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施“四下乡工程”扩大农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落后城市10年以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过渡,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农民消费满足率低,潜力巨大。解决我国农村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需求下乡”。除此而外,还要实施“四下乡工程”:完善补贴政策,推动“家电下乡”;改善农村物流,推动‘强市下乡”;扩大消费信贷,推动“金融下乡”;改造农村住房,推动“新居下乡”。  相似文献   

2.
普惠金融作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已经被确认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包括龙头企业、农场主、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返乡下乡群体、农业合作化组织和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普惠金融通过服务的优化和创新,能够更好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国应学习欧洲、日本和美国在农业金融方面的先进经验,构建一个融合传统与数字金融优势的普惠金融体系。这样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价值链的提升,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家电下乡"是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促内需保增长的创新之举。江西省家电下乡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零售商的问卷调查,比较下乡家电与非下乡家电营销情况,得到江西省下乡家电零售网点、进货渠道、送货及售后服务、政策宣传、影响农户购买决策的因素、下乡家电销售等情况,然后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研究江西省下乡家电的营销环境和影响因素。发现江西省存在下乡家电销售网点不足、宣传不到位、零售商销售积极性差等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江西省家电下乡实施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家电下乡"又在全国铺开,但是,由于农民的信息非对称性认识,对于"家电下乡"能否真正地实现国家政策意图,有待思考。提出"家电下乡"的政策性纠偏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家电下乡"政策的透明度,尽可能让农民成为政府政策实施的理性主义者;二是用政府、商家、农民共同分担风险的办法来推动"家电下乡";三是重点选择农民发展农村国民经济生产力所需要的"家电下乡"产品下乡。这样以利实现"家电下乡"的政府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在2020年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电子商务下乡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下乡成为时代潮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下乡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电子商务下乡难的现状,对电子商务下乡难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家电下乡面临困境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家电下乡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从14个省市区推广到全国.同时,在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继续下乡的基础上,把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产品也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让更多的家电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可是,目前农民对家电下乡的反映没有想象中的强烈.本文在论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家电下乡面临困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科技下乡是“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农村、落后乡镇以及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大事。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实行以研究生挂职锻炼的形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研究生科技下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刘洁  陈海草 《时代经贸》2011,(2):120-121
在后家电下乡时代怎样提高家电下乡企业在三、四级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市场占有率成为家电企业在三四级发展的关键环节。本课趣通过对家电企业在家电下乡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此给下乡企业在“后家电下乡时代”进军三四级市场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家电下乡活动在豫、鲁、川三省试点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国家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下乡政策”落到实处,至此,受益群体将更大,受益范围将更广。那么政企合建的下乡平台是否能够真正转移家电下乡企业的战略阵地,拉动三四级市场的购买力?本文着重分析在家电下乡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以此给下乡品睥在三四级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张九生  范建勋 《经济师》2001,(4):198-198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自给、半自给性农业向商品化农业转化的必然要求。农村信用社作为联毕农村经济的金融纽带,近年来,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笔者在最近下乡调查中发现,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纵深拓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矛盾,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金融知识下乡十分必要刘全永一、逃债、赖债、抗债时有发生。错误地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强迫收贷有违农民致富政策,公然抵制依法收贷。二、乱上项目、乱贷款。少数村干部在缺乏自有资金的情况下,上与市场相脱节的生产项目,乱铺摊子、乱贷款,在求贷无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工商资本下乡对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和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CCAD)数据,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商资本下乡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收入结构上,工商资本下乡主要提高了农户非农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但降低了农业经营性收入;工商资本下乡通过推动农户家庭劳动力从本地务农向本地非农就业转移,提高非农就业率,从而促进总收入增加;工商资本下乡的增收效应对于不同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农户没有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作用;涉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商资本均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且增收作用逐渐增强。本研究为推进工商资本下乡、实现农民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份,在我国对外贸易出现摩擦,国内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推出了"家电下乡"政策.随着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的顺利开展和后继的推广的进行,家电下乡政策已经越来越被学术界和农民老百姓关注,当然相应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在此情况下,我们政府和企业要及时解决问题,农民也要对这一政策坚定信心,使得我们的家电下乡更好的推广下去.  相似文献   

14.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对刺激内需,扩大家电的增量销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不仅缓解了家电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做好"家电下乡"的营销,落实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下乡家电营销状况的抽样分析,对其他地区做好下乡家电营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洪刚 《经济前沿》2011,(2):113-119
"家电下乡"政策实行后,农村居民增加了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通过分析影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家电下乡"政策是否促使农村居民消费是否改变。检验结果表明,实行"家电下乡"政策后,农民生活消费同比增加了11.69%,但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并没有变化。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村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葛莱 《时代经贸》2009,(9):11-13,8
笔者提出了要素下乡的概念,总结国内外各类要素下乡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客观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如何促进下乡的各类要素与农村资源禀赋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要素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曲洁 《经济论坛》2009,(15):69-70
家电下乡自试点实施至全国推广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家电下乡官方网站的投诉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家电下乡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惠农强农措施,它是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7年试点开始,我县的家电下乡工作就成效显著,令人欢喜。但在开展家电下乡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2007年12月出台家电下乡政策之后,通过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进行13%的财政补贴,一方面确实调动了部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惠农政策的一些弊端,如政策实施和制度初表相违背,政策缺乏一个长效机制等。本文通过对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家电下乡农民态度进行实证调研,重点从农民的角度分析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考察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家电下乡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闫加丽 《经济师》2014,(3):100-101
文章论述了图书下乡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脱贫致富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图书下乡要做到持久,搞好农村图书室建设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