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体制是指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职权设置及其运行效率的总称。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审计体制或模式。关于审计体制的分类,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四种国家审计体制(模式):立法型(议会型)、司法型、独立型和行政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梅州市及其各区县57年来耕地资源分布概况,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梅州市耕地总量比重偏低,分布不均衡,五华县和兴宁市占全市耕地总面积达46.9%;(2)耕地总量波动下降,和国家及区域政策、土地制度等变化密切相关:(3)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显示人口过快增长对梅州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等构成很大压力:(4)耕地变化区域差异较明显,中部梅江区变化最大,中东部梅县、大埔县等次之,西部平远县、五华三县的相对变化率最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山东省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度了2010—2019年16地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演变,并运用耦合度模型测算了2010年、2015年和2019年16地市协调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山东省16地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城市。(2)2010—2019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呈波状下降趋势,创新和开放对区域差异的贡献率要高,区间差异是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高质量发展集聚态势明显,但集聚程度呈下降态势。(4)协调水平不断上升,勉强协调以上类型城市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4.
云南保山一龙陵地区目前已设置探矿权18个,主攻矿种为铅锌矿,已有铅锌矿探矿权共9个;优化方案拟设探矿权区块31个,其中铅锌矿及铅矿共17个。已有探矿权区块中54-位于禁止区内的探矿权区块要经调整逐步退出禁止区。编制实施该矿业权设置方案,从源头上杜绝大矿小开,解决矿业权布局不合理问题,增强矿业权设置的主动性和合理性,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编制方案应重点把握:(1)认真学习合规性审查文件;(2)整体布局,统筹把握新旧矿业权的设置与整合;(3)矿业权设置的合理性宜依据区块地质背景及物化探特征编写;(4)应处理好矿业权重叠问题;(5)及时查重,优化主攻与非主攻矿种的布局。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09,(7):14-14
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8个蔬菜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农化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非农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性。本文的结论是,我国产业结构(主要是就业结构)演变开始步入“退二进三”阶段,但各省(市)之间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出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圈(以下简称南圈)和天山北坡经济带(以下简称北坡)是新疆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点,而由于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地理等原因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新疆长治久安,因此,加快南圈发展有利于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索食物系统韧性视角下的城市区域耕地利用再地化转型路径,旨在为国家农产品稳产保供战略与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城市区域食物系统韧性涉及短期抗冲击能力和长期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权衡全球供应和本地自给的关系、适当缩减食物系统耦合距离。(2)国外主要通过增量控制与内部挖潜的方式盘活城市及其周边耕地资源,以规划约束为主、政策激励为辅;国内城市区域耕地利用再地化转型主要受转型动力不足、规划设计缺位以及弹性优化受限等因素制约。(3)城市区域耕地利用再地化转型涵括三个层面:市区遵循节地原则预留、复垦、创造农业空间;城郊耕地利用由刚性约束转向结构和功能性调控;区域乡村腹地以去中心化和产需均衡为目标优化生产基地布局。研究结论:城市区域耕地利用再地化转型应突破城乡二元土地结构冲突的惯性思维、重构都市—农业关系,统筹兼顾粮食安全底线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  相似文献   

9.
地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抓住岗位遴选这一关键环节,加强岗位聘用后管理,完善岗位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深化改革,创建良好成才环境,促进地质事业发展。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1)由于人员结构不合理,带来岗位结构失衡;(2)专业技术岗分类;(3)管理岗没有出口;(4)工勤技能岗位等级之间比例失调等。建议:⑴健全相关配套制度;⑵制定过渡阶段的岗位政策;⑶将人事部门设置为专业技术岗;⑷建议岗位设置与干部管理相结合;⑸完善岗位设置聘后管理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度四川粮油商品流通统计制度主要作了以下调整:(1)、对现有统计报表的指标、品种目录作了删减。即报表的指标主要根据当前粮油管理的政策设置;粮油品种目录,县级以上粮食部门按粮食“五个”大类设置,基层粮食部门按实有品种设置。(2)、国家专储粮油统计报表。根据国家专储粮油管理新办法的要求,从1997年度起,由原来上报的一套报表改为两套报表,即老储备粮一套报表,新储备粮一套报表。新、老储备粮划分:凡国家粮食储备局直接下达到库的为新储备粮,其余为老储备粮。(3)、粮油统计报表报送办法:粮油商品流转统计报表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农为本,完善并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是规划和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根本宗旨。因此,探讨明晰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和区域差异,对制定产业园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在探讨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机制基础上,结合数据可得性,从就业效应、增收效应和组织效应3个维度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加权TOPSIS分析方法生成表征联农带农效应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区域农业增长、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在0.03~0.53,总体偏低。(2)联农带农综合水平前10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就业和增收带动贡献突出。联农带农效应平均水平为0.430 1,在带动农户就业人数、农户增收水平,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上高于其他产业园及全国平均水平。(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地区差距较大。其中,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和广东省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果相对较好,华南区、东北区、西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  相似文献   

12.
