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腈纶行业先后引入了NaSCN二步法、DMF干法和湿法、DMAc二步法等装置,同时对老厂进行扩能改造,使我国腈纶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03年已建生产能力达66.1万吨,产量62.86万吨;2005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产量达到70万吨;2010年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产量达到80万吨。  相似文献   

2.
一、上半年腈纶行业产销情况 上半年,虽然世界经济增速趋缓,但是由于我国继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国民经济仍保持了7.9%增长的好成绩。腈纶行业生产、销售也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 1.总供给仍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国内腈纶总供给为44.1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18万吨。增幅为10.45%。其中,国产腈纶26.46万吨,同比增加1.59  相似文献   

3.
丙烯腈主要用于生产腈纶纤维和ABS树脂,目前我国丙烯腈生产能力约为75万吨/年,而需求量达到90万吨/年,随着未来ABS树脂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丙烯腈产品的国内市场看好。分析国内外市场与发展,我国丙烯腈工业发展应向规模化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调整下游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4.
与去年的持续走低相比,1999年的腈纶市场已逐渐走出低谷。到7月底,腈纶常规品种的价格已经从历史最低点的8000元/吨,上扬到13000元/吨,且反弹之势不减。国内13家腈纶生产厂除一家外已全部恢复了生产,产销率均超过100%,使得持续低迷几年的腈纶市场一扫阴霾,初现曙光。腈纶行业缘何走出低谷促使腈纶行业走出低谷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高压态势打击走私功不可没。腈纶这种基础原材料作为三大合纤之一广泛应用于纺织、航运等行业。长期以来,我国腈纶行业存在生产缺口,须进口来弥补缺口,由于受高额…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外化纤工业现状 2001年是世界经济增长最缓慢的一年,也是世界化纤工业进入第三发展周期的第二年。随着亚洲地区的化纤业进入新的高速发展和欧洲化纤业的复苏,世界化纤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2001年世界化纤产量为3385万吨(合成纤维3173.6万吨,纤维素纤维211.5万吨),其中涤纶1888.2万吨、锦纶367.6万吨、腈纶260.8万吨、丙纶及其他纤维657万吨。中国化纤总产量828.32万吨(合成纤维759.68万吨,纤维素纤维60.59万吨),其中涤纶632.53万吨、锦纶40.7万吨、腈纶51.92万吨、丙纶和其他纤维31.66万吨。这是自1997年以来,我国化纤产量连续第5年占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纺织经济》2002,(9):56-56
我国“3万吨/年腈纶工程化成套技术开发项目”于近日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这标志着我国腈纶生产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腈纶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化纤协会半年、年终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的资料中,其他子行业的运行情况可能在不断变化,但腈纶行业却长与“全面亏损”这几个字眼紧密相连。9月中旬腈纶纤维价格平势运行,其中腈纶短纤1.5D/38mm内盘价格从9月上句至9月中旬运行在18650元/吨;腈纶高收缩丝3D/64mm价格企稳在18500元/吨;腈纶半光膨体毛条3D价格停留在19700元/吨;此外,腈纶仿羊绒28S(濮院)价格维持在25200元/吨;腈纶仿兔毛10.5S(濮院)价格仍位于20700元/吨。由此可见,腈纶纤维主流品种价格显示较为清和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展望世界腈纶工业的发展趋势,介绍我国腈纶工业的现状。指出我国腈纶尚存在品种单一、差别化率低,在三大纶中比例偏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等诸多差距,为此提出了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建议。建议:到2000年,我国腈纶能力达到57.0万t,产量42.0万t,到2010年,能力达75.3万t,产量64.0万t,人均分得量为0.435kg,与世界相当;新建厂合理规模应为6.0万t/a;推荐“金川”技术NaSCN二步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 ,腈纶全行业走出了连续三年的持续低迷状态 ,价格开始大幅回升 ,腈纶常规品种的价格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0%~50% ,达到13000元/吨左右。进入2000年一季度后 ,由于受原油及丙烯腈涨价、供应紧张的影响 ,本来是传统销售淡季的腈纶市场仍然有100元/吨的涨幅 ,普通腈纶短纤维报价和丝束报价已达1360~1380美元/吨(CIF中国主港) ,成交价只比国产腈纶成交价高出200~300元/吨。全国主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好转。促使腈纶行业走出低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以高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上半年腈纶企业的生产仍保持较平稳的发展态势,产量已达42.17万吨,同比增长了6.81%;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20.8%,出口量高速增长,但绝对数量很小,只有809吨。上半年腈纶行业产销率、开工率与2005年同期相比,都略有上升,库存量也小幅增长8.11%。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原料涨价较快,而成品价格变化难以跟上原料的上涨幅度是库存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1、国内丙烯腈产能不足,国际依存度较高。当前我国丙烯腈产能、产量上还不能满足国内生产需求,仍需大量依赖进口。上半年进口丙烯腈15.84万吨,同比增长4%。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1.
邢光明 《冶金财会》2003,(10):41-42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原料委员会统计,2002年的世界焦炭产量约为3.54亿吨,焦油产量为1500余万吨。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分析,2002年中国机焦产量为10829万吨,焦油产量为400万吨;2003年由于新增炼焦能力,预计机焦产量为12000万吨,焦油产量接近450万吨。我国煤焦油加工能力约260万吨,实际加工量低于250万吨,焦油加工率不足50%。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炼焦行业和世界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给我国煤焦油加工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国内持续增长的煤焦油资源,充分利用并引导企业进行煤焦油的规模加工,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啤酒行业市场竞争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过程和特点1.快速发展的10年(1979~1989年)1979~1989年,我国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到1988年,已形成813个厂家、656.4万吨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德国,居世界第3位。短短10年,中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此阶段的发展特征是:对国内啤酒企业管制松动,从而导致一大批新兴啤酒企业的建立和啤酒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并形成了啤酒产业生产规模普遍偏低,厂家分布高度分散的市场竞争格局。新企业的蜂拥而入导致了啤酒行业企业数量迅速扩张和地域上的高度分散,而进入障碍极低又造成啤酒企业规模普遍…  相似文献   

