟美国投资银行的人打交道,要在多少年内建成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这些话听了象天书一样。但他根本上最缺乏的是规范。  相似文献   

16.
江西弋阳县圭峰乡上张村农民张明仁毅然“割爱”,将给女儿陪嫁的冰箱卖掉,全部买化肥投入荒山开发,已种上715株板栗、819株柰李、319株大白桃,并套种花生和西瓜.张明仁告诉笔者,他卖冰箱买化肥,为的是响应党中央大力增加农业投入的号召,减轻国家投入负担;图的是先过紧日子,后过好日子.好一个卖冰箱买化肥之举!农村流传一段顺口溜:先盖猪舍后建住房,先当猪倌后当新郎,先养猪仔后思生崽,赚了大钱再当新郎添新儿,入了小康再买冰箱盖楼房.如果说,这首“顺口溜”是部分农民“先生产、后生活”消费程序的写照,那么,张明仁卖冰箱买化肥之举更是一代农民牺牲舒适生活、全心投入农业的缩影.此举至少说明,党中央关于加强和发展农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  相似文献   

17.
消费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人们在购买商品消费的过程中,除了消费商品本身的实用功能之外,更多的是商品本身所被赋予的符号价值、精神价值。实用功能是商品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后就具备的,而其精神意义则是被广告中的符号元素所赋予的。文章以Diesel为例分析其品牌广告的符号价值,以得出商品的确不再仅仅是商品本身,其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的同时更包含了蕴含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每次去西餐厅,最担心被问到“牛排要几分熟?”侍应彬彬有礼地鞠躬,一条一年四季都白净的毛巾.实在不忍心漠视他的提问。可是中国人真的对牛肉几分熟不是很在乎.或许是对于自己需要牛肉几分熟也并不清楚。其实牛排生熟程度与西方饮食文化联系顿深.但无论我们怎样疯狂接受西方新潮思想,“牛排几分熟?”是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与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价值观念,而作为价值观念的消费主义对人影响更大,在价值观念上消费主义认为消费本身即是目的,并进一步将消费视为人生目的和价值;在消费理念上,消费主义追求炫耀性消费、品牌消费,重视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在物质与精神的取向上,消费主义竭力倡导消费对外在物欲与感官的满足,忽视内在的精神追求.消费主义使人的生存面临价值危机,使人的生存面临精神危机,使人的生存面临生存危机,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探索合理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20.
对西方经济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李晓平一、关于萨伊定律的思考萨伊定律是指人们将商品卖出去后得到货币,由于货币不能直接用来消费,人们还要用货币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卖”是为了“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定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萨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