从合规性审查看矿业权设置方案优化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从合规性审查的矿业权设置方案数据分析来看,矿业权平均面积总体有了较大的增加。合规性审查要点有:方案相关电子财料是否已通过备案系统上传;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经过论证;是否经过专家审查;是否存在与其他国家重要管理区域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范围重叠的情况;是否存在矿业权重叠设置。重点研究内容:区域范围及布局的合理性,是否影响紧缺矿产找矿和矿业权设置,涉及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成矿条件的处理,过期矿业权处理情况,出资、出让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指导;有效提高方案编制审查质量;采取措施保障方案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算水禽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评估水禽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时分别对比各养殖区域之间TFP的增长率及贡献的差异。[方法]文章依托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水禽投入产出数据,基于索洛残差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从水禽TFP指数、TFP增长率和TFP贡献率3个角度展开分析。[结果](1)全国水禽TFP均值为1.352,大多数地区的水禽TFP指数均大于1,山东省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全国第一;(2)全国水禽TFP增长率平均值为0.19,水禽TFP贡献率平均值为120%,TFP贡献率和增长率较上一年都有所提升;(3)区域差异比较后发现,西南地区的水禽TFP指数、TFP增长率和水禽TFP贡献率的均值最大,而华中地区的3个指标均值均为全国最小,水禽的TFP区域特征呈现出“北向南移”趋势。[结论]技术进步对水禽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说明水禽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投入;突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水禽产量的增长,说明不仅要预防突发事件,而且要不断挖掘突发事件后的边际效应;水禽TFP区域差异显著,要求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后因地制宜施策,最终提升水禽生产要素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分布和区域关联性,为乡村人居环境的区域协同优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通过构建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加权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ArcGIS软件和空间关联测度模型综合分析其空间格局及区域空间相关性。[结果](1) 2010—2020年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综综合指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按照变化趋势可以分为2010—2013年缓慢发展期、2013—2018年快速增长期、2018—2020年稳定增长期3个发展阶段;各年份不同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差异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2)区域层面来看,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以陕北平均值最低为0.469,陕南和关中较接近,分别为0.542和0.534;相对于陕北和陕南,关中各区域人居环境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差异最显著;地级市中,西安市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安康市和汉中市次之,渭南市和延安市最低。(3)乡村人居环境体系各子系统在区域之间差距较大,不同区域各具优劣势。陕西省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指数存在空间聚类现象,表现为明显的高值集聚和空间自相关性,各地区子系统人居环境水平差距较大,热点和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文章阐释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剖析实践困境,探明实现路径,以期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主要包括要素整合、空间优化和价值增值三个方面;(2)当前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面临资金来源、动力差异、组织效率、实施阻碍、管护效能等五大困境;(3)为扎实推进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积极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因地制宜推进多目标协同建设、完善全过程组织协调机制、系统优化建后管护。结论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更丰富、目标更多元、内容更广泛、实施更复杂,从基本逻辑、实践困境和实现路径进行全面解析,有利于系统理解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理论研究对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探析重点村的结构类型及分布规律,以期为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选择西南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模型和ArcGIS分析软件,对西南地区2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空间分布特征的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和类型进行梳理,综合探讨其空间结构异化特征;最后运用地理联系率和空间数据叠加法综合剖析其内在的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结果](1)西南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表现为“核心—边缘型”集聚形态;集聚核心包括贵州片区、西藏片区2个高密度区,以及重庆、四川2个次密度区;(2)重点村类型以民俗文化类最多,占比44.0%,其次是自然风景类和特色农业类;从省域层面来看,重庆以特色农业类居多,贵州以自然风景类为主,四川、云南和西藏重点村类型相对均匀;(3)区域GDP值、国家5A级景点数、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数与重点村分布的地理联系率L值分别为99.76、99.85、99.86,空间关联程度紧密;(4)重点村分布具有沿地势起伏较大区域和河网区域集中分布的趋势,并集中分布于GDP较高区、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一、构建南京区域共同市场的必要性南京是长江沿岸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经过10年多的努力,南京在自身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积极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使长江流域原有“一线三片”(即沪、汉、渝)的经济格局演变为“一线四片”,包括沪、宁、汉、渝四大中心城市的当前格局。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区域由苏、皖、赣3省的18个地市共同组成,这一区域在沿江开发的进程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发展区位,可更为直接、更为快捷地吸纳上海的辐射。区域各地市经过10年来的努力,在区域共同发展上已形成一定的现实基础,商品、物资、资金、科技4个区域性市场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以统筹区域发展观为指导,从基础协调、产业协调、环境协调和结果协调等4方面界定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设置包括4个指标组、12个原始指标的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并构建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4年间我国省际农业区域协调度从0.324下降到0.187,反映近10年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在不断扩大。建议通过加强农业区域协调立法、完善农业区域政策、均衡区域农村公共服务和建立全国农产品统一大市场等途径,推动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四川省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与开拓工作上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效。精心筹备,第九届全国农交会成功举办由农业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土办的第九届全国农交会于2011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成都圆满成功举办。在本届展会上,四川省突破按行业和市(州)行政区域设置的惯例,以“现代农业新成就,绿色生态新农村”为主题,采用“1+6”条块结构,精心打造了1.15万平方米的“四川农业精品馆”,创下了农交会历史上省级展馆的最大规模;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中国的国家粮食局,是国家计委主管的国家局,省以下的机构设置不尽一致,没有完全与国家接轨,从中国粮食行政机构设置的情况看,粮食部(局)与农业部长期分设,而国家计委主管国家粮食局的过程,国家粮食行政部门只管流通不管生产,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因此,多年来粮食行业微量“产前、产后延伸”总是进展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