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阳 《特区经济》2020,(1):138-142
公司法第182条规定的强制解散公司的三个必备条件,每一个都可以衍生出许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未能有效地解决具体裁判标准不明确,观点亦不统一的难题,立法改革势在必行。在分析问题和借鉴域外立法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了立法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司法解散制度是修订后公司法的一项制度创新,实践中应从股东据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事由、股东的资格,以及是否满足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前置性程序三个方面来把握司法解散制度的内涵,来分析其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是否适合我国的公司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据《布莱克法律辞典》,公司僵局(corporate deadlock)是指在封闭持股公司中出现的由于公司的控制结构允许一个或者多个不同意公司某些方面政策的股东派别阻止公司的正常运作所致的僵持状态。而《麦尔廉-韦伯斯特法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社会中.公司就如同大大小小细胞一样不断地新陈代谢.一些公司通过解散起到优胜劣汰作用.以此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公司法》,公司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而成立.也可因不同的原因而解散。公司解散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公司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二是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三是公司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四是被法院判令解散。而公司解散事由一经出现.即应当进行清算.最终办理注销登记。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作为企业法人组织,其意思机关及最高权力机关为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如公司章程的修改、增减注册资本、董事、监事的变更、关联交易的实施、公司形式的变更等,都必须由股东大会做出决议.但由于立法的缺陷,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股权集中的问题及小股东普遍缺乏参与感的情形,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存在许多问题.下面,仅就股东大会面临的几个法律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今意义上的公司并购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变的交替时期,其一产生,便蓬勃兴起,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交替时期,特定是体制转换都还在进行中,与公司并购有关的思想准备、概念转换都还不充分,尤其是许多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这就使公司并购这一原本就应置于一定的严格规则之下进行运做的行为处于无序状态。其结果是,一方面,并购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的规制,并购各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我国现行《公司法》的体系和实体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尤其是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对公司法所进行全面而重大修订,结束了现行公司法的过渡性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司法律制度的初步确立”  相似文献   

8.
王孟荣 《特区经济》2005,(11):270-271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作为现代商业的一种主要形态,在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美国~项统计表明,美国的公司数量虽然只占全部商事组织的1/4,却实现了商业总收益的90%。虽然公司在法律上具有“恒久”的寿命,但是,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公司同样逃脱不了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的作用,许多公司往往是被动退出市场。据专家统计,2002年我国有大小企业3700万家,每天都有1.2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有近9家企业关门,一年有400多万家企业从工商户头消失.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关于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设计,最初是针对企业改制中合并公司逃避债务,债权人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现实情况而制定的。但事实告诉我们,由于该法律制度设计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序过于严格,而违反该法律又无相应的救济措施和惩罚手段,造成法律设而不威,失去法律之实效。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产生和确立,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都有其一定的价值取向,都反映着从立法者、执法者到守法者期望追求的体现着社会正义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唐音 《理论观察》2008,(6):69-70
在新公司法颁布前,我国虽然在法律上不承认一人公司,但在现实中已经存在了许多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一人公司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公司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新的问题。但从世界各国的公司制度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了一人公司,因此,一人公司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的需要的。我国今年的新公司法明文规定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该制度并不十分完善,创业者们也应谨慎选择,不能盲目行事。  相似文献   

11.
一、投资活动中非理性行为的表现 1.随意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投资项目盲目多元化。公司超过自身能力进行的项目投资行为,可以认为仅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因为投资项目至少还是有前景的项目。而有一些上市公司,一旦从股东身上“圈”到钱,便“彻头彻尾”的非理性起来,不经股东大会的批准,擅自改变募集资金投向,产生各种非理性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2.
那薇  杨娅婕 《特区经济》2010,(11):138-139
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融资次序正好相反,我国上市公司优先选择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内源融资。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逆向融资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上市公司逆向融资行为理性化回归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华 《特区经济》2011,(1):253-254
国外资本并购我国的上市公司对我国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够加速我国现有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在公司内部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还可以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外资的引入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法律角度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规制。从法律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法律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完善我国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14.
宋婵蓉 《特区经济》2012,(1):110-111
本文通过剖析某证券公司(简称G公司)长达8年以行动研究法开展绩效管理变革的经验,探讨证券公司绩效管理变革路径,以期作为在中国证券市场环境下经营的证券公司绩效管理变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认为建立有效制衡机制、确定责任主体、设立统一标准和加大处罚力度可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萍 《特区经济》2006,(5):113-114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体现了企业各类投资者、管理者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然后从委托代理角度进行了得出我国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廖善康 《特区经济》2010,(11):257-258
《公司法》赋予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退股权,这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由于立法谨慎和实践经验不足,该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退股权制度的建议,以期真正实现该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障宗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跨国银行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何防范和处置跨国银行风险、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跨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而确立跨国银行破产的法律适用原则,则是构建跨国银行破产制度的基石。在实践中,跨国银行破产的法律适用原则包括:普遍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单一实体原则和独立实体原则。笔者认为,我国在跨国银行破产问题上,应从地域性原则和独立实体原则逐步向单一实体原则和普遍性原则过渡。  相似文献   

19.
田宪刚 《特区经济》2010,(7):251-25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也不时地困扰着商业秘密的合法拥有者。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商业秘密所有人的合法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秩序,制止商业秘密侵权已成为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国际经济法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丽英 《特区经济》2010,(9):250-25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法的创新受到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揭示经济全球化给国际经济法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并总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创新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