13.
吉林化纤集团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资建设的15万吨腈纶项目,自2005年4月开工以来,已先后通过国家发改委项目核准批复,并被列入吉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7.87亿元,建成后,吉林化纤腈纶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腈纶生产基地,占国内腈纶总产量30%、世界腈纶总产量10%以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2月,项目主体厂房实现了暖封闭,今年5月开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一期工程10万吨于今年10月投产,2007年10月全部投产。这项合作,对进一步提高吉林化纤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吉林市纺织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不宜再建小规模涤纶短纤维生产厂目前,我国涤纶短纤维行业的生产能力发展很快,但企业规模过小,竟争能力弱。据统计,1995年国外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为532.60万吨,企业平均规模为4.173万吨/年。而我国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近90家,平均生...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腈纶全行业走出了连续三年的持续低迷状态 ,价格开始大幅回升。进入2000年一季度后 ,由于受原油及丙烯腈涨价、供应紧张的影响 ,本来是传统销售淡季的腈纶市场仍然有100元/吨的涨幅 ,普通腈纶短纤维报价和丝束报价已达1360~1380美元/吨(CIF中国主港) ,成交价只比国产腈纶高出200~300元/吨 ,全国十三家主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好转。一促使腈纶行业走出低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高压态势打击走私功不可没。1997年7月 ,国家开展了持续的严打走私斗争 ,同时采取规范加工…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我国PVC行业处于规模扩张期。2013年的总产能达到历史最高峰2476万吨。此后由于国内经济下滑,部分企业进入亏损状态,PVC产能出现连续负增长。2016年总产能为2326万吨,较2013年累计下降150万吨。但是此后随着行业利润的增多,原停产或延迟投产的装置加快了建设和投产进程,PVC产能又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12年已超过3255万吨/年。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苯乙烯生产和需求增长迅猛。2012年中国苯乙烯产能超过650万吨/年,产量约49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850万吨,产品自给率约58%。预计2012~2017年,随着亚洲和中东新装置的投产,我国苯乙烯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苯乙烯行业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装置生产规模,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1月7-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交易商座谈会暨形式分析会”上,中国棉纺织协会会长徐文英对我国棉纺织行业产销形势做了详尽地分析与展望,并对棉纺织产能是否过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2005产销形势向好徐文英认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005年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一组经济运行数据能说明,2005年棉纺织行业的“日子”比2004年过得舒适。最近,国家统计局把2004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纱产量调整为1291万吨,调增了100万吨,05年1-11月纱产量已经超过2004年全年,预计全年纱产量有望达到1400万吨。2000年棉纺织行业的…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大庆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成为我国最早的乙烯生产企业之一。那时的大庆,乙烯与石油同样辉煌,其生产能力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产能占全国的近1/3,每年可向国家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塑料、腈纶等石化产品56万吨,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丙烯生产及消费的大国。2013年我国丙烯产能2082万吨/年、产量1902.7万吨、表观消费量2166.7万吨。随着我国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丙烯产能将达到2600万吨/年。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一、供需现状(一)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国丙烯工业发展迅猛,产能已由2007年的816.6万吨/年增加到2013年的2082万吨/年,装置产能较2007年翻了1.5倍。丙烯裂解装置平均规模也提高到26.9万吨/年,超过世界平均规模的26万吨/年。2013年我国部分丙烯裂解、煤基产能情况见表1。2013年我国地炼丙烯产能情况见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