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益 《旅游学刊》2007,22(10):7-8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的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相对于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形势,旅游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却显得比较滞后,特别是针对旅游业产业功能和产业地位的理论依据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旅游业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的程度如何?旅游业是否适合作为支柱产业?在哪些地区适合?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对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山西旅游》2002,(2):35-35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先导产业优先扶持和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省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协调发展,产业地位明显提升,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旅游涉外星级饭店作为旅游产业中创汇创收的主要基地,呈现出了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到目前全省星级饭店已发展到195家,为我省旅游业的腾飞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及其产业地位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针对旅游业及其产业地位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对旅游业的界定、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出境旅游的发展与旅游业产业地位、旅游业产业地位结构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产业定位的理论困惑及其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窦群 《旅游学刊》2001,16(1):9-11
区域内发展旅游业的合理定位决策是旅游生产决策体系的前提和核心,是制定其它旅游生产决策的依据.本文对区域旅游业产业定位的难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观点.在对我国目前旅游业发展地位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后,指出在我国各区域旅游产业地位的决策中,应针对不同地区的时空情况加以科学分析,否则就难免盲目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突出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超负荷、低技术、高同质开发日趋严重,带来巨大的旅游资源承载压力以及旅游消费的浪费、旅游景区的高碳排放和旅游产业经济低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涉及面很广,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新的产业要素和产业形态的过程。旅游业在内部推力和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产业融合的持续性发生机制,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占佳 《旅游学刊》2007,22(12):9-10
旅游业的产业定位问题一直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由于在学术界人们关于“旅游产业”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加之在国民经济统计中没有单列旅游业,致使旅游业一度被边缘化。要确定旅游产业的地位,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合理界定旅游产业的范围。但目前对旅游产业的认识仍很模糊和混乱,这种状况突出表现在对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和层次划分上。笔者试图就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程锦  陆林  朱付彪 《旅游学刊》2011,26(4):13-19
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文章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产品、模式、机制、路径和效应等方面,对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国内与国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并对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认为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应创新和改进研究方法,加强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性研究、旅游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及旅游产业融合与企业经营战略结合的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毛敏 《当代旅游》2013,(10):20-20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综合特征的新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业所具有产业群的重要特征管理过程中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旅游产业特征与管理方式的不对成造成了目前在旅游管理过程中的被动性成为的现实问题。对旅游管理中被动性缺位成因进行了深刻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产业地位衡量指标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对如何衡量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做了较深入的思考 ,并具体分析了当前已提出的一些标准。本文认为 :旅游产业增加值是衡量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的科学标准 ;旅游生产总值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大旅游”对GDP的贡献 ;而旅游生产总值和旅游产业增加值的差额可反映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叶红 《旅游学刊》2006,21(8):24-29
旅游产业区在我国已发展得非常迅速.本文将旅游产业区分为城市型产业区、景区型产业区和社区型产业区.通过分析比较三者在形成动因、集聚结构、制约因素等方面差异,提出了应更新旅游产业区布局观,努力发展城市型集聚、限制景区型集聚、引导社区集聚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向集群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政策旨在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产业上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成为调控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978年至今,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探讨旅游产业演变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1省区市2001~2018年面板数据测度旅游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旅游财政投入能极大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不同层级旅游产业政策具有时效性差异,中央政府旅游产业政策具有时滞性特征,滞后期为一年,而地方旅游产业政策具有即时有效性;旅游产业政策空间分布及有效性存在东中西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产业链的概念不清与旅游定义不明确,旅游产业的边界也因此十分模糊。本文从旅游体验是旅游现象的硬核的视角出发,根据新兴产业的模块化特征,围绕旅游体验的生产与服务供给,分析旅游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与特点,并据此分析旅游产业的边界及其划分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旅游产业地位的思考--兼论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定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巨大成功,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培育.形成一股“旅游产业热”。然而,旅游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将旅游业定位于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必须十分谨慎。在对当前的流行观点进行批判性评价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选择基准,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行了分析,发现旅游业并不是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最佳候选者。同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黑龙江省旅游业不应定位于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而应定位于关联产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产业链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7年全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方法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Leontief)逆阵来识别我国旅游业的"后向关联"产业;根据产品分配系数和戈什(Ghosh)逆阵来识别其"前向关联"产业;并确定我国旅游产业链。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链并非呈"链状"结构,而是表现出"网状"结构,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中国"旅游产业网"的发展思路,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产生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构成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本文尝试性地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这一实践早于理论的新兴旅游产品进行了定义;从"一站式体验"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主流模式;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提出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Taiwan ha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in the last decade, especially in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and domestic leisure travelers it receives. In response to pressures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such visits (i.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shape the notion of sustainable destinations, since 2010 the concept of slow travel has been promoted by government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onsequently, calls to expand programs connecting various destinations (e.g.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tourism) using slow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have begun to emerge. In an effort to elucidate the key factors that motivate a traveler's intention to engage in slow travel, this study has constructed a research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slow travel's three core elements: the mode of slow travel, tourism experien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Particularly, this study has focused on industrial tourists who typically rely on cars to reach destinations that have become new tourism hotspots.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i.e. a shuttle bus) and the tourism experience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powerful determinants of their inten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practitioners seeking to market slow travel as a form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lei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