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发展旅游农庄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畅  殷志云 《消费经济》2004,20(3):37-39
文章阐述了旅游农庄的涵义、特点,分析了发展旅游农庄的现实意义,并就如何开发旅游农庄从指导思想、内容构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背景下,玉溪农业庄园的建设为庄园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庄园旅游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从政策资金、农庄品牌、农庄文化、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等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玉溪的庄园旅游才具有市场前景和市场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商》2015,(41)
文章经由对体验式生态农庄旅游路线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思考进行分析,针对性地给予具体化的设计思路,确定体验式生态农庄旅游线路设计依据、严格监督体验式生态农庄旅游线路的营销、定价与设计、强调旅游线路层次性。利用以上设计思路确保旅游设计者在设计体验式生态农庄旅游路线时能够尽可能地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业旅游活动逐渐在全国兴起。当专家学者们在讨论"农家乐"、"观光农业"、"田园农业"、"乡村旅游"等概念时,农业旅游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通俗性悄然兴起。从农业旅游的背景入手,以禾泉农庄为例阐述了当前农业旅游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旅游从本质上说是农业与旅游业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产业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本文从产业融合视角分析农业旅游特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高度的人性化内涵、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以产业为旅游资源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农场、主题农庄、乡村公园三种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也是农业旅游的强国。日本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路径主要有时令果园、专业农场、休闲农庄、乡村农园和农村公寓等,它在满足城镇居民观光旅游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日本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作法和经验,对于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促进城乡和谐,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沙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中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城郊星级休闲农庄的女性旅游者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分析了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女性旅游者在基本特征、旅游行为、消费方式、旅游偏好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根据女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特征,设计温馨浪漫、美容康体、快乐亲子、户外运动、民俗文化和乡村购物等旅游项目产品,以提高休闲农业旅游的重游率和推荐率,发展农村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服务集成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将团购模式和大众点评模式结合为一种新型的团购点评模式应用于生态农庄旅游行业。这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了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旅游建设的目标,增进城市消费者和农业生产者之间的沟通。使整个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陈龙  胡亚娟 《商》2013,(1):250-250
本文立足于勉县实际情况,从旅游资源、空间组合、生态环境、交通区位以及服务设施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勉县开发三国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为今后勉县的三国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山东省滕州市“墨子故里”发展乡村旅游,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农为根、以山为衣”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和“三区、一环、五朵金花”乡村旅游总体布局。滕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整体租赁”民居功能拓展模式、“采摘蓠园”都市农业模式、“养生山吧”模式、休闲农庄模式、创意产业模式、现代产业园区模式、古村聚落模式,将国家政策、农村盈利、项目运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对农旅结合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