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反价格垄断是价格主管部门开展价格行政执法的重心工作之一,也是价格行政执法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价格垄断案件的情形来看,违法经营者大多主要采取以价格串通(横向价格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实施价格垄断,从而获取非法高额利润。如何准确把握和查处"价格串通"行为,正确适用《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的规定,妥善处理价格执法  相似文献   

2.
完善竞争法 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定和完善竞争法不仅是我国建立和完善国内市场秩序和竞争秩序的需要,也是我国作为WTO成员方将要履行的义务。本文仅提出我国竞争法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我国竞争立法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一、反垄断法的问题反垄断法也被称为自由竞争法,其价值理念是反对垄断,反对限制竞争,保护企业自由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反垄断法领域已经颁布了一些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如《价格法》第1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价格法》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制定权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行了分配,并规定了与之相应的义务与责任。在新一轮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中,《价格法》应对经营者自主定价权赋予更多的权利内涵,并扩大其权利范围;同时,应完善经营者自主定价的义务规范,增强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除《价格法》对经营者自主定价进行权利义务配置之外,《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也对经营者自主定价权作出了限制,在价格立法中应当重视经营者自主定价权利义务在这几部法律之间的协调配置。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前,与反垄断相关的法律规范散见于各部门法中,其中尤以《价格法》对价格垄断的规定比较系统。2008年《反垄断法》生效后,《价格法》与《反垄断法》在价格垄断行为规制方面产生了法律竞合问题。反垄断执法部门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适用《价格法》或《反垄断法》,是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一、《价格法》与《反垄断法》的竞合一项完整的法律规范,通常由事实规范与法律后果两部分构成,不同法条的事实规范适用于同一具体事实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即可称为法律规范的竞  相似文献   

5.
《价格与市场》2003,(8):16-16
第一条 为制止价格垄断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价格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其相关法规均有"行业组织应当加强价格自律"的条款,主要规定了行业协会及其他行业组织(以下简称"行业协会")应当维护市场价格竞争,不得串通、垄断价格。特别是2007年七八月份,国家发展改  相似文献   

7.
经常有商界朋友问我 :现在是市场经济 ,可是一些地方物价部门 ,对由我们自己确定的商品价格进行处罚 ;有些单位拿着省、地、县物价部门的批文收费。我们对此苦不堪言。你是法律工作者 ,给评评理 ,物价部门是行政执法部门更应遵守《价格法》。我带着这些疑问作了调查 ,查阅了一些价格法规。发现价格执法者对多数价格违法行为查处是正确的。但是 ,物价部门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少数行为却也不容忽视。《价格法》规定 ,“价格的制定应当符合价值规律 ,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资源稀…  相似文献   

8.
正价格违法行为电子证据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条件下显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高科技垄断行业,动用互联网制定收费项目和产品价格越来越多,而且通过电子载体手段的价格违法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其影响力和危害性越来越大。价格违法电子证据究竟应处于何种地位,现行的《反垄断法》和《价格法》未予明确,因此,给价格违法行为电子证据进行正确的法律定位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价格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汤红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了。《价格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价格行为,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发挥价格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政策发改委对囤积党参者责令限期、限价出售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令,对甘肃陇西地区中药材经营者蓄意囤积党参,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的行为进行查处。近两来,党参价格从每公斤9元上涨至每公斤90元左右。少数不法经营者,违反了《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有关条例,囤积炒作。国家发改委依法对去年12月前的囤积经营者,下达了价格行政执法告诫书,责令其7月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春耕即将展开,为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农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防止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农资市场价格秩序,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和《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诚信经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向农资经营企业发布了春耕农资市场供应价格提醒告诫书。  相似文献   

12.
法规     
<正>串通操纵价格可罚100万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的《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将严厉打击当前物价上涨中的价格操纵行为,行业协会首次被纳入打击对象范围,若组织经营者操纵价格除面临最高50万的罚款,还有可能被撤销。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物价》2008,(3):48
修订后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简称《处罚规定》)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国务院令第515号公布施行,这是继1999年颁布实施后的第二次修订。《处罚规定》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一个配套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征处价格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9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1999年8月1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第一条 为了依法惩处价格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价格活动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5.
一、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经营者自主定价权是指经营者有权按照《价格法》的规定自主确定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权利 ,是经营者自主经营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范围根据《价格法》第 1 1条的规定 ,经营者自主定价的范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经营者有权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市场调节价 ,“是指由经营者自主制定 ,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这种价格最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影响 ,价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其主要表现是“同一时间、同一产品、同一地区、不同交易场所的价格不同 ;同一交易场所、同一产品、不同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16.
为方便群众举报价格违法行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行使举报价格违法行为的权利,发现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行为;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行政机关乱收费行为等13类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不署名举报。《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将从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改委:13类价格违法行为可举报  相似文献   

17.
《价格法》问答一、为什么要制定《价格法》?制定《价格法》,是创造价格合理形成的公平竞争环境、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需要;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规范政府价格行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规制的横向垄断协议主要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为排斥竞争、控制市场进而获得垄断利润而达成的垄断协议。这些垄断行为主要包括固定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数量、划定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联合抵制交易等。判定经营者达成横向垄断协议的违法行为相对于纵向垄断协议而言,较为容易理解。一般认为,横向垄断协议适用于本身违法原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从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框架来看,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属于垄断行为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简称“滥用行为”)。从我国市场上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情况来看,其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一)掠夺性定价掠夺性定价,在我国有不少人甚至官方往往称之为低价倾销,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它是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和典型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它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所明确规定的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之一,是指经营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白水县物价局采取限价牛羊肉泡馍、重要商品服务价格备案和价目表、价目牌、价目册监制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在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现结合价格监管实践,就有关问题谈点看法。《价格法》规定,不正当价格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制定垄断价格操纵市场阻碍市场公平的价格竞争或采用价格手段欺骗销售和提供服务或以一、价格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原因(一)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