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银行具有传统银行所固有的特征,还有虚拟性、灵活性、瞬时性等新特点。网络银行对我国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构建和完善更为有力的网上银行安全法律保障机制成为当务之急。现针对我国网上银行的现状系统分析建立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通过立法、加强监管、规范网络银行行为、加强网络银行技术标准来保障网络银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慧 《时代经贸》2013,(20):25-25
网上银行作为现代银行业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对于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人民生活的便利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因为网上银行监管带来的经营风险突出,主要有网上银行监管法律缺位带来的风险、网上银行监管手段落后带来的风险、网上银行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对此,需要通过健全完善圈上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建立网上银行监管体系,实施多元化监管、加强网上银行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建设帮助和促进网上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上银行作为现代银行业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对于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人民生活的便利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因为网上银行监管带来的经营风险突出,主要有网上银行监管法律缺位带来的风险、网上银行监管手段落后带来的风险、网上银行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对此,需要通过健全完善网上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建立网上银行监管体系,实施多元化监管、加强网上银行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建设帮助和促进网上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我国网上银行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从监管当局、银行本身、用户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网上银行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健康发展的相应策略,认为我国必须加强网上银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对网上银行进行科学规划和业务创新,并加强行业间协调等,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网上银行安全问题愈发被人关注,这也是影响网银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障网银交易安全,促进业务发展,银行方面应做好两点:一是自身方面的安全管理,二是用户端的安全措施。本文针对网银自身安全管理以及用户端的安全措施做出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2004年颁布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我国现行的基金监管制度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建立,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基金监管制度存在着的缺少基金监管法律、监管原则不明、监管部门分工不协调、基金监管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强几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建立和完善现阶段的基金管理制度并建设一套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基金管理制度成为了现阶段基金监管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家荣 《生产力研究》2012,(8):70-71,129
网络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其以交易虚拟化、服务个性化、经营混业化、监管国际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引发风险的因素与传统银行有很大的不同。网路银行的3A(Any time,Any where,Any way)服务方式,使它更易于受攻击,且受攻击的范围更大、方法更隐蔽,致使网上银行的风险和安全问题成为阻碍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给网络银行的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旨在从法学角度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角度深入分析我国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现状,从食品市场监管意识、制度、农村经营现状、监管力量、人员素质等多个角度剖析我国现阶段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强化宣传引导、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自律与整治、加强监管职能、发挥各职能部门监管合力等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农村市场商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广大农村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网上银行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安全标准国际化,客户规模也逐渐壮大,但业务产品使用单一、安全服务意识差、动户率低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因此,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完善安全产品售后服务,培养顾客持续使用行为等成为提高网上银行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组织体系不合理、监管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做法,我国应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建设、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专门机构的独立运行、实施全程监管方式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加强职业教育、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辅助作用等方面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银行是金融活动的核心,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金融变革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银行业遇到的挑战也就越来越多.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法律对银行资产保护存在的缺陷,从法律对于银行资产安全保护的价值和银行业特殊性的法制需求两方面说明了银行资产安全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建议加强加快信用立法、强化司法功能、加强银行的自身法律建设等手段完善我国法律对银行资产安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网上银行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上银行在带给人们优质、快捷、全面服务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了分析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网上银行有效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叶青 《新经济》2014,(8):37-38
支付结算业务是网上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处理好支付结算中的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可以为网上银行其他业务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法律角度初步探讨网上银行支付结算中的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以及立法原则等问题,以期完善电子支付结算的法律保障,促进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是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而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险基金是否运行良好,关系着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成了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加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方面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对现实的回应.本文从三部分阐述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相关内容,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现状,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季恒 《经济师》2001,(11):74-75
加入WTO,5年后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和在华客户服务限制都将被取消。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及其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将 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因此,要尽快完善和加强对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的监管。现阶段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法规,二是缺乏国际协调机制。基于这个思路,文章分析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我国外资银行有效监管体系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难点及规范网银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对策。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并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网上银行业务品种不断完善,业务量持续增加。如何持续稳健地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打击利用网上银行业务洗钱等非法犯罪行为,已成为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晓娜  王冬生 《经济师》2006,(12):255-255
文章通过对目前网银情况的反思,深刻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并结合我国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实际,构筑了审慎、联动的监管模式,以促进网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来洪渝 《经济师》2008,(11):199-200
近年来,西安市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银业务总量中,企业网银业务额占90%以上,个人网银业务额比例很小但逐年攀升,且随技术发展,各行网银系统拟与支付系统“不落地”衔接,将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控制难度逐步增加,未来可能会危及支付系统清算账户安全。文章通过现状描述、原因及实例分析,提出因网银业务可能导致的支付系统清算账户流动性不足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1.法律和金融环境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在法律和金融环境中存在着不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从法律政策环境看主要是有关中间业务发展的政策、管理规章和会计制度不完善,中间业务的价格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同业竞争还处于无序状态。从社会金融环境来看,社会信用制度还很不完备,公众金融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分业经营模式割裂了资本、货币市场的联系,限制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紧迫性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走向混业经营的必要选择,现阶段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法律体制。现实中我国已存在着各种形态的金融控股公司,但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原则。虽然分业监管可以实现对这些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子公司的监管,但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体以及其母公司的监管却出现了法律的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