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中国社会当前处于加速转型期,农村社会关系正在快速发生变化,且不同地区的变化也不平衡。因人地关系不同,土地产出能力差异也较大,土地回报越少的地区,农民越愿意进城务工经商。如果农民进城失败,还要返回村庄。正是‘空心化’的村庄,为可能进城失败的农民留下了退路,使得他们不至于变为城市贫民。在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进城务工者若难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与收入,他们与农村则仍有紧密的联系。而在人地关系较宽松的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较稳定,"空心化"程度也较低,这些地区的农民进城,会将  相似文献   

2.
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琼 《农村经济》2005,(2):103-105
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农民进入城镇经商、打工或因土地被征用为成为了城里人。然而,在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住房方面却受到种种限制。为了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城市市民待遇,就必须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减少农民进城落户的种种限制,创新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将新市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建立面向城镇所有成员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创新教育制度,让进城农民的子女入学享有市民子女同等待遇;创新住房保障制度,让新市民能住上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3.
<正>十一、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化城镇化改革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就是要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权利平等化。农民向往城镇生活,但大量的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享受不到市民公共福利,另一方面他们在农村集体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农民不愿意进城,或者进城后又返乡的"逆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4.
简讯     
陕西计划今年完成90万户农民进城落户今年陕西计划完成90万户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优先解决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镇户籍少年落户。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农民市民化,他们的土地如何处理,是城镇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问题。"农民进城定居不愿放弃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果把这‘双放弃’作为农民进城的先决条件,那他们中的大多数宁可放弃进城。"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特别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调研结果来佐  相似文献   

6.
进城农民和下乡市民是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为主的城乡融合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两类群体。进城农民不同于传统村居农民,他们基于比较收益进城从事非农职业,并可能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未来城市中的“新市民”,而下乡市民是在政策激励之下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具有知识、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新生力量。两类人群有着不同的行为逻辑:进城农民基于理性经济人的价值考量,并不会退出在农村的地权,以便于其在城市发展不畅时能够有回到农村的兜底性保障,而下乡市民通常需要获得集体内部成员的心理认同并得到原单位的业绩激励,才能专注于乡村经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此,应当鼓励进城农民在不丧失承包权的基础上流转经营权获得财产性收入,为他们在城市发展提供基本住房保障,而对于下乡市民应当允许他们入股集体经济参与分红获得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7.
<正>中西部农村,进城农民不再耕种自家承包地,他们将土地流转给仍然留村的中青年夫妇耕种,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这些夫妇的收入来自村庄,社会关系在村庄,又保持了完整的家庭生活,就是我们所说"中农"。在社会结构的意义上,"中农"是留守农村的中坚力量,是"中坚农民"。从当前全国农村情况来看,"中农"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不大,全国不同地区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从时间上看,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为越来越多进城农民工提供在城市安居机会,就会有越来越多农民全家进城而将承包地使用权流出,从而就  相似文献   

8.
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构建绿色环保城市是当前社会探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大树进城作为研究主体,首先论述了理论性概念和意义,其次,从大树进城过程涉及的不同主体入手分析了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从原移植地生态环境保护、大树高质量生存和政府等部门的投入三方面提出的对策。旨在为我国解决大树进城问题解决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今年陕西计划完成90万户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优先解决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镇户籍少年落户。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相似文献   

10.
贲成龙 《农村经济》2007,(11):86-88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南通地区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回流现象加以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城市"推力"和农村"拉力"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回流产生了重要作用.进城务工农民的回归不仅振兴了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且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城市圈的方针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研究对象 ,从人力资本的收入回报机制上分析了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 :①进城农民群体的教育收益率很低 ,他们参加劳动的年限甚至具有负作用 ;②对进城农民来说 ,城市生活本身具有人力资本再生产的意义 ,而务农经历可能导致消极的影响 ;③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并没有改变女性在收入上的弱势地位。可以认为 ,由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体制障碍 ,从而难以实现人力资本的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推动农民进城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现在农民工按照国家要求上"四险"的比例不到20%,其原因在于现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成本低于城市,打工者一般不需要在城里再建另外一套自己额外交钱的保障,更何况城乡二元分割,农村的保障带不进城市,城市的保障带不回农村,这就客观导致各地政府让进城打工者缴纳社会保险是加重他们的负担、本地财政占便宜。二是农民进城前后的身份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将继续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2012年计划完成90万人,优先解决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镇户籍青少年落户。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在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我国农民的就业结构从传统的务农向进城务工转变,城市里日益增多的务工农民释放了进城居住的客观需求,有关农民购房问题受到关注。本文试图从农产品定价的角度及其影响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最核心的。但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将进城农民市民化,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和养老等。坦率地讲,这些问题在现有的制度架构下,没有得到很有效解决。因而,我们能看到不少进城农民工因进城失败而又回到农村。所幸的是,在目前的农村经营制度下,退回农村的农民工又能重拾土地营生。对于这一现象,值得分析。一、中国可逆的城市化道路有一句流行的话,说"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人口城镇化的主旨,实际上就是保障进城农民的权益,与市民共享城镇化的利益。因此,按照实现以人为本、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目标设计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农民市民化为切入点推进城镇化,将有助于冲破城乡间要素流动、资源  相似文献   

17.
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定溶 《农村经济》2004,(12):91-92
农民进城就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城镇化水平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但目前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从而制约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与速度。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应以体制改革为先导 ,以完善管理和服务为基础 ,以增加就业岗位的政策促进为前提 ,以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为动力 ,由此来降低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与成本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城镇化不能是农民从农村拔根到城市落地的单向过程,而应当允许进城失败的农民返乡。进城失败农民返乡的权利是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最后救济与保障。农民有退路,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农民进城,"人努力、天帮忙",他们就在城市体面安居下来。但在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进城农民无法在城市体面安居,就应当允许他们选择返乡,就要为他们留下返乡的退路。进城失败农民只要回到了农村,与土地结合起来,他们就可以具有力量。农民住自己的房子不花钱,  相似文献   

19.
<正>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每年1亿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摆式移民"。中国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能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这是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积极稳妥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加快了我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步伐。但从各地的情况看,农民大规模的进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民进城难,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慢的问题比较突出。可透析出的几点缘由农民进城难、进城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未彻底打破,农民还难以进城。1958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一系列补充规定,形成了城乡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